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晨的公园长椅上,67岁的陈大爷熟练地绑着鞋带,一旁的老伙伴打趣:“老陈,你又来锻炼啦,气色不错!”陈大爷嘿嘿一笑:“我这身体结实着呢,用不着做体检。”谁料三个月后,陈大爷因消化不良、体重骤减被家人急送医院,最终确诊为晚期胃癌,医生沉痛地说:“如果去年体检能查出来,结果可能完全不一样。”
这样的故事,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心惊?你会以为离自己很远,但实际上许多疾病,早期几乎没有任何症状,一旦发现,却很可能已经悄悄启动了“生命倒计时”。那些因忽视体检而措手不及的悲剧,每天都在各地上演。你是否也抱着“没事,身体挺好”“查出来更麻烦”的侥幸?别等到后悔时,才明白体检是健康的守门员。特别是第4种病,往往最容易被年轻、无症状的人忽略,结果却最为致命。你真的了解哪些体检项目非做不可吗?又有哪些病,一旦中招结局堪忧?
提到“健康杀手”,很多人首先想到心脑血管疾病。但事实上,有5种疾病一旦确诊,就可能让生命步入倒计时,而且仿佛“影子”一般潜伏在你我身边。这些病为何危险?为何体检是提前发现的唯一窗口?医学界权威给出的答案,令人深思。
胰腺癌:“沉默的杀手”
胰腺癌向来有“癌中之王”之称。中国肿瘤年报2023年数据显示,胰腺癌的五年生存率不足7%。早期几乎没有明显症状,等腹痛、黄疸等信号出现时,多数已为晚期。普通体检的腹部B超、CA19-9等肿瘤指标,虽不能百分百发现,但对高危人群极其重要。遗憾的是,很多人都是“有症状才查”,等于给了病魔可乘之机。
肝癌:“无声狙击手”
肝癌高发于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数据表明,近70%肝癌患者确诊时已无法根治。乙肝携带、有慢性肝炎史、长期酗酒和家族史是高危因素。定期进行AFP(甲胎蛋白)、肝脏B超,能在尚无症状时提前发现蛛丝马迹。
![]()
胃癌:“中国式慢刀子”
中国每年因胃癌失去的生命高达40万,并以40岁以上人群为主。早期胃癌没有典型症状,被误以为胃胀、消化不好,等真查出已失良机。胃镜是筛查胃癌的“金标准”,但不少人“怕难受”拒查,错过了最佳时机。
肺癌:“城市病”代表
肺癌已经稳居中国肿瘤发病率之首,其中吸烟和环境污染为主要诱因。权威数据发现,低剂量螺旋CT可将肺癌死亡率降低20%以上。持续咳嗽、胸痛、口痰带血的人群尤需警觉。遗憾的是,大部分患者依旧在“无症状期”选择忽略早期筛查。
结直肠癌:“隐形杀手”
45岁以后,结直肠癌风险急升。“早期无察觉”是致命要害。肠镜和粪便潜血试验是发现早癌的利器,但很多人因“隐私”“尴尬”而一拖再拖。医学会数据显示,定期筛查能将结直肠癌晚期发现率降低31%~52%。
有没有发现,这些“倒计时疫病”的共同点几乎是一模一样:早期极少不适,症状一出便非晚即重。等觉察到疲劳、腹痛、消瘦等体征时,往往意味着“机会窗口”已然关闭。多少家庭因此不解、悔恨而无力回天?
或许有人会犹豫:“体检发现异常,不一定真有大事,何必杞人忧天?”但医学研究反复证明,主动体检,才是将结局扭转的唯一“保险”。那么哪些体检信号最不能忽视?又该如何高效管理健康?
别小看这些体检“红灯”!体检就像安防报警器,有时候小小的异常信号,恰恰是疾病的预告。CA19-9、AFP、CEA等肿瘤标志物升高,并不等于确诊肿瘤,但绝不能敷衍了事,建议后续专科医生再进一步排查。影像检查如B超、CT、胃镜、肠镜中若出现“占位”“结节”“息肉”,更不能大意,早做进一步检验和处理,有时能救回一条命。
![]()
肝功能、血糖、血脂异常看似“小毛病”,实为慢性杀手的“藏身处”。如果查出问题,预警和积极改善就非常关键。中华医学会数据显示,定期检测可让高危疾病的晚期检出率降低30%以上。真到了查出晚期,治疗的难度与风险会成倍递增。
为什么这么多人不愿意主动做体检?绝大多数人是因为“没觉得哪里不舒服”、省钱怕烦、怕查出“麻烦事”。但到了生病后,才会明白:“体检看似麻烦,病魔可不会给你第二次机会。”任何侥幸和持心都不值得拿健康做赌注。
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样更科学地利用体检屏障,让健康多一重保障呢?
医学共识的体检黄金法则:不同年龄段、不同疾病风险人群,体检项目务必“量体裁衣”。40岁以上、有家族癌症史、慢性病史的人,强烈建议每年请专科医生规划胃镜、肠镜、肝功能、肺部CT等专项检查,尤其高危项目不能省。
真正保护健康,需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三早原则”能帮助大幅降低死亡风险。很多病其实“治得早,效果好”,可惜太多人把体检当成了“形式主义”或“不得已为之”。
![]()
此外,要真正用好体检,记住体检只是健康管理的开端。一旦查出高危因素或者异常指标,要主动复查、听医生指导规范随访。别怕麻烦,别愿意拖延,更要防止过度自信。不少年轻人觉得“无症状”“不熬夜”“身体好”就能躲过风险,但调查显示,30岁以后肿瘤、心血管病等慢性隐患的患病率在每年递增。推迟体检,等于推迟了希望的出现!
只有把体检当作主动健康投资,把“防患于未然”养成符合日历习惯,才能让预警真正为自己和家人买到“健康底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