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层党组织涉及预备党员转正时,对于推迟讨论转正与延期转正的区别老是混淆,其实两者有本质上区别。
一、定义及适用情形
1.推迟讨论转正:指预备党员在预备期满时,因党组织原因(如预备党员组织关系转入新支部,新支部对其考察不足)无法按时召开会议讨论转正问题,需暂时推迟讨论。这种情况下,预备党员本身符合转正条件,但因客观原因需延长考察时间,结果仍可能按期转正,党龄从原预备期满之日算起。
适用情形:组织关系变动、新支部需进一步了解情况等客观原因。
2.延长预备期:指预备党员在预备期内表现未完全达到党员标准(如政治觉悟不足、未履行党员义务等),需继续接受考察和教育。经支部大会讨论并报上级批准后,延长其预备期(通常为半年至一年),结果不会按期转正,党龄从延长后的预备期满之日算起。
适用情形:预备党员主观存在不足,需进一步教育。
二、时间限制与计算方式
1.推迟讨论转正,推迟时间不得超过6个月,且必须在预备期满后的6个月内完成讨论。若最终按期转正,党龄仍从原预备期满之日算起;若超期讨论且未延长预备期,党龄可能从实际转正审批日算起。
2.延长预备期,延长时间不少于半年、不超过一年,具体由支部大会决议确定。延长预备期的起算时间一般从预备期满日算。例如张三2024年12月12日预备期满,支部大会决定延长预备期半年,即2024年12月12日起至2025年6月12日止。
三、程序与文件记录
1.推迟讨论转正,由支委会或支部大会决定推迟讨论,需向上级党组织报备并说明原因。无需在《入党志愿书》填写推迟讨论相关记录。
2.延长预备期,必须通过支部大会讨论并形成决议,报上级党委批准。需在《入党志愿书》的“延长预备期”栏目中明确记录决议内容及延长时间。
对此,我们用表格进行对比,方便大家一目了然,如下:
对比项
推迟讨论
延长预备期
原因
通常是组织原因(客观),例如预备党员组织关系转入新支部,新支部对其考察不足等
通常是个人原因(主观),例如政治觉悟不足、未履行党员义务等
结果
可能无法按期转正
无法按期转正
时间限制
推迟时间 ≤ 6个月
半年 ≤ 延长时间 ≤ 一年
党龄计算
党龄从原预备期满之日算起
党龄从延期预备期满之日算起
程序严格性
支委会决定,流程较简单
需支部大会决议,上级党委审批,程序更严格
文件记录
仅需说明推迟原因
需在《入党志愿书》明确记录延长时间及理由
信息来源:本文来源于“浅谈那点事”,由人事工作者编辑整理。
本文声明:本文章内容(含图片)仅限同行学习研究使用,如不慎侵害了您的权益,请后台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