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有必要从头来聊一聊“幸福”。到底何谓“幸福”?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从来不是一个人的私人事务,更不是瞬间的快感或满足,而是一种客观的、可以被理性把握的生活状态。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你的“德行”(virtue)决定了你的幸福程度。人必须全心全意奉献自己,过一种有德行的生活,与人类品行的最高标准保持一致,这样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幸福。这种幸福观的核心在于,它将幸福置于一个更宏大的社会和道德框架之中。你必须压抑自己的即时欲望,付出时间和努力,持续不断地为了一个更好的世界而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在这种观念中,幸福不是追求出来的,而是通过德行的实践而自然获得的副产品。它强调的是人的社会性存在,认为个人的幸福与整个共同体的福祉密不可分。
然而,亚里士多德的这种幸福观显然在今天不再流行了。在一个强调个体权利和个人选择的时代,甚至当下不少人会对这样一种自上而下的、带有明显集体主义色彩的道德教导感到反感。现代人往往质疑:凭什么要我为了某种抽象的“更好的世界”而牺牲自己的个人快乐?凭什么要我按照他人定义的“德行”标准来生活?当下人们对幸福的理解,或者说渴望的幸福体验,似乎会更加接近让-雅克·卢梭的观点。卢梭在《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中将幸福描述为一种“安宁的休憩之地”,他写道:“不需要回忆过去,也不需要展望未来,时间对它来说毫无意义,当下无限地持续,但这种持续却不会被察觉,没有任何时间流逝的迹象,也没有任何其他的失落或享受、快乐或痛苦、欲望或恐惧,只有简单的存在感,这种存在感充满了我们的灵魂,只要这种状态还在持续,我们就可以说自己是幸福的。”
这段话可以说是今天大量身心灵书籍、正念冥想课程,以及各种心理学自助读物的核心要义。它代表了一种根本性的幸福观转向:从外在的社会实践转向内在的心理体验,从客观的道德标准转向主观的情感状态,从集体的价值实现转向个人的内心平静。然而,卢梭描述的这种纯粹内向的幸福体验,我们似乎也还有不满足的地方。现代人面临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幸福困境:我们既无法完全回到亚里士多德式的集体主义幸福观,也无法完全满足于卢梭式的个体主义幸福观。将亚里士多德所主张的幸福观,称作“事计划”,“事情”的事,这种幸福建立在无数磨炼品行的事情上,而卢梭所主张的幸福观,将其称为“我计划”,它是以我的内在为主的幸福。作者说,今天我们的幸福似乎既想要满足“事计划”,又想要满足“我计划”,一方面要追求种种符合社会要求的事项,另一方面又要追求自洽、平静、内心自足,在追求“事计划”的时候,我们自责自己是否太现实,追求“我计划”的时候,又自责自己是否太荒废。
![]()
那些在工作中追求业绩和成就的年轻人,下班后会去瑜伽馆寻求内心的平静;在冥想课程中寻求精神解脱的都市人,又会因为自己的“不够努力”而感到焦虑;追求“诗和远方”的文艺青年,又会为自己的经济状况而苦恼;专注于赚钱养家的实用主义者,又会为自己缺乏精神追求而感到空虚。总之,我们似乎怎么也得不到满足。但其实也还有一些另类的幸福体验。挪威作家卡尔·奥韦·克瑙斯高的六卷本自传小说《我的奋斗》,书中详细地记叙了主人公一次摔断腿的体验,我们通常认为运动损伤是不便之事,但这本书却写出了一种出乎意料的快乐。它写说:“尽管全身疼痛,基本上可以说是绝对无法忍受的疼痛,但我仍然享受每一秒,大白天躺在沙发上!看电影!我什么都做不了,不管我的肩膀有多难受,时而灼烧,时而刺痛,时而隐痛,它们都压不住能够彻底平静地躺下带来的愉悦感。”对这个小说主人公来说,真正的生活似乎并不能从参加运动,或是全力追求最大限度的健康和幸福中获得,相反,正是在无力活动并屈服于伤病的时刻,他才开始享受自我。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能从这样的病痛中感到愉悦。之所以提及这个例子,是想补充定义幸福的角度。在一些时候,是我们自身的潜能定义了我们的幸福,但也有一些时候,我们的无能或许也可以参与定义我们的幸福。幸福是一个远比我们想象得更加复杂、多样和开放的概念。它既不能被简化为亚里士多德式的德行实践,也不能被局限于卢梭式的内心体验,更不应该被当代健康话语所垄断和规训。
这种更加包容的幸福观对当代社会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它可以帮助我们减少对单一幸福模式的焦虑追求,减少对他人幸福选择的道德判断,增加对自己和他人复杂性的理解和接纳。最重要的是,它提醒我们,幸福不是一个需要达到的终点,而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和重新定义的开放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甚至连疾病、痛苦和限制都可能成为构建幸福体验的重要元素,关键在于我们如何以一种开放和创造性的态度来面对它们。
说了那么多,其实都是试图在观念上将我们从“健康综合征”的束缚中解脱出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健康”和“幸福”从笼统的“感觉良好”,演变为一套又一套立场不一的概念和话语,每一套都在向我们提出要求和命令。或许,我们确实该把这些话语放一放了,尝试放弃对自身健康与幸福的执念,忘记自己的身体,停止对幸福的追逐,然后来看看我们的生活会有怎样的变化。这是观念上,那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又具体能做些什么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