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睡梦中被咬伤耳朵引热议,行业卫生隐忧再敲警钟…
9 月 25 日凌晨 4 时许,上海浦东新区易佰连锁旅店的寂静被陈先生的惊痛打破。睡梦中的他突然感到耳朵传来持续剧痛,伸手一摸满是鲜血,可环顾房间却未发现咬伤自己的 “真凶”。酒店前台接报后迅速赶到,随即陪同他前往附近医院就诊,医生虽无法明确判定致伤动物,但根据伤口特征,最终按老鼠咬伤方案进行了清创与疫苗接种。
![]()
事发当天,涉事酒店负责人与陈先生的协商因分歧较大陷入僵局。直至 26 日,酒店方才作出回应,称已全面排查客房及公共区域未发现异常,同时承诺承担全部医药费。
![]()
但这一表态未能平息争议,陈先生明确表示:“我不要赔偿,只希望能彻底治好,担心老鼠咬伤留下后遗症。” 目前当地警方、文旅局已介入调查此事。
巧合的是,这起事件发生在江苏常州万豪酒店 “拖鞋门” 曝光仅两天后。9 月 21 日,有住客发现均价超 700 元的万豪客房内,棉质拖鞋不仅起球还粘有睫毛,曝光后酒店承认拖鞋会循环使用 2-3 次,虽声称消毒达标,却因未明确标注可循环属性引发质疑。
![]()
而 8 月广州如家酒店曾因天花板喷污水致房客财物损失 1.8 万元,黑猫投诉平台显示其母公司累计投诉超 1300 条,卫生安全问题频发。
![]()
接连曝光的案例揭开了酒店行业的卫生隐忧。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住宿场所需保证用品卫生安全,可重复使用物品必须一客一换并规范消毒,违者将面临 500 至 3 万元罚款。但现实中,成本压力往往导致卫生投入缩水,有业内人士透露,高端酒店循环使用拖鞋实为控制成本的 “潜规则”,而中低端酒店的消杀流于形式更非个例。
![]()
此次易佰酒店事件中,酒店自称 “一周消杀两次” 却未能排除鼠患,暴露出日常管理的漏洞。法律层面,《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经营者提供不符合卫生标准的服务,消费者可要求退一赔三并索赔医疗费。这意味着若调查确认酒店存在卫生失职,陈先生有权主张额外赔偿。
从 “杯子的秘密” 到 “拖鞋循环门”,再到如今的 “鼠咬惊魂”,酒店卫生问题反复上演。消费者期待的不仅是个案的妥善处理,更是行业监管的长效发力。随着多部门调查的深入,希望能以此次事件为契机,推动住宿行业真正落实卫生主体责任,让住客不再为安全担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