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峰被多个平台封禁有哪些深层次原因?其教育理念存在五个问题
张雪峰被多个平台封禁的消息爆红网络。
9月24日,张雪峰在微博、小红书、抖音、B站等多个主流社交平台的账号集体被禁止关注,微博明确标注理由为违反法律法规或《微博社区公约》。那么,张雪峰被多个平台封禁有哪些深层次的原因呢?
概括起来看,只有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言论不当触碰监管红线
张雪峰曾发表“文科都是服务业”“某些专业毕业即失业”等贬低文科及基础学科价值的言论,还称“如果自己的孩子想学新闻,会把其腿打断”。此类极端言论扭曲教育本质,加剧专业偏见。此外,他早年关于岛国的极端言论也被重新翻出,其情绪化表达超出理性讨论范畴,被批评为“极端民粹主义”。
二、商业营销涉嫌虚假宣传
今年6月有家长投诉其168元的高考预测卷漏洞百出,数学题出错、地理选项重复,客服还以“拆封不退”拒绝处理。而张雪峰团队曾宣传“5月1日印好高考预测卷”,但高考命题通常5月才启动封闭工作,时间线明显矛盾,涉嫌虚假宣传。
三、制造焦虑影响公共秩序
张雪峰通过贬低某些专业,制造“选错专业毁一生”的恐慌,进而推销其高考志愿填报服务。他的言论具有很强的社会动员潜力,可能影响公共秩序,此次封禁是对其整个内容生态的否定。
同时,张雪峰的教育理念存在五个问题:
一是极端功利化导向。张雪峰不断强化“天坑专业”概念,将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和部分工程学科视为“就业陷阱”,以静态眼光把专业与当下就业行情粗暴绑定,忽视教育的长期投资属性。例如,他曾大力推荐土木工程专业,后又对咨询该专业的考生冷嘲热讽,其建议的“实用性”缺乏稳固基础,具有明显的短视性。
二是片面否定学科价值。他发表“文科都是服务业”“新闻学没用”等言论,片面否定文科及部分学科的价值,将复杂的教育问题简化为情绪化表达。这种观点不仅暴露了他对高等教育的狭隘理解,也可能误导学生忽视自身兴趣和潜力,放弃真正热爱的领域。
三是加剧教育焦虑。张雪峰宣称“普通家庭的孩子不考名校、不学热门专业,这辈子就完了”,不断渲染不考研就没出路、二本学生注定被淘汰的氛围,加剧了社会的教育焦虑,让许多普通家庭的孩子陷入自我怀疑,扼杀了年轻人的探索精神,使他们在恐惧中做出错误的选择。
四是影响教育公平。他强调“选专业要选能吃上饭的”,这种极端实用主义可能引导家庭忽视学生兴趣与长期发展。此外,他推出的高价志愿填报服务,如17999元的“圆梦卡”,本质上是为有经济实力的家庭提供优势,底层家庭难以负担,加剧了教育资源获取的不平等,影响了教育公平。
五是商业化过度。张雪峰的课堂异化为大型考研带货现场,课程推销话术比知识点更密集,他将“选择大于努力”的价值观反复洗脑,把复杂的学术规划简化为投机主义公式,让教育沦为利益计算游戏,其营销套路大于教育情怀,消解了教育的本质。
多年来,张雪峰凭借对考研、高考志愿填报等方面的知识分享,帮助很多学生和家长了解相关信息,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他也存在诸多问题。作为拥有数千万粉丝的公众人物,张雪峰应意识到自己言论的影响力,对自己的言辞负责,避免发表极端、不负责任的言论,以免误导公众、加剧社会焦虑。此外,在商业活动中,他应遵守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不能以虚假宣传、贩卖焦虑等手段来获取商业利益。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