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朋友是监狱的狱警,听他说,现在的监狱跟过去很不一样了。
以前监狱里主要关的是小偷、打架伤人的、强奸犯、杀人犯、贩毒的,这些老派的罪犯。现在这些人在里面的比例,可能连三分之一都不到。
现在监区里的大多是跟时代发展绑在一起的“新型罪犯”,电信诈骗、帮信、非法集资、数据窃取的占了大半,还有不少是挪用资金、职务侵占的经济犯,甚至有搞网络黑产、侵犯知识产权的技术型罪犯。我那朋友说,上个月新收押的三十多个人里,二十多个沾了“网络”俩字,有给诈骗团伙当“卡农”卖银行卡的年轻人,也有开发非法网贷APP的技术骨干,还有冒充客服搞退款诈骗的团伙成员。
![]()
这些新罪犯的画像跟老派罪犯差得老远。以前的小偷、打架的,不少是文化程度不高、靠体力或街头手段作案的;现在的经济犯和网络犯里,不乏大专、本科甚至硕士学历的,有的曾是企业高管、金融从业者,还有做IT的技术人才。有个被判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女犯,以前是银行理财经理,靠着专业身份骗了几百个老人的养老钱,进来时还带着笔记本电脑(当然得先没收),说自己只是“操作失误”。还有个帮信犯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暑假帮人“走流水”赚佣金,直到被抓都不知道自己犯了法,这种“无知型犯罪”在年轻人里还不少见。
罪名变了,刑期结构也跟着呈“两极化”。老派罪犯里,杀人犯、贩毒犯多是长刑犯,十年以上、无期的很常见;现在短刑犯占了大头,判三年以下的能占到八成以上。像卖几张银行卡的帮信犯、涉案金额不大的盗窃惯犯,大多刑期在半年到两年,刚熟悉监规可能就要准备出狱了。但另一方面,非法集资的主犯、电信诈骗集团的头目,因为涉案金额大、受害人数多,常被判处重刑,有的还会限制减刑,这些长刑犯的管理难度也不小。
这变化也倒逼监狱管理跟着调整。以前管老派罪犯,重点是防逃跑、防斗殴;现在得针对性搞改造,比如给网络犯开法律课,专门讲《网络安全法》,还请外面的老师来教电商运营、短视频剪辑这些实用技能,怕他们出去后找不到工作又重操旧业——毕竟就业不稳定是重新犯罪的重要原因。监区里还分了“分级处遇”,宽管级的罪犯能多些会见次数、多些消费额度,以此激励改造;对涉众型经济犯,还要组织他们跟受害者视频沟通退赔,帮着化解社会矛盾。
女子监狱的变化更突出,六成罪犯都是经济犯,不少是高学历女性,跟过去以盗窃、卖淫类犯罪为主的情况完全不同。我朋友去过邻省的女子监狱交流,说里面有专门的心理疏导室,还开了手工编织、烘焙课程,就是考虑到女性罪犯的改造需求更细腻。
说到底,监狱里的罪犯构成就是社会的一面镜子。以前街头犯罪多,监区里就多“江湖气”;现在经济和网络越发达,新型犯罪就越突出,监区里也随之多了“书卷气”和“技术味”。这变化不仅是罪名的替换,更是整个社会治理和法治建设升级的缩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