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剧柏含
历史上的今天都发生了哪些事儿?1949年9月27号,《义勇军进行曲》被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是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歌曲,也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曲。
![]()
1935年,随着《风云儿女》在各个影院的播映,义勇军进行曲立刻在观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成为流行甚广的抗战歌曲,对激励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起了巨大作用。
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今天我会给你讲一讲国歌和国旗的诞生。
9月27号,1949年9月27号,《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其实这事儿在影视剧都过镜头场面,但不具体,今天,我们尽量产生的过程说的细一些,把真实历史还原给大家。
话说在1949年4月2号,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突破长江天险,迅速解放南京、上海等地。
![]()
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议在6月15号,当时还叫北平啊,隆重开幕。
为了尽快完成各项有关工作,周恩来第2天主持筹备会常委会第一次会议上就决定,在常委会领导下设立6个专门小组同时开展工作。这第6小组任务是负责研究草拟国旗、国徽、国歌、纪年国都等等话题。
组长是马旭伦,副组长是叶剑英,后来又增加了沈雁冰主持日常工作。
组员包括张曦若、田汉、马寅初、郑振铎、郭沫若、简不赞、陈三强、蔡畅、李立三、张兰、陈嘉庚、欧阳于倩、廖承志共16人。
彭光涵做小组秘书兼会议记录,国旗、国徽、国歌征集启示草案经过周恩来审批,在7月10号送新政协常委会批准之后,在7月15号到26号在《人民日报》等报刊上连续刊登8天,国内各地报刊,包括香港、海外华侨报纸也都纷纷转载。
征集启示刊登之后,得到全国人民的热烈响应。投稿者来自工农商学兵各个阶层,包括学者、艺术家、高级干部等等。
比如郭沫若就写了一首叫《新华颂》,后来发表在10月1号的人民日报上。到8月20号为止,共收到国歌歌词632斤。国歌词谱694篇。这第6小组就专门在北京饭店413房间设了一个全夜,分类陈列各地寄过来的应征的稿件。小组成员、专家差不多天天做审阅、评选工作。
筹备会议期间,第6小组关于国歌的讨论中大家认为呢?应征稿件虽然多,但都不是很理想,短时间内创作出来一个很理想的国歌歌词难度比较大。
所以,大部分人都觉得在国歌没有正式制定之前,以田汉作词的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这说到这儿,就是原来上海电影公司在1935年拍了一部电影《风云儿女》,这是那里面的主题曲。在抗日救亡运动之中,这首歌曾经广为传颂。
![]()
说咱们要不拿它先作为国歌,最早建议用这个曲子做国歌的是卓兰。在7月初审批征集条例启示的时候,他就,说我个人意见,觉得用《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就好,不过你们大家可以讨论啊,再征求一下群众意见。
实际上的征稿过程中确实也有很多人提出这个建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一届全体会议开幕之后,筹备会议第6小组也是在这一天向会议主席团提交了,关于国旗、国徽、国歌《方案报告》。
就谈到经本小组慎重研讨,认为此次征集国歌稿件应选者尚少,必须再行有计划的征集一次,非最近时期内可以完成。
为此, 9月22号政协全体会议通过决议,成立由各界人士共55人组成的第一届政协的国旗、国徽、国歌审查委员会,继续办理相关事宜。
新政协全体600余位代表在9月23号分成数小组就讨论国旗、国徽、国歌问题。但新中国成立在即,而这类问题关系到开国典礼,很重要的一些事宜久久不决怎么能行。
这样到9月25号傍晚,在中南海丰泽园有一个宴请各民主党派、文化界人士的晚宴上,这天晚上8点就在毛泽东的住处,他就在丰泽园的会议室这儿,开了一个协商国歌国旗、国徽问题的座谈会。
当晚,出席会议的包括郭沫若、沈雁冰、黄炎培、陈嘉庚、张曦若、马旭伦、田汉、李立三、马寅初、何仲平还有梁思成和徐悲鸿,马思聪、吕骥、候录厅这些人。
马旭伦首先介绍了以前讨论情况,就说新政府就要成立,国歌目前一下子做不出来。是否可用《义勇军进行曲》来暂时代替国歌。李立三说这歌曲子很好,但是歌词里有,比如说中华人民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是不是不妥呀?能不能修改1下?
但是,张希若、梁思成就说,这是历史产物,为了保持完整性,词曲最好不要改了。
徐悲鸿说,这个曲子呀,只能暂代国歌。
郭沫若说,我是赞成暂时用它当国歌,因为它不但是中国人会唱,外国人也会唱,歌词可以修改一下好一些。
黄炎培说,我觉得不必改。
田汉说,这个曲子是好的,我写的歌词在过去有它的历史意义,现在可以让位给新歌词。
周恩来就说,要么就用旧歌词,这样才能激励感情,修改了唱起来就不会有那种情感了。
毛泽东说,改还是要改,但旧的还是要我国人民经过艰苦斗争,虽然全国快解放了,但还是要受帝国主义的包围。 不要忘记帝国主义对我们的压迫,我们要争取中国完全独立解放,还要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所以还是保持原有的歌词好。
大会最后逐项表决,通过6项决议,其中,就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等于经过刚才我们讲的一系列程序,历时数月的论证,田汉、聂耳的不朽历史名作《义勇军进行曲》是众望所归,被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刚才,咱们说的是国歌产生的细节过程,下午我们再聊国旗和国微的产生经历。
(作者:剧柏含 系国家二级作家 高级书画师 高级政工师职称)
1949年的6月15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诞生
文/剧柏含
临近国庆,各大城市包括城镇、乡村都要挂国旗了。可是,您知道国旗的来历吗?可以说它的产生凝聚着中华儿女的智慧和对祖国的深情厚意!
![]()
上午和大家聊了国歌的确定,那还有国旗的诞生呢?
国旗的诞生也是在1949年的6月15号。
![]()
全国政协会议筹备会议在解放不久的北平成立,担负的筹备工作非常繁重,包括制定新中国的国旗这样一个光荣艰巨的任务。
因为,一个新的中国即将诞生,国旗是新中国的主权和尊严很重要的标志。国旗的制定显然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
我们上午去讲,这个筹备会有一个第6小组,他们在负责国歌的同时,也负责国旗。 是马旭伦、叶剑英主导,承担了这个工作。
在7月4号,第6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这次会议决定,也是登报公开征求国旗、国徽图案,包括国歌等。设立国旗国徽图案评选委员会和国歌词谱评选委员会,评选工作小组成员分别参加。
另外,还聘请了徐悲鸿、梁思成、艾青这样一些专家来参加。7月14号到8月15号,《人民日报》、《解放日报》、《新华日报》等刊登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征求国旗图案的通知。
![]()
征求国旗图案的消息传出之后,不但在全国,同时海外也传开了,很多人在工余时间就摊开稿纸开始设计,大家精心设计绘制了1幅1幅各具特色的图案,而且标上了详细的说明,再寄到北京。
在大家看来,设计国旗的图案绘制,那是一项光荣崇高的事情。设计会开得非常热烈,大家不光对国旗图样各抒己见,还谈了不少激动人心的感想。
有的人无比兴奋地说,征求国旗图样的意见,说明新中国很快就要成立了。
等新中国成立那天,我呀,握着枪,带上立功奖章,在国旗下庄严地照1张相片。很多老战士用丰富的想象力描绘了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美好的前景,憧憬未来的共产主义幸福生活。
在国外,还有千万的爱国侨胞热切的注视着中国大地上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他们知道国家在向自己的儿女征求国旗设计图案的时候,很多人饱含深情,倾注了中华民族子孙的赤子之心,同样也精心的设计了1幅幅国旗图案。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政协筹备会国旗审查小组收到应征国旗图案2992幅。其中,从美洲寄来的有23幅,这是很遥远的地方了。
至于今天我们都知道五星红旗的设计者,实际上是一位默默无闻的长期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叫曾岩松。他原籍是浙江瑞安,少年时代,喜欢书画,写得一手好字。
征集国旗图案设计消息,他是看到了当时像是《人民日报》、《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很多报刊都刊在征求国旗图案的通知。
他是从哪儿收到了启发?就所谓盼星星盼月亮,是1句俗话民谚吧,从这儿他受到启发。他认为中国共产党难道不正式中国人的救星吗?
所以,他决定是用五角星象征中国共产党,他是想用一个大星引领前几个小星,环绕后就众星拱北斗啊。大五角星象征中国共产党,小星象征广大群众,人民环绕在党的周围,团结战斗,从胜利走向胜利。
![]()
他还把五角星设计成黄色,象征革命红色,协调红霞1片金光灿灿,简洁庄严。也表达了中华儿女黄色人种这个民族特征。
那环绕大星后面这几颗小星为啥呢?他是想到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这本书里面指出,人民在当时包括有4个阶级,就是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那就是4颗小星象征广大人民,他经过反复的推敲,苦苦构思,确定5颗金星恰当的位置。它曾经设想着把大星放在旗面的正当中,小星的环绕在大星的4周。
这样的设计固然显得端庄,然而在视觉感受上,它仿佛未能给予天地足够的开阔感,让人觉得有些局促。尽管有着可取之处,但内心始终觉得不够完美。
于是,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一次次地对其进行改动。有一次,他把这个5星挪到了旗面的左上方,觉得视野开阔,旗面就像千里之广,金星居高临下,光彩闪烁,仿佛让人看到星光映照大地,灿烂辉煌。
这5颗星结合图形大小呼应,疏密相间,形成了1个椭圆形,这恰恰又如同中国疆土的几何图形,类似表现了中国地的特征,也显得平稳,和谐明朗有气势。
为了让整个的图案更加的突出,表现出全国人民凝聚在中国共产党周围这一特点,还要设计的是每个小星的中心点通过自己的1个星尖儿跟大星的中心点能连成一线。
色彩以红色为主,红霞满天,红色表达热烈的情感象征,革命配以黄色灿烂辉煌一片光明。他个人总结自己的这个设计,一个是简与凡,一个是小与大,还有静与动,长与宽。从这几个方向上讲。这个设计他很满意。
1949年8月中旬,曾连松就把设计好的这个5星红旗图案稿寄给了全国政协筹备会。
9月中旬,政协筹备委员会于北京饭店413会客室展开相关工作。期间,有一款临时提出的国旗设计方案映入众人眼帘,其样式为卷月式。把所有应征的设计图案陈列在这个地方,请评选委员会相关成员专家选阅。
当时,相关代表提出三点:一个是要有中国特征,比如说地理、民族、历史、文化。二是要有政权特征,就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再就是要有庄严、简洁的特性。
经过初选,应征稿件的设计构思符合刚才我们说的这3点。大约有4类,一个是镰刀和锤子交叉加5角星。还有齿轮加5角星,用两色或3色横条或者是竖条组成旗面,左上角或者是中央配置镰刀、锤子或者是5角星或者是齿轮,旗面是红色或者是3分之2为红色,3分之1是白蓝黄褐色,再加上红色或者是黄色5角星等等。
评选之中的著名戏剧家田汉,拿起5星红旗这个图案草稿说,我看这个是不错的,很多人也觉得这个设计美观大方,而且寓意好。
后来评选委员会,从这诸多稿件之中精选了38种国际草图,编成了一个国旗图案参考资料,提供全国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来讨论。
到了9月25号晚,毛泽东召开了一个国旗、国徽、国歌国都的协商座谈会。刚才,我们说了,在这个会上毛泽东就拿这个5星红旗图案说,能表现我们革命人民大团结,现在要大团结,将来也要大团结。因此现在也好,将来也好,又是团结又是革命,这个挺好啊!
大家听了他的意见后,又经过反复讨论,在9月26号全国政协一届全体会议上,国旗、国家国徽审查组正式通过了“第323号设计图案”。
![]()
回想起当时的场景,在审查的大厅里,各位领导慎重决策,最终一锤定音。通过之前,国旗国徽审查组对这个设计图案做了局部的修改。而且,对这个图案的意义做了统的一说明。
在9月27号,周恩来代表会议主席团提出国旗等四个决议草案,请大家表决,草案中关于国旗的部分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为五星红旗,象征中国革命人民大团结。出席会议的全体代表一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就此诞生。
(作者:剧柏含 系国家二级作家 高级书画师 高级政工师职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