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中国商务部的一纸公告震动国际社会——美国军工巨头洛克希德·马丁与雷神公司被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并面临高达15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90亿元)的巨额罚款。这场制裁的导火索,是两家公司屡次触碰中国红线,向中国台湾地区兜售价值72.33亿美元的武器装备。然而,罚单开出后,两家企业依仗美国政府撑腰,至今分文未缴。这场中美博弈的幕后,中国手中究竟握有哪些“王牌”?
![]()
第一张牌:切断供应链命门
洛克希德·马丁和雷神公司虽已逐步退出中国市场,但其全球业务仍高度依赖中国供应链。F-35战机的涡轮发动机磁铁、导弹导航系统的精密零件,甚至雷神雷达的核心组件,均需从中国进口。更致命的是,美国军工赖以生存的稀土资源——尤其是制造隐身涂层和永磁电机的重稀土,80%以上由中国掌控。一旦中国全面断供,五角大楼评估称,F-35生产线可能在三个月内陷入瘫痪,战斧导弹成本将暴涨十倍。
第二张牌:冻结在华资产与业务围剿
![]()
中国制裁措施远不止罚款。根据《反外国制裁法》,两家公司及其子公司被禁止在华开展进出口、投资等高利润业务。例如,洛克希德·马丁旗下西科斯基飞机公司在上海的合资企业遭冻结,其在华销售的民航空管系统也被逐出市场。更狠的是“长臂管辖”——中国法院可冻结两家企业在第三国的资产,甚至追索其海外合作项目的资金流。这意味着,即便它们放弃中国市场,也无法逃脱全球业务链的连锁震荡。
第三张牌:技术反制与市场替代
![]()
美国军工巨头曾凭借技术垄断横行无忌,但中国近年已悄然筑起“反壁垒”。以稀土提炼为例,中国掌握全球90%的稀土精炼技术,专利数量超过其他国家总和。美国虽试图在越南、马来西亚建立替代供应链,但成本高出三倍且质量不稳定。与此同时,中国军工企业加速国产替代:成飞集团的歼-20订单排至2028年,中国电科的雷达芯片自给率从30%飙升至85%。此消彼长之下,洛马市值蒸发2200亿美元,而中国航天科技板块吸引全球资本涌入。
博弈背后的战略深意
![]()
这场制裁战看似针对企业,实则是中美规则之争的缩影。中国通过《不可靠实体清单》制度,将反制行动法治化、常态化,打破美国“单边制裁霸权”。而美国军工复合体已陷入两难:若服从制裁,将开“对华低头”的先例;若硬扛到底,则需承受供应链断裂的代价。正如外媒所言:“过去是美国卡别人脖子,如今中国用他们熟悉的规则反击。”
历史总是惊人相似——70年前,朝鲜战场上的中国用武力让美国学会尊重;70年后,贸易战场上的中国用法律与技术让美国不得不谈判。这场千亿罚款的较量,或许才刚刚拉开序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