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村口的王大伯,去年春节还攥着红包等孙子带对象回家。今年再聊,他手里的搪瓷茶杯转了三圈,才低声说:“娃在深圳租的单间,每月工资一半交房租,哪敢想结婚?”
王大伯的孙子,今年 30 岁,在互联网公司做运营。每天早上七点挤地铁,晚上十点才出写字楼。他跟我吐槽:“连吃顿热饭都要对着电脑,哪有时间认识对象?更别说养孩子了。” 这样的场景,如今在农村、在城市都不新鲜。“绝户”—— 这个曾带着贬义的词,正悄然成为一些家庭的无奈选择。它的背后,藏着三个绕不开的时代问题。
![]()
![]()
一、内卷加剧:普通人的 “生存困境”,古已有之却更显残酷 其实,因 “养不起” 而断后的情况,历史上早有先例。明朝后期,土地被藩王和地主疯狂兼并。《明实录》记载,万历年间河南一个村子,原本五十户人家,十年后只剩七户。 剩下的人家,不是饿死,就是逃荒。有农户为了活命,甚至把刚出生的孩子送给地主当奴婢,更多家庭则直接断了香火。那时的 “绝户”,是被逼到绝境的无奈。 现在的年轻人,虽不用饿肚子,却面临新的 “生存重压”。2024 年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6-24 岁青年失业率一度超过 21%。就算有工作,996 不是口号,是日常。 我有个朋友在杭州做程序员,去年被裁员后,找了三个月才找到新工作。他说:“每个月要还八千房贷,连生病都不敢,哪敢想结婚生子?万一失业,一家人喝西北风吗?” 房价更是压在年轻人身上的大山。2024 年,深圳平均房价超过每平米 6 万元,一套小两居首付就要上百万。普通年轻人不吃不喝,也要攒十几年才能凑够首付。 没有稳定的收入,没有自己的房子,连基本生存都要拼尽全力,“结婚生子” 自然成了奢侈品。这种内卷下的 “绝户”,本质是普通人对 “养不起” 的理性放弃。 二、观念转变:从 “传宗接代” 到 “活好自己”,时代变了需求也变了 我爷爷那辈人,常把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挂在嘴边。他年轻时在农村,家里有五亩地,全靠人力耕种。多一个孩子,就多一个劳动力,能多收两担粮。 农业时代,人口就是财富,就是家族延续的根本。《孟子》里说 “广土众民,君子欲之”,曾国藩在家书里也特意嘱咐弟弟:“多生子女,以续香火,此乃家族大事。” 可现在不一样了。村里的耕地,大多用收割机收割,一个人能管几十亩地。工业时代,机器代替了人力,“多子多福” 的逻辑早已不成立。 日本厚生劳动省的数据很有代表性:2023 年日本男性终身未婚率达 28%,女性达 17%。中国虽没这么高,但 2024 年民政部数据显示,结婚登记人数跌破 600 万对,创 1986 年以来最低。 我问过身边的 95 后:“在乎传宗接代吗?” 十个有八个说 “不在乎”。有个姑娘说得直白:“我每年想出去旅游两次,不想被孩子绑住;我想下班就追剧,不想半夜起来喂奶。自己都没活明白,别坑孩子了。” 这种观念转变,不是 “不孝”,而是时代进步的体现。年轻人不再把 “延续血脉” 当成人生使命,而是更注重 “自己活得开心”。当 “传宗接代” 不再是必须,“绝户” 自然多了起来。
![]()
三、社会原子化:从 “搭伙过日子” 到 “孤独终老”,人际关系越来越远 我奶奶常跟我讲,她年轻时,村里谁家有事,全村人都来帮忙。张家娶媳妇,李家送被子;王家盖房子,赵家出劳力。那时候,大家都在一个宗族里,像一棵树上的枝桠,紧紧连在一起。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里说,中国传统社会是 “差序格局”,每个人都在家族的网络里。婚姻和家庭,是 “搭伙过日子” 的保障,也是对抗风险的依靠。 可现在不一样了。我在城里住了五年,还不知道对门邻居叫什么。早上出门,大家挤在同一辆地铁里,却互不说话;晚上回家,关上门就是自己的小世界。 2024 年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独居人口超过 1.2 亿。越来越多的人,像孤立的原子,上班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周末也一个人。 这种 “原子化”,悄悄消解了婚姻和家庭的意义。以前,结婚是 “互相扶持”—— 你赚钱我持家,你生病我照顾。现在,一个人也能过得不错:外卖能解决吃饭,快递能送生活用品,生病了有外卖送药。 日本的 “蛰居族” 就是极端例子:几十岁的人躲在家里,不工作、不社交,靠父母留下的积蓄过活。他们觉得:“一个人挺好,不用跟人打交道,也不用承担家庭责任。” 虽然大部分人不会这么极端,但 “原子化” 确实让 “不婚不育” 成了更轻松的选择。没有家庭的束缚,没有育儿的压力,“绝户” 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结果。 结语:没有 “对错”,只有 “适合”
越来越多的家庭走向 “绝户”,不是 “道德滑坡”,而是时代变化的必然。内卷让人们 “没条件” 婚育,观念转变让人们 “不想” 婚育,原子化让人们 “不需要” 婚育。 当然,就像文档里说的,受东亚儒家文化影响,大部分人还是会选择结婚生子。毕竟,“有个孩子,老了有人陪” 的想法,依然扎根在很多人心里。 但最重要的是,现在的社会,给了人们更多选择。想婚育的,可以努力创造条件;不想的,也不用被指责 “不孝”。 婚育也好,“绝户” 也罢,没有对错之分,只有是否适合自己之别。人生不是为了 “延续血脉”,而是为了活得开心、活得值得。毕竟,日子是自己的,怎么舒服怎么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