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联合国大会上,有位总统的发言让美西方媒体集体“上头”——不是俄乌冲突,也不是巴以问题,而是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谈到中国时的几句话。按理说,一个中亚国家的表态,怎么会让远在大西洋彼岸的西方国家如此紧张?这事儿还得从他那句“区域性合作机制别搞地缘对抗”说起。
![]()
一、联合国讲台上的“平衡术”:不捧不踩,却让西方急了
9月25日,托卡耶夫在联大一般性辩论发言时,提到中国的部分堪称教科书级外交示范。他没像西方期待的那样跟着喊“价值观口号”,也没像有些国家那样把话说得太满,而是不紧不慢地强调:“各国得尊重主权平等,区域性合作机制别变成地缘对抗的工具。”
这话听着中立,实际上相当于给美西方递了个“软钉子”。要知道,欧盟宣布要把对华“去风险”政策推广到中亚,美国也在撺掇“C5+1”机制(中亚五国+美国),想把中亚变成围堵中国的“前哨站”。托卡耶夫这句“别搞对抗”,等于明着说:“你们的小算盘,我们不掺和。”
更有意思的是台湾问题。他重申“一个中国”,但没直接提“支持中国”,而是放在“维护国际法”的框架里说——意思很清楚:我们不是看谁面子,是按规矩办事。这种“基于原则而非关系”的表态,既不得罪中国,又避免了“被西方贴标签”,堪称小国在大国博弈中的生存智慧。
![]()
二、经济优先+拒绝站队:哈萨克斯坦的“务实算盘”
托卡耶夫敢这么说话,背后是实打实的利益支撑。西方总说“中国威胁”,但哈萨克斯坦用数据打了他们的脸:2024年哈中贸易额达到438亿美元的历史新高,中国还是哈萨克斯坦最大贸易伙伴。你说“去风险”?人家和中国签了“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协议,等于把话说死:“经济合作这事儿,谁也别想拦。”
最绝的是,据说哈总统府还直接否了好几个部委提交的“亲西方修正案”。有消息说,有些部门想跟着西方喊几句“供应链安全”,结果被总统府怼回去:“别瞎折腾,国家利益第一位。”这种“内部去杂音”的操作,可见托卡耶夫的态度多坚决——说白了,西方给的“画饼”再香,也不如中国带来的真金白银实在。
就拿“一带一路”来说,中哈合作的项目都是“硬核”:原油管道累计输油超1.5亿吨,天然气管道年输气量550亿立方米,中欧班列过哈货运量今年前8个月涨了32%。这些项目不是空话,是实实在在的就业、税收和基础设施。西方喊破嗓子的“脱钩”,在哈萨克斯坦这儿成了“越钩越紧”。
托卡耶夫在发言里明着说“反对国际关系意识形态化”,这话戳中了西方的软肋——他们总想用“民主vs专制”那套划分阵营,但对哈萨克斯坦来说,能带来发展的才是“好伙伴”。你让他选边站?不好意思,“饭碗比口号重要”。
![]()
三、西方“过度反应”背后:对中亚的三重误判
美西方对托卡耶夫发言的“高度关注”,说白了是自己慌了。他们一直把中亚当成“地缘棋盘”,却没搞懂三个基本事实:
第一,中亚不是“谁的后花园”。 过去西方总觉得中亚是“中俄势力范围”,想当然地认为“只要施压就能让他们听话”。但托卡耶夫这次直接挑明:“哈萨克斯坦的外交政策,只看本国利益。” 中亚国家独立30多年了,早就不是谁能随便指挥的“小弟”。
第二,“中国方案”的吸引力,西方学不来。 西方给中亚画的饼是“民主援助”,但中国给的是真金白银的合作。就拿中哈来说,从原油管道到中欧班列,从光伏电站到边境口岸,每个项目都看得见摸得着。
第三,“价值观外交”在发展需求面前,不好使了。 中亚国家现在最关心的是怎么脱贫、怎么发展经济、怎么改善民生。西方天天喊“人权民主”,却连最基本的投资都舍不得。这种“光说不练”,谁会买账?
四、中哈关系的“压舱石”:能源和走廊,谁也离不开谁
为啥哈萨克斯坦敢对西方说“不”?底气来自实打实的利益捆绑。
先说能源。中国是哈萨克斯坦最大的原油出口市场,中哈原油管道每年给中国输送4000多万吨原油,占中国进口量的7%。对哈萨克斯坦来说,中国稳定的需求和预付款,是他们财政的“定心丸”。之前西方制裁俄罗斯时,里海能源格局乱成一团,但中哈能源交易该咋转还咋转——毕竟,断了合作,中国缺油,哈国缺钱,谁也耗不起。
![]()
再说过境走廊。“一带一路”的“中间走廊”,哈萨克斯坦是必经之路。今年1-8月,中欧班列过哈货运量同比增长32%,光是运费就让哈国赚了不少。更重要的是,这条走廊让哈萨克斯坦从“内陆国”变成了“欧亚物流枢纽”——以前货物出海得绕道俄罗斯或伊朗,现在直接从中国走,时间省一半,成本降三成。这种“枢纽红利”,哈萨克斯坦能放手吗?
结语:暴风雨中“围成圈”的骆驼,比各自逃散更聪明
托卡耶夫在发言结尾引用了一句哈萨克谚语:“暴风雨来临时,聪明的骆驼会围成圈,而不是各自逃散。” 这话其实道破了小国的生存哲学:在大国博弈的“暴风雨”里,选边站等于把自己绑在别人的战车上,只有坚持独立、务实合作,才能活下去,活得好。
![]()
美西方对这次发言的“过度反应”,恰恰暴露了他们的焦虑:当“价值观外交”遇上“发展需求”,当“阵营对抗”遇上“利益捆绑”,他们那套老办法,越来越不好使了。而哈萨克斯坦的选择,或许也预示着未来国际秩序的新趋势:与其跟着别人喊口号,不如踏踏实实搞合作——毕竟,发展才是硬道理,务实才能走得远。
说到底,托卡耶夫的发言之所以引发关注,不是因为他说了多狠的话,而是因为他说出了很多中小国家想说却不敢说的心声:我们不想选边站,我们只想好好过日子。这种“不折腾、求发展”的态度,或许才是未来世界的主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