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巨变:个人账户将全面叫停?余额怎么办?答案来了,速看正确理解
前几天刷朋友圈,突然看到有人发“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要全面叫停了,赶紧把余额花光!”,吓得我赶紧打开“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查余额,结果发现不少群里都在传这个消息,还有人说“以后买药只能自付,医保不管了”。其实这段时间,不少朋友都在问我这事儿,毕竟医保关系到每个人的看病买药,一点风吹草动都让人慌。但大家别被谣言带偏了——国家从来没说过要“全面叫停”医保个人账户,真正在推进的是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改革,而且截至2024年底,全国31个省(区、市)都已经落地了这项政策。
![]()
先拆谣言!“个人账户全面叫停”是误读,只是调整了“钱怎么分”
首先必须明确一点: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没有被取消,更不会“全面叫停”,网上说的“余额清零”纯属瞎传。咱们得先搞懂个人账户里的钱是怎么来的——改革前,职工医保缴费分两部分:个人缴的2%全部进个人账户,单位缴的8%里,会按年龄比例划一部分进个人账户(比如35岁以下划1%,50岁以上划2%),剩下的进统筹基金。
改革后变了啥?简单说就是“单位缴的钱不再划进个人账户”:个人缴的2%还是全部进账户,但单位缴的8%会全额划入统筹基金,不再按比例分给个人账户。这就导致很多人发现,每月进个人账户的钱比以前少了,但绝对不是“账户没了”。国家医保局2024年的数据显示,改革后全国职工医保个人账户人均每月划入金额从156元降到了98元,但与此同时,门诊报销的人次却同比增加了47%——钱没进个人账户,是去统筹基金里帮大家报销门诊费用了。
另外要区分“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居民医保(比如每年交380元的那种)本来就没有个人账户,这次改革跟它没关系,大家别混为一谈。
余额别慌!能买药能付门诊费,还能给家人用
很多人最关心的:以前个人账户里攒的钱,会不会没用了?答案是完全能用,而且用途更宽了。
第一,余额不会清零,以前攒的钱还在账户里,平时去药店买感冒药、降压药,或者去医院看门诊时付自付部分,都能直接刷个人账户,跟以前一样。国家医保局明确说了,个人账户余额属于参保人个人所有,就算以后换工作、跨省参保,余额也能跟着转移,绝对不会“充公”。
第二,用途多了个“家庭共济”——简单说就是你的个人账户余额,能给配偶、父母、子女用了。截至2025年初,全国31个省都开通了这项功能,比如你爸妈去药店买药,刷他们的医保卡时,要是余额不够,就能直接用你的个人账户余额补;孩子去医院看门诊,自付部分也能从你的账户里扣。不过要注意,只能给直系亲属用,而且不能提现,也不能给朋友用,这点别搞错。
举个真实例子:北京的王阿姨个人账户里有2000多块,以前只能自己用,现在孙子感冒去医院,门诊花了500元,自付部分300元,直接用王阿姨的个人账户余额付了,不用再掏现金,特别方便。
改革不是“缩水”,门诊报销才是真福利
可能有人会说:“每月进账户的钱少了,就算能报销门诊,到底值不值?”其实对大多数人来说,门诊报销的好处远大于账户划入金额的减少。
以前职工医保最大的问题是:门诊看病花再多钱,只要没到住院起付线,都得自己掏腰包;改革后,普通门诊费用也能报销了。国家规定,门诊报销起付线一般在500-1000元,报销比例从50%起步,退休人员能到60%,而且一年最多能报几千到几万块(比如北京每年最高报4万元,上海是5万元)。
2024年国家医保局公布的数据很直观:全国职工医保门诊报销金额达到1286亿元,有1.2亿人次享受到了门诊报销,平均每人次报销380元。比如有人得了高血压,每月去医院拿药要花200元,改革前全自付,一年花2400元;改革后,去掉500元起付线,剩下的1900元按50%报销,自己只花950元,一年省了1450元,这比每月少进几十块个人账户划算多了。
而且对于大病患者来说,好处更大。比如有人得了糖尿病,需要长期门诊治疗,一年花1.5万元,改革后报销70%,自己只花4500元,大大减轻了负担。以前这种情况只能“硬扛”,现在有了医保托底,不用再担心门诊费太贵不敢看病了。
最后再提醒大家:以后再看到“医保个人账户叫停”“余额清零”的消息,别轻信,直接去“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或者当地医保局官网查政策,这才是最靠谱的。这次改革本质是“把钱从个人账户的‘小池子’,放进统筹基金的‘大池子’”,让更多人能享受到门诊报销,尤其是老人、慢性病患者,其实是更公平、更实用的政策。要是你还不清楚自己当地的门诊报销比例,也可以直接打12393医保服务热线问,比瞎传谣言管用多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