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资料来源:《景德传灯录》
图片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内容来源于佛经记载与传统典籍,旨在人文科普,不传播封建迷信,请读者朋友保持理性阅读。
禅宗初祖达摩西来,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这位从西域而来的胡僧,在中土播下了禅宗的种子。
历经九年面壁,终于等来了那个跪在雪中断臂求法的神光。
神光后来成为禅宗二祖慧可,按理说应该是达摩祖师的当然传人。
可奇怪的是,达摩祖师在传法时却显得格外谨慎,甚至一度不愿将衣钵传给这位苦修多年的弟子。
这究竟是为什么?
![]()
难道真如世人所想,是慧可的修为还不够深吗?还是另有隐情?在那个风雪交加的夜晚,师徒二人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让达摩祖师如此犹豫?而慧可又说了什么话,竟然违背了历代祖师的遗训,险些失去了传承的机会?
这个秘密,藏在《景德传灯录》的字里行间,更隐含着禅宗传法的无上智慧。
梁武帝普通年间,嵩山少林寺后山的一个山洞里,达摩祖师已经面壁九年。九年来,他如同一座雕像,静静地坐在那里,与石壁相对,参悟着从西域带来的无上心法。
山洞外,雪花纷飞。一个身影在风雪中跪了整整一夜。
这个人就是神光。他本是洛阳一带的学者,博览群书,精通经史,在当地颇有声望。可是越是读书越多,他心中的疑惑就越深。儒家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道家说清净无为,佛家谈因果轮回,可究竟什么才是人生的真谛?
听说有位西域来的高僧在少林寺面壁参禅,神光便放下一切,前来求法。
"师父,弟子心不安,求师父为我安心。"神光跪在雪地里,声音在寒风中显得格外清晰。
达摩祖师缓缓转过身来,那双深邃的眼睛看着这个在雪中跪了一夜的汉家青年。他看到了神光眼中的诚意,也看到了他为求法而自断一臂的决心。
"将心拿来,我为你安。"达摩的声音平静如水。
神光愣住了。觅心了半天,他忽然明白了什么:"我觅心了不可得。"
"我已为你安心竟。"达摩祖师微微一笑。
就在这一刻的对话中,神光彻底醒悟。原来那个让他不安的心,本来就是了不可得的。不安的是妄心,真心本来清净,何需安顿?
从此,神光改名慧可,成为达摩座下的大弟子。
往后的岁月里,慧可跟随达摩祖师学法。达摩传给他《楞伽经》四卷,说:"我观汉地,唯有此经,仁者依行,自得度世。"
慧可的悟性极高,对于祖师所传的心法领悟得非常深刻。达摩祖师传法时常说:"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慧可不仅理解了这个道理,更是在行住坐卧中都能保持这种状态。
达摩祖师看在眼里,心中欣慰。按理说,传法的时机已经成熟了。
可是,就在某一天的说法中,发生了一件让达摩祖师深深忧虑的事情。
那天,几个初学的弟子围着慧可请教问题。其中一个弟子问道:"师兄,如何是佛?"
![]()
慧可当时正在禅定中,被这个问题一惊,脱口而出了一句话。正是这句话,让在旁边的达摩祖师听后,眉头紧锁。
从那天起,达摩祖师对传法一事变得格外谨慎。原本已经准备好要传给慧可的衣钵,又被收了回去。
慧可心中纳闷,不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什么。他回想那天的情景,想起自己回答师弟问题时说的那句话,越想越觉得没有问题。那句话不是很有道理吗?为什么师父听后会如此反应?
日子一天天过去,达摩祖师始终没有提及传法之事。慧可心中着急,却又不敢直接询问。
直到有一天,达摩祖师召集了四个主要弟子:道副、尼总持、道育,还有慧可。他要考验一下这四个人的见地。
"你们说说,各人得了我的什么?"达摩祖师问道。
道副说:"不执文字,不离文字,而为道用。"
达摩点头:"你得我皮。"
尼总持说:"我今所解,如庆喜见阿閦佛国,一见更不再见。"
达摩说:"你得我肉。"
道育说:"四大本空,五阴非有,而我见处,无一法可得。"
达摩说:"你得我骨。"
最后轮到慧可。慧可走上前,向达摩祖师礼拜三拜,然后安静地站在一旁,什么话都没有说。
达摩祖师看着慧可,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但随即又变得复杂起来。
"你得我髓。"达摩祖师最终说道。
在场的人都以为这下慧可肯定能得到传法了。得髓者,得其精要也。可达摩祖师接下来的话,却让所有人都吃了一惊。
"慧可,你的悟性我是认可的,你对法的理解也很深刻。但是..."达摩祖师停顿了一下,眼中露出了深深的担忧。
"你那天回答师弟的那句话,虽然从道理上说没有错,但却违背了历代祖师的遗训。"达摩祖师的声音沉重而严肃。
慧可心中一震,他知道师父说的是那句话。可是那句话究竟哪里不对?它不是表达了对佛陀的最高敬意吗?不是体现了佛法的至高无上吗?
众弟子也都屏息凝神,不知道慧可究竟说了什么,竟然让深不可测的达摩祖师如此在意。
达摩祖师缓缓起身,走到山洞外,望着远方的群山。
他想起了自己的师父般若多罗临终前的叮嘱,想起了历代祖师传法时的告诫,更想起了佛陀当年传法时的慎重。
![]()
如果传法给慧可,会不会让禅宗的传承走上歧路?
如果不传给他,谁又能承担起这个重任?
达摩祖师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
而慧可说的那句话,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隐患,竟然让这位见过无数世面的西域高僧如此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