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什米尔又传来枪声,南亚态势变得紧张起来,巴基斯坦的农田、城市以及生活依靠几乎全依托于印度河之上,可是这条大河的起源与上游却不在其自身把控范围之内,新德里声称“暂停条约”,数亿人的口粮和生活来源立刻就悬在闸门之上,此为印度河政治的冷酷现况。
![]()
印度不是头一回动这样的心思,上世纪七十年代恒河上游那波操作,让孟加拉国吃了大苦头,旱季拦水,弄得整个三角洲干巴巴的;雨季突然开闸放水,大片肥田被淹,百姓不是饿死就是没了房子没地方住,河流成了坑害邻国的东西,现在巴基斯坦不禁犯起嘀咕,自己会不会重蹈孟加拉国的覆辙。
![]()
更让人难过的是巴基斯坦没得选择,两亿四千万人口全分布在印度河平原,百分之八十的耕地全得靠这条大河来灌溉。依照联合国的数据他们人均可用水量早就跌破一千立方米,已然成了非常缺水的国家。
也就是说,即便印度将水量卡住几个百分点,也足以令整个国家陷入危机,难怪世界银行直言:“对巴基斯坦来说,水资源问题是生存问题,而不是发展问题。”
为什么局势会这么被动?地理就是最大的答案。印度河的全部水量都来自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的雪山融水,上游的控制权决定了下游的生死。而在分治之后,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形容印巴冲突:“水比领土更关键”,说的正是这个结构性矛盾。今天看来,一点不假。
![]()
如果说印度的“断水”让巴基斯坦感受到压迫,这样对比一下非洲的尼罗河争端,更能看清这种普遍的困境。
埃塞俄比亚兴建“复兴大坝”,让下游的埃及几乎气急败坏。原因一样,河流就是命脉,上游说了算,下游只能焦虑。不同之处在于,尼罗河两岸至今仍在进行谈判,而印巴之间基本依靠1960年的《印度河水资源条约》来维系,若将其撕毁,后果会很严重。
![]()
而将眼光转向中国所在的青藏高原,局势却完全不同。有个地方被叫做“亚洲水塔”,它滋养着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湄公河、怒江、额尔齐斯河等好些条河流,影响着半个亚洲的水系分布,不过我们从未将水源当作武器,始终稳定地共同享用着。
![]()
湄公河是个典型实例,它的上游处于中国境内,中国向湄公河委员会分享水文数据,并且同老挝、柬埔寨、越南这类下游国家构建协调机制。
此情形与恒河、印度河上游的胁迫模式,呈现出显著的反差,这类差别,不只是外交风格,还源于战略观念,要是印度处在青藏高原之上,当今的南亚格局将会更加凶险,试想雅鲁藏布江、澜沧江、红河、怒江,若成为“水闸游戏”的器具,整个东南亚都会不得消停,万幸水塔在咱们脚下,青藏高原不单单是地理上的制高点,更是地缘上的筹码。
![]()
河道不单单是大自然赋予的馈赠,它还左右着人口的栖居之所、文明的趋向,当下的巴基斯坦恰似古代埃及一样,被困于唯一的水系之内,受上游的牵制,与之相较,中国对待资源的态度,向周边国家传达出一种明确性,水要是被当作兵器运用,可毁了一个国家;若妥善对待它,却能哺育整个地域。
未来的亚洲,还会不断面对“水与权力”的拉锯。但至少在青藏高原这个源头上,我们知道什么叫稳健,什么叫责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