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美国历史上最彻底的阶级叛徒,出身顶级的金融豪门,却亲手斩断了家族与财阀的黄金纽带;本应守护资本的利益,却成了亿万贫民的救世主,以至于让全美国的资本家都恨不得雇佣杀手,索取他的性命。
今天我就跟大家聊聊美国唯一连任四届的残疾人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一个被老牌贵族寄予厚望的天选之子,为何最终调转枪口,向自己的阶级发起美国史上最震撼的革命?
要理解罗斯福这个人,你必须先想象这样一个世界:他的童年不是在街上玩耍,而是在海德公园庄园近千亩的私人领地里骑马,驾驶着父亲专属的蒸汽游艇在哈德逊河上游弋;他的教育不是在普通学校,而是在只培养美国统治者、灌输“位高则任重”信条的格罗顿公学。
在那里,他出门从来不用买车票,而是直接打电话让铁路公司挂上他专用的私人车厢。总之,罗斯福绝不是一个普通的有钱人,而是美国“老钱”贵族举全族之力托举出来的天选之子,是一个被预设好要维护并继承这个体系的人。
讲到这里,有必要给大家解释一下什么叫“老钱”贵族。“老钱”这个词在英文里叫“old money”,是一个与“新钱”(new money)相对的概念,不过它的意思可不是“老舅的钱”这么简单。它指的不仅仅是财富,更是一种世代相传的社会地位、文化资本和行为准则。
而美国的“老钱”贵族大都是来自19世纪或更早的体面行业,比如土地、铁路、金融、银行业、石油和矿产等大宗商品贸易,在工业化时期奠定了美国经济基础的传统行业,绝非一夜暴富的新贵。
他们信奉“财富如呼吸,必不可少,但不必展示”的准则,日常生活非常低调,从来不会出现在媒体的镁光灯下,只是偶尔出现在慈善基金会的名单上;他们的社交圈也非常高端,家族成员在很小的时候就会被送到菲利普斯、安多佛和格罗顿学校之类的顶级私立寄宿学校,然后进入哈佛和耶鲁等常春藤联盟深造,之后再加入封闭的精英社团,比如骷髅社,形成固有的社交和文化圈层,甚至通婚都限制在这一圈层进行。
而他们的家族理念也非常高大上,讲究对国家、社会和文化的责任,强调赚钱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要以财富和影响力塑造社会。所以他们的家族成员大多数会投身政治、外交、慈善事业和艺术赞助等普通人可望而不可及的事业。
如果类比的话,“老钱”家族大概就相当于咱们中国的五姓七望,是皇帝家都得高攀的对象。而罗斯福家族就是“老钱”贵族中最顶尖、最具影响力的家族之一,他的始祖克莱斯·马腾森·罗斯福是荷兰移民,他去到北美大陆的时候,美国这个国家还没诞生呢,更别提纽约这座城市了。
克莱斯是靠皮毛生意起家的,后来在纽约金融区的珍珠街买了一块土地,从此在这里扎根。再后来,罗斯福家族逐渐人丁兴旺起来,克莱斯的两个孙子建立起了两个支系——奥伊斯特贝支系和海德公园支系,后来的老罗斯福就是来自奥伊斯特贝支系,而本文的主角小罗斯福则是海德公园支系。
在19世纪的时候,老罗斯福支系和小罗斯福支系靠着家族联姻,正式跻身“老钱”贵族的行列。当时,老罗斯福的父亲老老罗斯福娶了南方显赫的奴隶主种植园家族布洛克家族的千金,从此,老罗斯福家族就攀上了南方种植园贵族的大腿;而小罗斯福的父亲詹姆斯·罗斯福则娶了第二任妻子萨拉·德拉诺,也就是小罗斯福的母亲。
这位萨拉小姐来自德拉诺家族,是一个比罗斯福家族更古老、更显赫的家族,他的老祖比罗斯福家的老祖还要早30年来到美国,是靠向清朝走私鸦片和做瓷器、茶叶生意发家的。萨拉小姐嫁过来时,不仅带来了100万的巨额嫁妆,让小罗斯福家族从一个依靠地租和股息的实力者阶层一跃成为拥有顶级流动资本的超级富豪家庭,更是直接让小罗斯福家族融入了真正顶级的国际化的“老钱”贵族网络。
而小罗斯福也正是靠着母亲带来的政治资源进入了当时最顶尖的私人贵族学校格罗顿学校,然后顺理成章地拿到了进入东海岸最高统治圈层的敲门砖。
1905年,23岁的罗斯福又迎娶了老罗斯福家的千金,也就是老罗斯福总统的侄女埃里诺小姐,这意味着,罗斯福不仅享有着自家的政治资源,还能任意调用老罗斯福家和德拉诺家族的全部人脉和资源。另外,由于罗斯福家族和阿斯托家族、洛克菲勒家族、肯尼迪家族、布什家族等老牌“老钱”贵族也都有着盘根错节的关系,彼此通过政治合作和联姻,形成了一张错综复杂的网络。
所以完全可以说,罗斯福就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天选之子,其身份之高,地位之显赫,写小说都不敢这么编。
靠着这张以纽约为基地,由血缘、婚姻、政治、教育和社交编织成的庞大家族网络,罗斯福家族得以将其影响力从哈德逊河谷的一个庄园扩大到华盛顿和白宫,并深刻地塑造了整个20世纪的美国。
也正是因此,当罗斯福在1933年的大选中击败胡佛当选总统的时候,整个“老钱”贵族圈子欢呼雀跃,他们以为美国迎来了一个能解决美国经济危机、修复资本主义体系的体面人,而且这个体面人还是自己人。
然而,此时的“老钱”贵族们根本想不到,他们居然亲手培养了一个白眼狼出来。罗斯福在刚上任的第三天,签署了《紧急银行法案》,宣布全国银行休假,暂停兑付黄金,然后通过法案授权政府对银行进行审查,只允许健康的银行重新开业。这一举措直接剥夺了金融资本家的自由运作权,等于是打在了“老钱”们的命根子上,一下子把“老钱”们干傻眼了,而这只是罗斯福捅向老乡们的第一记黑手。
紧接着,他又签署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这个法案的内容是将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强行分开,商业银行不得从事股票营销以及投资等业务,而投资银行不可从事商业银行的信贷等业务。
如此一来,通过严格分离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的业务,将普通民众的储蓄与华尔街的高风险赌博隔离开来,防止银行拿着储蓄的钱去股市投资亏了,让全社会买单,从而避免了1929年那样的金融大崩溃再次发生。而为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能顺利推行下去,罗斯福直接拿华尔街最大的金融巨头摩根大通开刀,强迫他们分家。
最终,老摩根选择保留商业银行业务,成立了新摩根大通;另一部分人则带着投资银行业务离开,成立了全新的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从这以后,金融巨头摩根大通就被拆成了两部分,从此失去了左右美国金融格局的能力。
而罗斯福砍向“老钱”贵族最狠的一刀,是在1935年出台的税收法案。该法案大幅提高了最高收入阶层的个人所得税率,最高可达79%,还开征了遗产税、赠与税和公司超额利润税。
罗斯福这么一整,相当于直接把洛克菲勒、杜邦、海伦等依靠世袭财富的“老钱”贵族打骨折了,意味着这些“老钱”贵族再也不能通过世袭罔替延续财富和地位,每传一代就要被美国政府狠狠割一刀,直到把“老钱”们的血放干为止。
不光如此,他还在后续又出台了一系列如《全国劳工关系法》《公平劳动标准法》《社会保障法》等保障工人权益的法案,矛头直指长期掌握生产资料的“老钱”贵族。其中,《全国劳工关系法》赋予了工人组建工会和进行集体谈判的权利,让工人在与资方的谈判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力量;《公平劳动标准法》则建立了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标准,并禁止童工;《社会保障法》则以联邦为主导,建立了完善的养老金体系、失业保险和老年人福利。
他以法律的形式向全国宣告,照顾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是联邦政府的责任,不仅仅是教堂、地方社区或像洛克菲勒基金会那样的私人慈善机构的事情。
通过这一系列法案和改革,罗斯福把原本散落在地方政府和资本家手中的公共权利重新集中在联邦政府手中,把只有有限权力的联邦政府变成了有责任管理就业、养老等方方面面的大家长角色。直到这个时候,“老钱”们才意识到,罗斯福根本不是什么自己人,而是革自己命的狼崽子。他们把罗斯福称为“白宫里的叛徒”,为了个人权力和名义而背叛了养育他的阶层,是墨索里尼和希特勒一样的法西斯者。
到了1936年大选前,罗斯福与整个“老钱”贵族体系彻底决裂了。他在竞选演讲中公开指责,大企业和大金融家们是他改革的敌人,称他们是“经济保皇派”和“贪婪的垄断者”。而“老钱”们也是全力反对他,憋足了劲儿支持共和党候选人阿尔夫·兰登,以至于罗斯福丢掉了在纽约州除了他出生地海德公园以外的所有选区。
但尽管如此,罗斯福还是在美国民众的帮助下,以523比8的悬殊比例赢得了压倒性的胜利,这不仅是罗斯福的胜利,更是对“老钱”贵族的一次公开彻底的羞辱。
至此之后,罗斯福与“老钱”贵族的关系构成了美国政治史上最矛盾的悖论:一位出身顶层的贵族精英,凭借其浸染一生的精英教育,领导了一场针对精英统治结构的自我革命。他的成功恰恰是由于他来自那个阶级,他深谙其中运行规则、弱点与恐惧,故而能毫无畏惧地对其发起挑战,并在美国宪法的框架内完成这场美国史上最伟大、最彻底的革命。
这充分说明,在民主体制下,适度的集权是可行的,民众的选票是可以击败金权的,这一模式至今仍是美国左翼对抗财阀的经典范本。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