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底吃肉、吃素与健康之间存在哪些鲜为人知的联系?坚持不同饮食习惯的人,身体会有怎样的变化?尤其是第3点,你一定要注意!
![]()
我们常常听到:“少吃肉,健康长寿!”“多吃点植物,对身体好!”但真相远没有这么简单。其实,中国营养学会2022年数据显示,近五年以来,我国成年人中以植物性饮食为主的比例全国平均提升至23.1%,肉类摄入量则比十年前下降了17.8%。但同一时间段,慢性病的数据其实没有显著下滑,反而不少“纯素食者”会出现胆固醇过低、精力不足等健康问题。
哈佛大学公共健康学院2019年一项对8.5万人、历时12年的调查表明:合理摄入优质蛋白(包括适量动物来源),明显降低总死亡率达13.6%。而长期纯素饮食者,在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神经系统问题等方面反而略高于均衡饮食群体。
![]()
为什么会这样?其实,肉类富含人体必需的B族维生素、优质蛋白、铁和锌,有助于维持免疫机能和新陈代谢平衡;而植物食物则能带来充足的纤维素、抗氧化物、维生素C和K,对于肠道健康、预防某些癌症有重要意义。单一偏肉或全素,都可能在某些营养素摄入方面存在短板。
肌肉和免疫力更强。中国疾控中心2023年数据显示,每周适量摄入红肉(<350g)的人群,其肌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不吃肉者,差异高达21%。
心血管风险升高。如果摄入过多红肉或加工肉制品,“坏胆固醇”升高的风险提升至36.4%,尤其对已存在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并不友好。医生提醒:重度肉食者应警惕血脂异常。
![]()
肠胃负担加重、便秘风险高。长期少吃蔬菜的人肠道益生菌数量下降27%,容易出现消化不良、肠道疾病等问题。
体重、血压控制更佳。一项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的研究指出,坚持以植物为主的饮食,高血压患病率降低19.3%,身体质量指数(BMI)更容易处于正常范围。
缺乏维生素B12和“隐形贫血”问题突出。纯素食者维生素B12缺乏率高达31.6%,可能出现乏力、记忆力减退等“隐形贫血”症状。
骨质疏松风险上升。长期素食者因缺钙较多,骨折率比均衡膳食者高15.2%,尤其是老年女性更需留意。
很多人不知道,肉和素的健康影响,并非“非此即彼”,核心在于“平衡”——摄入多种食物,适当调节,才能最有利于健康!
![]()
保障均衡饮食结构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年版)》,每日肉类摄入推荐40-75g(生重),优先选择瘦肉、禽肉和鱼类,坚决不可摄入过量。
植物“+蛋白”组合更理想
若倾向素食,应尽量补充鸡蛋、奶制品或豆制品,避免因蛋白、维生素B12等缺乏而带来问题。每周建议摄入鸡蛋3-5个,豆制品200-350g。
![]()
蔬果全谷物不能少
蔬菜每天300-500g,水果200-350g,主食中建议三分之一为全谷杂粮,以保证充足纤维和维生素摄入。特别对于长期吃肉的人来说,多吃绿叶蔬菜帮助促进肠道益生菌生长。
饮食只是影响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适量运动、规律作息和心态平和同样不可或缺。饮食结构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年龄与疾病风险动态调整——过犹不及都是隐患。你只需记住一个核心理念:健康,是多元营养的结果,而不是“极端饮食”的奖赏。
![]()
其实,健康饮食并没有绝对的“吃肉王道”或“吃素法宝”——均衡、适度、多样才是通往健康的最优解。如果你正在为“这菜怎么选”发愁,不妨从今天起,试着让自己的餐桌“色彩丰富一点”,多尝试几种搭配,说不定身体会用改变“感谢”你!
需要牢记,个体体质千差万别,具体饮食方案应参考正规医院营养科医生建议。本文所述内容仅作科普参考,无法替代面诊和个性化指导。无论吃肉还是吃素,能否达到理想健康预期,还需根据个人体检情况科学判断,切勿盲目跟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