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赶在东莞台风到来前,我收到了我妈特意从老家寄到东莞来的板栗。
拿到包裹,看到快递单上写着重量,3.3千克。这一包东西,快递费都能买好几斤板栗了,但没办法,拗不过我妈,就随她去了。
她跟我说,要寄板栗给我吃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拒绝。
板栗不花钱,可快递费是按重量算的,并不便宜。但凡有点儿数学常识的人都知道,不划算,豆腐盘成了肉价钱。
我妈大着嗓门在电话那头说,儿子不要我寄,我寄点儿给我女儿吃怎么了?不收也得收。
我懒得再跟她继续掰扯下去,她想寄就寄吧,我不浪费这个口水和精力了。
挂断电话,我心里有点儿疑惑,我妈最近在老家待着,是发生了什么事情,让她有所触动?不然,她怎么会想到给我这个女儿寄东西?
要知道,老家的一些食物,特色的东西,我妈只会想着她儿子,给她儿子准备,从来不会想到给我这个女儿准备些什么。
偶尔,她会问一句,什么什么东西,你要不要?
我说不要,基本就结束了。
她的意思我明白,是我自己不要的,不是她不准备或是不给。
责任在我,不在她。
近段时间,我妈在老家弄了一些酸豆角,腌辣椒。再过一段时间,气温再降一些,我妈就准备腌酸菜了。
儿子过年要回家,这些东西都是她儿子喜欢吃的,她要早早地准备好。
弄好了,用快递寄过去也行,现在的快递很方便。
不要问我是怎么知道,我妈在做的过程中,会主动跟我讲,她做了什么,准备了哪些东西。
02
拆开快递纸箱,见到那些板栗,心里酸酸的。原来,所谓的惯例没那么难打破,就看做的人,是怎么想的了。
基于养儿防老的观念,我妈偏心儿子的行为,非常明显。
我家就我跟我弟两个孩子,我们俩生活在不同的城市。
我妈每次去我弟家里,肩扛手提,她认为我弟家需要的,家里有的,都会往我弟家带。以鸡、油、菜之类的,吃的东西为主。
到我家来时,除了带些孩子吃的东西,其它老家的东西,没有。
可能在我妈看来,我不需要这些东西,又或是我有我的公公婆婆给我准备,不需要她。
关键是,这些东西给了就给了吧,我也不是特别在乎。她的东西,她想给谁就给谁,我没什么意见。
可我妈会跟我讲啊,她给她儿子准备了什么什么东西,有多少,为此花了多少钱。
她把我这个女儿当成了一个无话不谈的倾诉对象,让我看到她对她儿子的重视和付出。
钱的方面,她没有付出太多,可在她能力允许的范围内,已经尽自己最大所能了。
作为妈妈,她用自己的方式,帮助了儿子的家庭。
作为一个倾听者,我觉得她对她儿子真好。
作为一个旁观者,我看到了一个妈妈对儿子无私的爱。
作为同一个妈生的另外一个孩子,她的亲生女儿,而且是什么都没有得到的亲生女儿,我该作何感想?
03
一次、两次地讲,我觉得没什么,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随意听听就好。次数多了,我心里会没点儿想法吗?当然会有。
人心都是肉长的,有对比,就有伤害。
我弟回老家,我妈知道我弟喜欢吃什么,餐桌上都是他爱吃的,喜欢吃的菜。
我现在快40岁了,我妈都不知道我喜欢吃什么。
每次去,摆到餐桌上的,都是她认为的,好吃的菜。没有像我弟在家,有针对个人口味的菜。
我即将跟我老公结婚时,我公公婆婆去我家(我不在场),聊起我,他们问我妈,我平时喜欢吃什么菜,有什么口味偏好?
我妈说,她胃口好,什么都吃,不挑食。
这事儿是怎么传到我耳朵里的?我怀孕后回婆家,我婆婆想做点儿我喜欢吃的菜,就顺嘴把这事儿讲出来了。
失望吗?失望的。如果这人换成是我弟,我妈估计能讲一大箩筐出来。
这就是关注和不关注,重视和不重视的一个结果。
你重视的人,喜欢的人,你会关注他的一举一动,观察他的喜好,看到他的需求。
反之,即使他天天在你眼前晃,你也会选择视而不见。甚至还觉得他烦,整天晃来晃去的,是太闲了吗?没事干了吗?
我讲我妈给我弟准备的东西,吃的菜,重点不是她给的那些东西,而是东西背后,代表着的关注和爱。
04
因为爱一个人,你会想着把最好的东西都给他,满足他,让他生活得更好。
因为不爱一个人,你会觉得,他什么东西都有,什么都不需要。
这些事情大吗?不大。
这些事情小吗?真的很小,很小。
但点点滴滴的小事叠加到一起,经年累月,形成了一股巨大的阻力,像个大石块一样堵在路上。脚步迈不过去,也跳不过去,你难不难受?痛不痛苦?
我因此痛苦了很多年,也挣扎了很多年。
我希望我的爸爸妈妈眼里有我,爱我,关注我,我希冀了好多年。
我顺从他们,努力证明自己,好像没啥用。
我的行为在我看来,就像是个笑话一样。
我以为我努力了,用尽全力了,他们会分一丢丢的注意力给我,结果人家根本看不见。
05
谁痛苦,谁改变。
我学习,我成长,我站在更高维度,更高角度上,去看待这些问题。
我与自己和解,与原生家庭和解,我接受爸爸妈妈可能没那么爱我,或是他们爱我,只是不知道用何种方式来表达而已。
我接受了他们更偏爱儿子的事实,我试着把放在他们身上的注意力收回来,更专注于我自己,爱我自己,善待自己。
当我对爸爸妈妈的爱不抱期望或是希望时,没想到,我妈竟做出了改变。
这不,她给我寄板栗了,终于想到我这个女儿了。
很小,很小的一步,值得惊喜。
我接受她的好意,但心态不会变。有,是惊喜,没有,也不会失落。
抱着平常心,发现小确幸。
------全文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