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上空的无人机残骸还没清理干净,爱沙尼亚又喊出“俄军战机入侵领空”,最近欧洲的天空格外不太平。9月下旬安理会的一场紧急会议上,这些“擦枪走火”的危险场景,被中国代表耿爽点破了关键:“说到底都是乌克兰危机闹的连锁反应”。
可谁也没料到,这场本该聚焦“冲突外溢”的讨论,却被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一番话引向了中国。
![]()
“没有中国,普京一筹莫展。” 泽连斯基这话,掷地有声,在联合国的讲台上回荡。明面上,他似乎在评判中俄关系,实际上,却是在精心谋划一场舆论攻势。
他选择联合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扩音器”发声,宣称中国“有能力却不想停火”,甚至能“逼着莫斯科撤军”。这招数,不可谓不高明:它既把中国架在了“战争裁判”的位置上,又试图将俄乌冲突包装成一场“民主对专制”的阵营对抗,目的,无非是想拉着西方国家,一同向中国施压。
这可不是临时起意。早在之前,乌克兰就曾公布一份名为“战争赞助商”的名单,赫然把中石油、中石化等中国企业列入其中。这就是在为后续的舆论战铺垫引子,提前布局。
![]()
然而,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的一句话,直接戳破了这层精心编织的假象:“没有中国参与,哪来持久和平?”这句话,道出了一个再简单不过的事实:中国从未向俄罗斯提供任何军事援助,反倒是一直苦口婆心地劝说双方坐下来谈判。这一点,就连泽连斯基自己也无法否认。
![]()
面对这股汹涌而来的舆论暗流,中国的回应,显得稳健而从容。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直接亮明了态度:“中方光明磊落,劝和促谈的努力有目共睹。”
而耿爽在安理会的发言,更是划出了三条清晰的底线:别让战火蔓延、别让冲突升级、别在旁边煽风点火。
![]()
这三句话,字字珠玑,其中蕴含着中国处理复杂国际关系的平衡艺术。我们与俄罗斯保持正常的经济往来,但绝不触碰军事援助的红线;我们不指责俄罗斯,也不偏袒乌克兰,始终将推动和平谈判作为核心目标。这种不偏不倚的立场,既坚守了原则,又展现了大国担当。
与中国的稳健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态度的“翻脸比翻书还快”。上一秒,特朗普还在跟普京通电话,大谈“紧密合作止战”。下一秒,却又放出狠话,要对俄罗斯征收“超高关税”。
![]()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一边抱怨欧洲“还在购买俄罗斯的油气”,导致新的制裁难以推行。这哪里是为了解决问题,分明是不想自己承受压力,硬是要把欧洲盟友推上前线。
然而,欧洲内部早已乱成一锅粥:德国坚决表示不会派兵,意大利总理甚至直接怒骂马克龙“要派兵你自己去”。所谓的“安全保障会议”,开了一次又一次,却连一个可行的方案都拿不出来。
最危险的,还是战场之外的“擦枪走火”。九月初,十几架无人机突然闯入波兰领空,最终被北约战机击落。波兰立刻启动了北约第四条集体磋商条款,英国也迅速派遣战机前往波兰巡逻。
![]()
而俄罗斯则声称自己“并未打击波兰目标”,坚决否认。
耿爽所指出的“信任崩塌”,正是当前欧洲面临的最大困境:你指责我战机越界,我反驳你炒作威胁,猜疑的链条越拉越长,彼此之间的互信基础荡然无存。
归根结底,泽连斯基试图将中国卷入战火,从本质上来说,是打错了算盘。如今的俄乌危机,早已超越了两个国家之间的范畴,演变成了一场复杂的大国博弈:美国既想拉着欧洲一同对抗俄罗斯,却又不想为此付出太多代价。欧洲渴望维护自身安全,却又害怕引火烧身。俄罗斯则是一边高谈和解,一边又放话要“打到底”。
![]()
而中国,自始至终,都坚定地站在“劝和”的立场上。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没有任何一方能够凭借舆论战轻易占得便宜,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在这场全球性的危机中独善其身。
随着波兰、爱沙尼亚上空警报的持续响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清晰地认识到:要想真正实现停火止战,关键在于各方能够坐下来,真诚地进行谈判,而不是将更多的国家无休止地卷入这场漩涡。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