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学赋能乡村振兴:京蒙协作下的产业升级与生态共融调研
为响应2025年“青年服务国家”首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号召,助力乡村全面振兴,2025年6月22日至28日,我们团队怀揣热忱,以 《地学赋能乡村振兴:京蒙协作下的产业升级与生态共融调研》为主题,背起行囊,走进了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旗县——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期间我们依托地学专业的独特视角,联合了共青团昌平区委员会、共青团太仆寺旗委员会,围绕“青振乡建”实践方向,在太仆寺旗多个乡村开展了走访调研、座谈交流、实地劳动、志愿服务、科普宣讲等活动,希望能为这片土地的振兴贡献一份青春智慧。
![]()
深入乡村:在调研中感知乡村振兴实施路径
在全国人大唯一定点帮扶村五福村,我们参观了零农药绿色玉米种植试验田,探访了村庄手工坊,与全国人大机关驻村第一书记邢懿及其他领导们进行了座谈,了解了村庄经济发展、人才培养、基层治理等方面的信息。
![]()
![]()
![]()
![]()
在宝昌镇一中,我们开展了“京蒙同心·共话未来”主题宣讲活动,分享了大学生活及高中学习经验,活动通过榜样的力量激发了同学们的热情和动力,为同学们未来走向社会、服务社会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和能力储备。
![]()
![]()
在马房子村,我们以“躬身农田劳作,感知乡土脉搏” 为行动主线,全员化身“新农人”沉浸式参与了田间劳作,切身感受到了农民的辛苦,这让我们明白,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脚下的土地有多坚实,肩上的责任就有多重。
![]()
![]()
在太仆寺旗马苑,我们志愿服务了蒙古马超级联赛,通过协助赛事筹备、参与开幕式排练及赛道保障等工作,不仅深入了解了大型体育赛事的运作流程,锻炼了大家的组织协调能力,还得到了赛事主办方的一致好评,为学校赢得了荣誉。
![]()
![]()
![]()
![]()
在边墙村村书记王文成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芍药沟的千亩花田、农耕文化展厅及民俗文化展厅,沉浸式解码了乡土文化基因,同时围绕村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乡村文旅融合发展几个方面与村书记进行了座谈。
![]()
![]()
![]()
![]()
在牛奶湖、石条山打卡时,我们提出运用地球物理方法支撑生态修复工程、将火山地貌与乡村旅游结合带动旅游发展、依托火山岩资源发展新型建材、通过“地质+农业”模式探索盐碱地改良等务实建议,为乡村振兴发展贡献力量。
![]()
![]()
实践感悟:乡村振兴战略还要继续贯彻下去
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党建引领、产业创新及民生改善等方面取得的正面成效,也看到了贫困县农民劳作的辛苦、农业技术的匮乏以及农村环境的落后,充分理解了国家为何长期坚持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乡村要发展必然要通过产业振兴,只有在乡村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乡村才能有活力,经济才能发展。
![]()
![]()
![]()
![]()
实践意义:青年要在乡村振兴之路中树立责任与担当
本次社会实践不仅是一次对专业知识的拓展应用,更是一次思想的洗礼和责任感的升华。学生们在草原落日与繁星之下,在田间地头与村落讲堂之中,用脚步丈量土地、用专业服务乡村、用热情感染他人,诠释了新时代青年“能吃苦、肯奋斗”的精神风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