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印度经济超越中国这事儿,最近几年总能在媒体上看到各种报道,尤其是西方那边,动不动就抛出数据,说印度增长快,人口多,将来要成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温铁军教授在2021年的一次讲座里直截了当点破,这多半是跨国公司和西方意识形态在推波助澜,目的是推进全球化议程。印度自己学者和官员也没那么强调这点,但这说法传到中国这边,就成了竞争对手的标签。事实是,印度经济增长这几年确实亮眼,但跟中国崛起有直接关系。中国从90年代起靠劳动力资源丰富,沿海搞三来一补加工贸易,成了世界车间,这拉动了全球产业链,也间接带火了印度的一些出口。但别急着下结论,印度要真超中国,还得看它内部那些老大难问题。
先说印度的社会结构,这玩意儿复杂得像一锅粥。种姓制度、宗教多元,这些文化因素从殖民时代就根深蒂固。进入现代化,印度没法简单抄西方经济学教科书,或者直接套市场经济制度。工业化和城市化是核心,但印度到现在还卡在起步阶段。官方数据里,服务业占GDP57%,听起来高端,但实际高端服务业只雇了5%的人口,大部分人还在低端转悠。非正规经济占经济总量50%,就业占86%,这些灰色地带数据根本进不了GDP统计。温铁军去印度调研过十几次,发现村长自己都摸不清村里经济和人口底细。贫民窟里自制卷烟、手工小作坊,这些活儿养活了无数人,但统计上等于零。相比中国,乡村人口和教育数据还算靠谱,这让印度资源分配总出岔子。
再看外资进来,印度不像中国那么顺溜。中国90年代劳动力外流,农村二元结构帮了大忙。打工者从内地到沿海,家乡父老承担了养老、教育、医疗这些扩大再生产开支,至少占劳动力成本30%以上。沿海工厂最低价竞争,靠的就是欠发达地区补贴。甚至工资都扣着发,到年底打折结算,工人回家过年那点安家费还得留着明年继续上工。2007年劳动法出台前,年均收入只涨12块钱,这竞争力搁哪儿都很。但印度不行,外资一进门,就得按殖民时代遗留的规范走。那些法规要求全套福利,保险、养老、医疗,一笔笔开支堆起来,成本直线上升。温铁军分析,这套制度是为极少数印度精英设计的,90%本土人口不玩现代市场消费。外资产品做出来,国际标准再高,也卖不进灰色地带的市场。小贩推车、手工交易,现金流通,本土消费圈子自成一体。
![]()
结果呢,印度贸易赤字大,生产能力跟不上,财政赤字也严重。外汇储备不足,外资虽多,但还不上债。外债年年累积,排世界前列。宏观上,资源整合能力弱,社会文化多元加剧这点。德里街头节日庆典,宗教仪式混杂,资源分配碎片化。地缘政治上,印度位置重要,印度洋战略吸引投资,但内部整合慢。殖民文化半西化,英国遗迹还在,基层却靠种姓和部族管事儿。政府税收只占GDP16%,纳税人不到3%,基础设施建不起来,民生改善也卡壳。欧盟45%,中国25%,美国20%,印度这水平,财政怎么拉动经济?
人口这块,印度确实要超中国。2023年就成了世界第一人口大国,预测2020年左右就翻篇。没控制人口的能力,也没这要求。人种上被西方视为亲近,不像中国有黄祸论那么防着。但人口第一不等于经济第一。温铁军说,印度很可能成海外移民第一大国。从高中起英语教育普及,融入西方容易。新冷战阶段,印度纳入西方战略,防范中国,移民便利。硅谷印度工程师多,这点中国比不了。但经济结构上看,贸易赤字、外债、财政赤字这些拖后腿,整合资源难。
金融资本全球化阶段,印度卢比难成硬通货。结算和储备货币可能性小。产业资本主义阶段,也缺条件。西方见印度增长,就推它和中国一决高下,世界第一经济体云云,依据不充分。温铁军在《全球化与国际竞争-新兴七国比较研究》里对比过,中国和印度都是亚洲原住民大陆,城乡二元结构帮危机软着陆。但印度城市化陷阱深,城市人口超前,贫民窟化严重。巴西、委内瑞拉、南非这些资源国也类似,资源出口占GDP大头,跨国公司定价,本土工业衰落。荷兰病来了,资金流出实体,失业加剧。
拿中国比,世纪之交西方经济危机,装备制造业大量进中国,加上基本建设拉动,本土和海外结合,产业资本高涨。这模式印度复制不了。中国国家干预强,逆周期调控,集中力量办大事。印度精英领导独立,保留殖民经济基础,移植西方政治,成本高,治理弱。私企和政府靠交易空间,农村偏远无人问津,自然经济停滞。基层种姓替代政府,低成本管事儿,但效率低。
![]()
新兴七国里,中国是唯一完成工业化,还掌控金融资本的经济体。没金融自由化,只让外资进实体,用本币对冲推进信用扩张。土耳其、印尼这些,贸易逆差、外债转财政赤字、通胀,社会动荡。土耳其青年失业17%,经济增长不就业导向。新奥斯曼主义点民族火,转移视线。印尼煤炭石油橡胶,价格随金融流动性波动,非供求决定。资源圈占,物流结算跨国完成,本地只剩第一产业收益,没存款基础。失业10%,70%非正规雇佣,双赤字高通胀汇率乱。
巴西工业化早,但进口替代战略卡在财富不均,本土消费弱。政府放货币补贴中产,繁荣靠外资泡沫。90年代开放,资本涌入寻租资源公共服务。投资只占GDP19%,基础设施2%,教育年期7年。卢拉时代石油公司征30%利益,和中国印度合作,美国换代理人特梅尔,去国家化,拍卖油气电力港口。委内瑞拉查韦斯坚持国家资源主权,收益改善民生,但农业大种植园排斥农民,城市89%,贫民窟化,工业链缺,粮食调控弱。国民经济基础不多元。美国分拉美两派,一派国家控制资源,一派新自由主义护跨国庄园资本。
南非失业25%,青年50%,土地改革拖沓。白人30%耕地许诺转黑人,但优质地少,90%分配地无生产力。1500多农场主被杀,低烈度游击战。黑人政权维护跨国资源权,分享少,福利承诺难兑。殖民主义遗祸,门罗主义搅局。
这些新兴国冲击大,全球危机打回原形,倒退殖民模式,出卖资源维持,贸易赤字债务增,暴力冲突烈。国际货币金融权在核心国手,中等收入陷阱是依附陷阱。核心国金融霸权法西斯化,负债还转嫁成本,硬软巧实力推冲突战争。软实力意识形态教育文化,巧实力策动政治宗教民族地缘。美国能源独立,低成本退出中东,焦土政策ISIS推翻卡扎菲,叙利亚内战,难民波及欧洲,防中东成欧洲势力,避免石油欧元。
美国战略收缩,重返印太围堵中国,支持乌克兰极右,拖欧洲,打压欧元,破坏欧俄盟。2011年前全球三分,中日韩货币同盟亚洲,欧洲联俄,不利美国单极,故打压中国削欧洲。去国家化削经济货币政治主权。边缘国金融危机递进社会动乱政权颠覆分裂。
![]()
中国对美低价出口,抑通胀,美元回流金融深化,中美耦合。美国赚利润,中国储备回美债。危机国家调控,集中办大事,是比较优势,也被西方软实力攻击。中国八次危机软着陆,乡土社会基础,超稳金字塔,60-70%有地农民。剥地激进政策让农民成产业工,是进步还是退步?
印度两个矛盾:二元对立正规非规范,资源不足支撑人口,外部输入逆差负债赤字,工业化目标阻。非正规保护淡化波动,但制度壁垒大。精英西方背景,保留殖民基础,移植政治,成本高适应弱。交易空间,农村停滞,种姓基层管。表面民主法治,西方判5%精英。
全球化成本转嫁三阶段:二战前侵略殖民掠夺,二战后产业转移廉价劳资资源转环境社会矛盾,1971美元脱钩金融转型,货币供应输出流动性散危机。中国二元结构承载软着陆,边缘国城市化高危机重。亚洲原住民城乡非正规高,稳定。
温铁军这些分析,基于长期调研和比较研究。印度经济增长有,但结构性问题多,西方宣传放大表面,忽略深层制约。中国路径靠国家调控和农村支撑,印度多元社会和殖民遗留,整合难。人口移民优势在,但经济第一条件不具备。贸易外债赤字堆积,金融产业双缺位。事实摆这儿,别被数字忽悠,得多看底层数据和历史脉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