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创始人,将“首富”视为“烫手山芋”?
在国内商界,企业家挤破头追逐的财富巅峰,黄峥却唯恐避之不及。回想2020年,拼多多市值飙升至千亿,将黄峥推至第富豪榜第二。距离首富仅一步之遥的他却突然卸任CEO,并捐出1000亿家财,让业内看傻了眼。
现实是这样,越想逃就越逃不掉。2024年,黄峥还是以486亿美元的身家登顶《胡润全球富豪榜》。让人没想到的是,半个月后财报会上管理层主动“泼冷水”——宣称“利润下降不可避免、几年内回购不分红”的行为,让拼多多遭到重挫,黄峥的“首富之旅”也戛然而止。
业内媒体纷纷猜测,这都是黄峥的有意为之。不仅因为内部员工曾透露,他极为厌烦富豪此类新闻的态度。更可能是他先一步看清了:不论是个人还是拼多多,必须要时刻遵循“克制”这两个字。
![]()
在我国的商业生态中,拥有“首富”这种万人瞩目的头衔,无疑是将自己“裸露”于公众、媒体之下。一旦戴上这顶王冠,个人的一言一行将无时无刻不被外界审视。随之而来的可能是舆论压力、社会期许,更可能是潜在的商业风险。
这也是为什么黄峥私下表示说:“首富在市场带有负面性,不仅失去自由,更会引来不必要的关注。”同时,受到恩师段永平的影响,“不贪图一时虚名,只专注于生意的本质和企业的长久”的理念,也让他有意避开首富这件事。
换个角度看,黄峥在首富上的逃离行为——主动分散股权、淡出管理等,为拼多多换来了更大的商业自由和高质量发展。当各路企业家还在为“关键人风险”担忧时,拼多多极为大胆的从“营销驱动向技术驱动”转型:开始专注农产品业务,引导农研科技成果应用,每年的研发投入超过百亿。
![]()
紧接着又从消费者服务、优质供给、供应链能力等方面,推动拼多多平台从“快速发展”状态回归到“高质量”轨道上。其建立的“百亿生态”专项,使资源向优质商家倾斜,便是重要举措之一。
鲜为人知的是,拼多多在大健康领域也有所布局。其主要通过平台模式引入电商,并向互联网延伸。
![]()
总体而言,黄峥虽失去了一个排名,但却赢得了拼多多在农产品、健康等多业务板块上更大的战略主动。
如今,面对互联网行业在网贷与AI领域的狂热,拼多多仍保持“克制”。在外界看来,手握大批量国人交易数据的拼多多,放贷轻而易举;而AI则可以全面革新平台消费体验,可为什么“遇冷”呢?
首先是不放贷的问题,拼多多是大厂中出了名的“人效高”——招1个人,付3个人的钱,干5个人的活。既然人效已经足够高,就没有开展这一业务的必要性。这有点类似于苹果放弃造车的逻辑,即在新领域若无法挤进第一梯队,反而可能拖累核心利润。
对AI热情不高,则主要聚焦“不确定性”和“个人怀疑”两点。一方面,AI的投入产出比尚不明确,仅在一些成熟领域如推荐算法、商家提效进行必要应用。
另一方面,则是创始人黄峥个人对AI 的“怀疑”。他在直觉上认为,即便“阿尔法狗”击败了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但运行在计算机上的这种AI算法也无法取代人类。
这种质疑在拼多多IPO致股东信中也有所体现,黄峥明确将平台定义为“分布式智能代理网络”——具备用户社交、娱乐行为模式,而AI显然无法构建起这样一套用户与平台的互动机制,它本质上还是一种算法。
从今天拼多多仍未宣传AI、不在AI领域押注大量资源来看,哪怕黄峥早已经从管理中抽身,赋予了拼多多更多的企业色彩,但他早期的理念,仍拥有绝对影响力。
总而言之,在颠覆性变革未发生前,不碰网贷和AI是否为拼多多和黄峥错失机遇的“误判”,需要由时间来验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