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前言
内娱的瓜真是越来越离谱了。
一段突然曝光的录音里,有人指名道姓吐槽陈道明 “装洋气”,还拿靳东开涮,语气里满是不屑。
更讽刺的是,说这话的不是别人,正是当年被陈道明手把手提携、一口一个“陈校长”的编剧秦雯。
一边公开感恩 “没有他就没有我”,一边私下爆粗吐槽,这反转真绝了,只是这次没人觉得好看,只剩膈应...
![]()
录音炸锅
这事儿得从《繁花》的一场署名权纠纷说起。
网友 “古二” 自称是剧组前期资料收集成员,因为署名问题没谈拢,干脆甩出了一段三分多钟的录音。
![]()
录音里是《繁花》编剧秦雯和导演王家卫的闲聊,背景音里还有翻纸声,听着像剧本围读刚结束。
没等网友反应过来,秦雯的话就直奔主题。她突然用模仿的口音说起有人 “总使劲把自己装得很洋气”,虽然没点名,但全网都听出说的是陈道明。
![]()
更绝的是她还捎带上靳东,拿之前的 “诺贝尔” 梗开玩笑,说陈道明 “也就比靳东强一点”。
后面的话更直白,秦雯用上海话吐槽陈道明让她多看书,结果 “他自己都没看”,越说越激动,最后还爆了粗口。
![]()
旁边的王家卫没制止,反而笑着接话,说朋友荐书本来就不用较真,“朋友圈就是这个功能”,被网友解读成 “默许吐槽”。
![]()
这段录音一放出来,全网都懵了。
要知道秦雯可不是外人,她跟陈道明的交情快 20 年了,当年还是陈道明把她领进的门。
真・书香世家
可能有人不懂,不就是几句吐槽吗?为啥全网反应这么大?
那是因为被骂的是陈道明——内娱少有的 “德艺双馨” 标杆,活了 70 年,名声比作品还硬。
![]()
陈道明的 “洋气” 从来不是装的,是刻在骨子里的。
他爸是 1941 年燕京大学外文专业的毕业生,搁当年那含金量比现在的清北还足。
在老爸影响下,他从小就泡在书堆里,后来演《围城》时去拜访钱钟书,看着满屋子藏书,直言自己 “在学问面前就是个戏子”。
![]()
这种谦逊可不是装出来的,钱钟书都特意写信夸他:“谢谢你让我看见了一个活的方鸿渐”。
他进演艺圈都是 “被动技能”。
中学时部队招文艺兵,他本来不想去,是老师硬拉着他报名。
后来 27 岁就坐上央视电视剧制作中心艺委会导演的位置,这可是 “央视认证” 的硬实力,不是靠装能换来的。
![]()
34 岁凭《末代皇帝》拿飞天奖、金鹰奖双料视帝,后来的《康熙王朝》更是成了教科书级表演,7 分钟的独角戏至今没人能超越。
2018 年当选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这位置是正部级单位的头把交椅,没点真本事和好人缘根本坐不上。
私下里他更是圈里的 “正气担当”。
![]()
冯小刚聚会让苗苗穿高跟鞋跳舞,别人都起哄,就他站出来怒斥 “你没看过跳舞啊”,还弹钢琴陪苗苗跳慢舞。
批评流量明星破坏行业生态,提携袁立、江一燕这些新人从不求回报,这样的人被说 “装洋气”,实在让人摸不着头脑。
![]()
渊源颇深
更让人膈应的是秦雯和陈道明的关系—— 典型的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结果变成了 “涌泉之恩当背后捅刀”。
2007 年那时候,秦雯刚毕业没多久,手里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作品,在圈里更是没半点名气,就是个妥妥的新人。
![]()
巧的是,陈道明当时正第一次尝试当监制,拍的剧是《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他知道秦雯这情况后,主动把人拉进了自己的团队,
甚至还亲手帮她改剧本——也正是因为这波帮忙,秦雯的名字才头一回出现在了电视剧的片头里。
![]()
要知道,这种能跟着前辈学东西、还能拿到片头署名的机会,多少想在圈里出头的新人求都求不到。
![]()
后来秦雯自己也提过,说是陈道明教会了她 “该怎么去看一个剧本”。
之后两人更是多次合作,《我的前半生》开拍时,秦雯一个电话请陈道明救场,他二话不说接下卓渐清这个小角色,还自己掏钱去日本做戏服,最后戏份不多却成了全剧亮点。
![]()
《流金岁月》里,他又帮秦雯打磨剧本细节,陪着她改了一稿又一稿。
那些年秦雯获奖无数,从白玉兰到金鹰奖拿了个遍,每次上台都要特意感谢陈道明,说 “没有陈老师就没有今天的我”。
谁能想到,镜头一转,她就在录音里把恩人当成了笑话讲。
![]()
《繁花》扯出的 “罗生门”
其实这段录音能曝出来,根子还得往《繁花》那档署名权的破事上找。
有个叫 “古二” 的爆料人,说自己之前是《繁花》剧组负责前期找资料的,还说剧里阿宝那条金融线、还有李李的复仇线,其实都是他跟另一个创作者多次交涉无果后,“古二” 干脆破罐子破摔,放出了这段录音。
![]()
本来是为了维权,没想到意外炸出了秦雯吐槽陈道明的内容。
更戏剧性的是,录音曝光后,秦雯立马发声明说被 “造谣诽谤”,要委托律师起诉,而发布录音的公众号很快就被封了。
反观陈道明这边,倒是一如既往的淡定。
![]()
录音爆出来三天,他该拍戏拍戏,该写字写字,一句回应都没有。
这种沉默反而比任何辩解都有力 —— 毕竟他一辈子的名声,不是几句私下吐槽就能推翻的。
![]()
最膈应的不是吐槽,是 “两面三刀” 的虚伪
其实私下吐槽这事,搁普通人身上也难免,谁还没跟朋友嚼过几句舌根?
但秦雯这事让人恶心,恶心就恶心在 “双重标准”。
![]()
对着镜头,她是感恩戴德的晚辈,把陈道明的提携挂在嘴边,靠着 “陈校长门生” 的标签获得不少资源;
转过身,她就成了尖酸刻薄的吐槽者,把恩人的好意当成笑料,连爆粗口都不避讳。
![]()
这种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操作,比吐槽本身更败人品。
更讽刺的是,她吐槽陈道明 “荐书自己没看”,可当初正是陈道明带着她啃剧本、学创作,才让她有了拿奖的资本。”
职场里最忌讳的就是这种人:你帮他搭梯子,他爬上去就拆梯子,还得踩一脚说 “这梯子真土”。秦雯这波操作,算是把 “职场生存指南” 的反面教材演活了。
![]()
结语
陈道明曾说过一句话:“上山的人永远不要瞧不起下山的人,因为他曾经风光过;山上的人不要瞧不起山下的人,因为他们会爬上来,所以一定要做好自己。”
现在看来,或许还该加一句:“爬梯子的人,别咬一口扶你梯子的人。”
![]()
这段录音曝光后,秦雯代言的品牌悄悄设了权限,待播剧也传换了编剧,算是自食其果。
可陈道明这边压根没受啥影响,该在片场拍他的戏还在那儿拍着,一点没耽误。
![]()
说到底,演艺圈拼到最后,拼的从来不是嘴皮子,是人品和作品。
陈道明用 42 年攒下的口碑,不会被一段录音打垮;而秦雯靠吐槽丢掉的诚信,恐怕再难捡回来了。
毕竟观众眼睛是亮的:才华可以慢慢练,人品坏了,就真没救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