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俄乌打到现在,第一批牺牲国诞生,欧盟陷入困境,女王宝座不稳

0
分享至

作品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

前言

9月,欧盟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让布鲁塞尔一片沉默,欧元区第三季度GDP预计增速为0.1%,创近十年新低。

更令人震惊的是,欧盟对乌军事援助已达630亿欧元,但在美俄峰会谈判桌上却没有欧盟的位置

欧盟为何沦为这样的处境?这些天文数字换来了什么



编辑:y

援助351亿超越美国,欧盟却被踢出谈判桌

数字是冰冷的,现实更残酷。

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的最新统计显示,截至2025年6月底,欧洲通过军工渠道为乌克兰提供的军事援助达630亿欧元

这个数字比美国多出44亿欧元,标志着欧洲援乌军工产出首次超过美国,从昔日的"跟跑者"变成了今天的"领头羊"。



但这种角色转换充满苦涩。

《防务新闻》直言不讳地指出,欧洲从"跟跑者"变成了"挺乌领头羊",可讽刺的是,当美俄两国坐下来谈判时,欧盟却被完全排斥在外。

援助规模的对比更加触目惊心。

欧盟国家已向乌克兰提供1690亿欧元政府援助,还承诺追加900亿欧元,而美国的已拨款和承诺款分别只有1146亿欧元和43.5亿欧元。



付出最多的欧盟,却在关键决策时刻成了"局外人"。

这种角色反转并非欧盟的主观选择。

2024年特朗普重返白宫后,美国对乌政策急转直下,2月暂停援乌项目,直接导致乌克兰丢失库尔斯克战略要地。



更让欧洲无奈的是,美国并非真要停火,而是不愿"白送"武器,只要欧洲掏钱,美国军火库随时敞开。

为了让欧洲"自己管自己",美国联手北约推出"乌克兰优先需求清单"机制。



德国很快响应,宣布通过该机制提供5亿美元援助,总理默茨甚至表态要发挥"决定性作用"。

但这背后是德国经济连续两年萎缩、2025年仍陷停滞的现实,欧洲在为他人的战争买单时,自己的经济却在流血。



能源断供债务暴增军费飙升,欧盟被三把刀架脖子

匈牙利总理欧尔班曾形容欧盟"债务堆积如山、移民蜂拥、暴力频发",如今这话已成欧洲多国的真实写照。

俄乌冲突像三道绞索,正勒紧欧盟的脖子。



第一把刀:能源命脉的失守最为致命。

默克尔执政时主导的明斯克协议,虽有争议却为欧盟换来了8年廉价俄能源,但冲突爆发后,德国等国彻底终止与俄能源贸易。

欧盟18轮对俄制裁让能源合作断了后路,偏偏中东局势持续动荡,以色列与叙利亚的冲突让能源通道更不稳定。



欧盟只能转头依赖美国能源,等于把能源安全的命门交到了白宫手中。

第二把刀:债务危机的阴影正在重现。

2012年欧债危机的伤疤尚未愈合,援乌开支又让欧盟各国债台高筑,仅德国公共债务就增至2.5万亿欧元



人均负债达3万欧元,而欧盟整体对乌援助中,大部分是收不回的人道主义援助。

雪上加霜的是,特朗普还要求欧盟为美国援乌买单。

德国经济专家约阿希姆·博纳茨警告,这种举债援乌的做法,迟早会让养老金等民生开支都无法保障。



第三把刀:军事安全陷入"两难陷阱"。

为撑场面,英德法正在讨论派兵援乌,英国甚至计划引进空投战术核弹。

但三年消耗战下来,欧盟不仅没遏制北约东扩引发的冲突,反而面临与俄擦枪走火的风险。



更棘手的是,特朗普政府奉行"美国优先",多次暗示会在欧洲遇袭时袖手旁观。

失去美国庇护的欧盟,根本无力应对核大国的安全威胁,军费开支却被要求提升至GDP的5%

三把刀同时架在脖子上,欧盟的处境可想而知。



全球经济占比从25%跌到17%,欧盟十年败光老底

如果说援乌数据展现的是欧盟的"慷慨",那么经济数据揭示的则是欧盟的"衰落"。

2008年金融危机时,欧盟占世界经济产出的25%,美国占23%,欧盟还略占上风。

但到了2025年,美国占比升至27%,欧盟却跌至17%,十年间败光了8个百分点的"老底"。



这种相对衰落不是偶然,而是结构性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5年欧元区经济增长仅有1.0%,而美国同期预期增长2.1%。

更严峻的是,欧盟公共债务接近GDP的90%,赤字则继续超过3%,远高于疫情前水平。

这些冰冷数字背后,是欧洲民众真实的生活困境。



能源价格持续高企,通胀压力居高不下,企业纷纷外迁到制造成本更低的地区,德国等传统工业强国面临产业空心化威胁。

世界银行最新报告警告,欧盟面临"长期停滞风险",预测2026年经济增长将进一步放缓至0.6%。

对比更加刺眼的是国际投资流向。

联合国贸发会议数据显示,亚太地区吸引外资增长15%,而欧盟同期下降8%。



欧洲制造业PMI连续8个月低于50荣枯线,德国工业产出同比下降12%,这些都是实体经济衰退的明证。

更讽刺的是,英国脱欧后经济恢复速度超过欧盟平均水平,引发其他成员国深思。

荷兰、丹麦等国开始讨论"欧盟改革路线图",暗示对现行体制的不满。



当经济基础动摇时,政治上层建筑必然受到冲击,这正是欧盟政治危机频发的深层原因。

从25%到17%,不仅是数字的变化,更是欧盟全球地位的历史性下滑。



7亿人的命运悬在一线,欧盟生死抉择来了

当危机积重难返时,改变成为唯一出路。

2024年12月16日,德国总理朔尔茨在不信任案中被免职,仅仅12天前,法国总理巴尼耶政府刚刚倒台。

欧洲两大核心国家几乎同时陷入政治真空,标志着这场危机已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面对这种困局,欧尔班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欧盟必须进行彻底重组,让民族力量取代自由派力量

他主张建立"圈层欧洲"模式,让欧洲国家能在不同层面进行灵活合作,而不是被僵化的一体化框架束缚。

这种观点在欧洲政坛正获得越来越多支持。



从德国选择党的崛起,到法国国民联盟的影响力扩大,再到意大利、荷兰等国右翼政党的执政或参政,欧洲政治版图确实在发生深刻变化。

但这种变化也带来新的挑战。

右翼政党通常主张国家主权优先,反对过度的欧洲一体化,这与欧盟的基本理念存在根本冲突。



如果这种趋势继续发展,欧盟可能面临前所未有的离心力。

维持现状显然不是长久之计。

多家国际评级机构已下调欧盟主要成员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至"负面",智库研究预测,如欧盟无法在2026年前完成实质性改革,可能面临成员国退出潮



但解散欧盟代价也巨大,各国深度绑定的经济关系拆分后损失难以估量。

历史告诉我们,任何忽视民意的政治体系都难以长久维持,而真正的出路往往在于回归务实和理性。

欧洲的未来走向,不仅关系到7亿欧洲人的福祉,也将深刻影响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



结语

欧盟这场角色转换的背后,暴露的是制度设计与现实需求的深刻矛盾。

当付出与收获严重不成比例时,任何联盟都难以维持长久的凝聚力

7亿欧洲人的未来,最终要靠什么来决定?



信息来源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刚刚公布:广东最新消费券来了

刚刚公布:广东最新消费券来了

珠江时报
2025-11-03 12:34:54
霜降过后,建议大家:少吃萝卜洋葱、多吃这3样,应季而食护安康

霜降过后,建议大家:少吃萝卜洋葱、多吃这3样,应季而食护安康

江江食研社
2025-11-01 10:30:06
十大将里谁能让57位上将全服?

十大将里谁能让57位上将全服?

梨花头
2025-11-02 14:45:47
美财长放话:一旦中国在稀土上“出尔反尔”,美国将随时准备动手

美财长放话:一旦中国在稀土上“出尔反尔”,美国将随时准备动手

小鬼头体育
2025-11-03 15:11:44
一桩普通杀人案,为何几任省委书记未能解决,最终惊动邓公……

一桩普通杀人案,为何几任省委书记未能解决,最终惊动邓公……

极品小牛肉
2024-08-21 16:10:07
王思聪曝猛料!点名某女网红是外围女,7天20W!还把对方账号晒出

王思聪曝猛料!点名某女网红是外围女,7天20W!还把对方账号晒出

千言娱乐记
2025-10-03 21:13:00
环评公示!长沙即将新开工一条地铁!

环评公示!长沙即将新开工一条地铁!

老左说长沙
2025-11-03 18:40:53
吴石将军被捕后,铁三角好友周至柔和陈诚,是怎么对待他的

吴石将军被捕后,铁三角好友周至柔和陈诚,是怎么对待他的

张生全精彩历史
2025-11-03 16:05:54
16岁少年在未管所遭殴打致死案一审宣判:同监区3名罪犯获刑,最高被判死缓

16岁少年在未管所遭殴打致死案一审宣判:同监区3名罪犯获刑,最高被判死缓

红星新闻
2025-11-02 21:41:21
72岁老人中毒身亡!医生提醒:吃完降压药千万别碰它,中老年要看

72岁老人中毒身亡!医生提醒:吃完降压药千万别碰它,中老年要看

39健康网
2025-10-28 19:30:54
男孩每天偷走一个馒头,老板假装不知,25年后老板泪目了

男孩每天偷走一个馒头,老板假装不知,25年后老板泪目了

黄末情感夜话
2025-11-01 22:07:00
1981年,郭汝瑰问杜聿明:你明知我是共产党,为什么不揭发我?

1981年,郭汝瑰问杜聿明:你明知我是共产党,为什么不揭发我?

大国纪录
2025-11-03 09:25:46
2比1天津!18点38分!山东泰山正式官宣,泽卡谈瓦科,谢文能表态

2比1天津!18点38分!山东泰山正式官宣,泽卡谈瓦科,谢文能表态

璞玉话体坛
2025-11-02 20:00:20
力压陈芋汐夺冠,曝张家齐支招,全红婵夺冠后,谁注意恩师举动

力压陈芋汐夺冠,曝张家齐支招,全红婵夺冠后,谁注意恩师举动

乐聊球
2025-11-03 12:49:35
事关港澳台人员往来、过境免签口岸扩容等 10项重磅政策发布

事关港澳台人员往来、过境免签口岸扩容等 10项重磅政策发布

新京报
2025-11-03 10:11:07
李兰娟院士提醒:胃部开始癌变的第一信号,吃东西可能就知道

李兰娟院士提醒:胃部开始癌变的第一信号,吃东西可能就知道

阿纂看事
2025-10-23 09:38:57
明星也开始失业了?众多明星超一年无戏可拍,中年明星更是堪忧

明星也开始失业了?众多明星超一年无戏可拍,中年明星更是堪忧

银河史记
2025-10-10 15:08:13
女子出轨上司被公公现场抓到,公公答应保密,却要儿媳满足个条件

女子出轨上司被公公现场抓到,公公答应保密,却要儿媳满足个条件

林林故事揭秘
2025-01-18 11:46:56
因剧组经费不足,《亮剑》临时喊来6个群演,没想到却成为了经典

因剧组经费不足,《亮剑》临时喊来6个群演,没想到却成为了经典

白面书誏
2025-10-31 09:19:03
宋朝之前连棉被都没有,零下几十度的寒冬,古人是怎么熬过去的?

宋朝之前连棉被都没有,零下几十度的寒冬,古人是怎么熬过去的?

法老不说教
2025-11-03 19:36:43
2025-11-03 22:12:49
肖兹探秘说 incentive-icons
肖兹探秘说
轻轻细雨,绵绵长音。
4355文章数 84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军事要闻

美总统威胁对尼日利亚动武 尼方回应

头条要闻

郑丽文公开表态愿意访问大陆100次:要来解决2个问题

头条要闻

郑丽文公开表态愿意访问大陆100次:要来解决2个问题

体育要闻

开拓者官宣召回杨瀚森 队记解析核心原因

娱乐要闻

男导演曝丑闻 蒋欣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财经要闻

最新省市GDP:谁在飙升,谁掉队了?

科技要闻

余承东内部信:鸿蒙下一步要实现上亿覆盖

汽车要闻

环比增长28.7% 方程豹品牌10月销量31052辆

态度原创

本地
时尚
健康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今年秋冬最时髦的穿法:外套+连帽卫衣,减龄又松弛!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美总统威胁对尼日利亚动武 尼方回应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