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张志强,你被辞退了!"三年前,黄海波指着鼻子羞辱他的画面还历历在目。
三年后的今天,同样是在办公室,同样是这两个人,但一切都变了。
"张...张总?"衣衫褴褛的黄海波瞪大眼睛,不敢相信坐在老板椅上的人竟然是当年被他踩在脚下的"废物"。
张志强微笑着转过椅子,看着眼前这个曾经不可一世、如今却破产求援的男人。
中彩票5000万的那一刻还恍如昨日,而现在,报复的机会就摆在眼前。
![]()
01
三年前的春天,张志强还是华晨广告公司策划部的一名普通员工。
那时的他,对未来充满憧憬,对这份工作倾注了全部的热情。
办公室里的空调呼呼作响,张志强盯着电脑屏幕已经连续工作了三个通宵。
他的眼睛布满血丝,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着最后几个字符。
桌上的咖啡早已凉透,烟灰缸里堆满了烟蒂。
"终于完成了。"张志强长舒一口气,保存了文件。
这是一份详尽的短视频营销转型策划案,足足六十八页,包含了市场分析、竞品研究、执行方案、预算分配等方方面面。
他敏锐地察觉到,短视频正在成为新的风口,传统的广告公司如果不转型,很快就会被时代抛弃。
![]()
"老张,你又熬夜了?"同事李明走过来,看到张志强憔悴的样子,有些心疼。
"没事,为了这个方案,值得。"张志强整理着桌上的资料,"我有预感,这个方案能改变我们公司的命运。"
上午九点,张志强敲响了总经理黄海波办公室的门。
黄海波坐在宽大的真皮椅子上,正在抽着价值不菲的雪茄。
他四十多岁,大腹便便,一副成功人士的派头。
"黄总,我写了一份转型策划案,希望您能看看。"张志强小心翼翼地将厚厚的策划案放在黄海波的桌上。
黄海波连头都没抬,继续摆弄着手里的紫砂壶:"又是什么异想天开的主意?张志强,我告诉你,做广告这么多年,什么风口没见过?什么概念没听过?你们这些年轻人,总是想着一夜暴富,一步登天。"
"黄总,短视频真的是趋势,您看看这些数据……"张志强试图解释。
"数据?"黄海波终于抬起头,眼神中带着不屑,"小张啊,你知道我这个公司是怎么做起来的吗?是靠踏踏实实做项目,一分钱一分钱赚回来的。不是靠你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
张志强心中一沉,但还是坚持道:"黄总,时代在变化,如果我们不跟上……"
![]()
"够了!"黄海波猛地站起来,拿起桌上的策划案。
张志强以为他要翻看,心中闪过一丝希望。
结果,黄海波当着张志强的面,将这份倾注了他三个日夜心血的策划案,一页页撕碎,扔进了垃圾桶。
"黄总……"张志强的声音有些颤抖。
"小张,我给你个忠告。"黄海波重新坐下,点燃一支烟,"公司养着你们,是让你们干活的,不是让你们异想天开的。把心思放在眼前的工作上,别整天想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
张志强站在办公室里,看着垃圾桶里支离破碎的纸片,那些数据、图表、分析,都变成了废纸。
他感到一阵眩晕,三天的不眠不休,换来的竟是这样的结果。
"还有事吗?没事就出去吧,我还有重要的会议要开。"黄海波已经开始整理桌上的文件,完全不在意张志强的感受。
张志强默默退出了办公室,关门的那一刻,他听见黄海波在里面打电话的声音:"对,就是那个张志强,整天想些有的没的,年轻人就是不踏实……"
三个月后,公司的季度总结会议在大会议室举行。
所有部门的主管和员工都聚集在一起,黄海波站在台前,脸色阴沉。
"这个季度,我们的业绩下滑了百分之二十。"黄海波的声音在会议室里回荡,"有些项目的执行出现了严重问题,导致客户不满,甚至要求退款。"
张志强坐在角落里,心里清楚这次会议的真正目的。
上个月,公司承接的一个大型活动策划项目确实出了问题,但问题的根源是黄海波的决策失误。
他坚持使用过时的营销手段,拒绝了客户提出的数字化推广建议,最终导致活动效果不佳。
"张志强。"黄海波突然点了张志强的名字,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作为这个项目的具体执行人,你来说说,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张志强慢慢站起身:"黄总,关于这个项目,我当时就提出过建议,认为应该……"
"我问的是为什么出问题,不是问你的建议!"黄海波打断了他的话,声音提高了几分。
"项目失败了,就是执行不力!就是你们这些执行人员的问题!"
02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所有人都低着头,不敢出声。
张志强感受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目光,有同情的,有幸灾乐祸的,还有畏惧的。
"张志强,我告诉你,你的能力,根本配不上你的野心!"黄海波指着张志强的鼻子,一字一句地说道,"给我老老实实地待着,别整天想着那些不切实际的东西!"
这句话如同一记重锤,敲在张志强的心上。
他感到脸上火辣辣的,不是因为愤怒,而是因为屈辱。
周围同事们的窃窃私语声传入他的耳中,像针扎一样痛。
"是,黄总。"张志强咬着牙说道,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
会议结束后,张志强独自坐在自己的工位上,盯着电脑屏幕发呆。
李明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老张,别想太多,黄总就是这样,找个出气筒而已。"
"找个出气筒?"张志强苦笑道,"明明是他的决策问题,最后却要我来背锅。这样的公司,这样的老板,还有什么意思?"
"话不能这样说,毕竟工作不好找,工资还不错……"李明试图安慰他。
![]()
张志强没有说话,他想起了家里刚出生三个月的女儿小雨。
妻子刘晓还在产假期间,家里的经济压力很大。
房贷、车贷、孩子的开销,每一样都需要钱。
他不能意气用事,至少现在不能。
两个月后的一个深夜,张志强接到了妻子刘晓打来的电话。
"志强,小雨发高烧了,我已经送她去医院了。"刘晓的声音里带着哭腔,"医生说是肺炎,需要住院观察。"
张志强放下手中的工作,立刻赶到了医院。
看着躺在病床上的小女儿,她小小的身体上插着各种管子,张志强的心如刀割一般。
"医生说至少要住院一周,需要有人24小时陪护。"刘晓握着张志强的手,"你能请几天假吗?"
第二天一早,张志强来到黄海波的办公室。
黄海波正在和几个客户通电话,看到张志强进来,挥手示意他等一下。
十分钟后,黄海波才结束通话。
"黄总,我女儿生病住院了,想请几天假陪护一下。"张志强开门见山地说道。
黄海波皱起眉头:"请假?现在公司这么忙,谁家里没点事?如果人人都像你这样,公司还开不开了?"
"黄总,孩子才三个月,肺炎很严重……"张志强试图解释。
"肺炎又不是什么绝症,医院有护士,有必要你亲自去吗?"黄海波不耐烦地摆摆手,"再说了,你老婆不是在家吗?让她去照顾就行了。"
"我老婆一个人照顾不过来,而且……"
"没有而且!"黄海波站起身来,"张志强,我已经给你很多机会了。上次项目的事情,我没有追究你的责任,已经很宽容了。现在又要请假,你觉得合适吗?"
张志强看着黄海波,心中的愤怒如火山即将喷发。
但他想到了躺在病床上的女儿,只能强忍着怒火:"那我就请一天假,陪我女儿做检查,可以吗?"
"一天也不行。"黄海波断然拒绝,"明天有个重要的客户要来,你必须在公司。家庭和工作,你自己选择。"
张志强沉默了很久,最后点了点头:"我知道了,黄总。"
走出办公室的那一刻,张志强的心彻底死了。
他想起了三年前刚进公司时的豪情壮志,想起了那些被撕碎的策划案,想起了被当众羞辱的屈辱。
当天晚上,张志强在医院陪了女儿一夜。
看着小雨安静地睡着,他在心里默默做了一个决定。
第二天上午,张志强没有去公司参加那个所谓的重要客户会议。
他坐在医院的走廊里,手机里是黄海波愤怒的语音消息。
![]()
"张志强,你什么意思?客户在等着,你人呢?你还想不想干了?"
张志强关掉手机,从包里拿出一张早已准备好的辞职信。
这封信他写了很久,改了很多遍,最终只留下了简单的几句话:"黄总:由于个人原因,我决定辞职。感谢公司这三年来的培养。此致敬礼。张志强。"
中午,张志强来到公司,办公室里的同事们都在忙碌着。
李明看到他,有些惊讶:"老张,你怎么现在才来?黄总已经发火了。"
"我来交辞职信。"张志强平静地说道。
李明愣住了:"辞职?你疯了吗?现在找工作多难,而且你女儿还在住院……"
"正因为女儿住院,我才更清楚什么是最重要的。"张志强走向黄海波的办公室。
03
黄海波正在办公室里大发雷霆,看到张志强进来,立刻站起身:"张志强,你还有脸来?客户等了你一上午,我怎么跟人家交代?"
"黄总,这是我的辞职信。"张志强将信放在黄海波的桌上。
黄海波愣了一下,拿起信看了看,脸上露出不屑的笑容:"辞职?你以为你是谁?公司离了你就转不了了?"
"公司当然能转,只是我不想再待下去了。"张志强的声音很平静。
"行!既然你要走,那就走!"黄海波拿起笔,在辞职信上刷刷地签了字,"我告诉你,张志强,像你这样的人,出了这个门,什么都不是!"
张志强没有说话,接过辞职信,转身离开了办公室。
他没有收拾桌上的东西,那些笔记本、文件夹,还有那台陪伴了他三年的电脑,统统留在了那里。
走出公司大门的时候,张志强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
虽然前路未卜,虽然压力巨大,但至少他不用再看黄海波那张令人作呕的嘴脸。
晚上,张志强在医院陪着女儿,刘晓坐在床边,脸上满是担忧:"志强,你真的辞职了?接下来怎么办?"
"我想自己创业。"张志强握着妻子的手,"我有想法,有能力,为什么不能试试?"
"可是创业需要启动资金,我们哪有那么多钱?"刘晓的担忧是现实的。
张志强正要回答,无意中摸到了钱包里那张已经放了一个星期的彩票。这是上周路过彩票站时随手买的,他几乎都忘了这回事。
正在这时,张志强的手机响了,是彩票中心打来的电话。
"您好,请问是张志强先生吗?恭喜您中得今天双色球一等奖,奖金5000万元……"
张志强愣住了,以为自己听错了。
电话那头的工作人员耐心地重复了一遍,并告诉他领奖的具体流程。
挂断电话后,张志强和刘晓面面相觑,半天说不出话来。
"5000万?"刘晓不敢置信地问道。
张志强拿出那张彩票,仔细核对了号码,确认无疑。
他们中奖了,而且是在辞职的当天。
"这是老天爷的安排。"张志强抱着妻子,眼中闪着泪光。
"晓晓,我们可以好好创业了。"
一周后,张志强完成了所有的领奖手续。
![]()
扣除税款后,他到手的奖金超过4000万元。
这笔巨款给了他创业的底气,也让他有了报复黄海波的机会。
但张志强没有选择直接的报复,他有更大的格局。
"晓晓,我要注册一家公司,就做当年被黄海波扔进垃圾桶的那个项目。"张志强坐在家里的沙发上,怀里抱着逐渐康复的女儿小雨。
"短视频营销?"刘晓对丈夫的想法并不意外,"你真的觉得这个方向对吗?"
"不是觉得,是确信。"张志强的眼神坚定,"这两年,短视频平台的用户增长速度惊人,传统广告公司如果不转型,迟早会被淘汰。"
张志强用200万元注册了"青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租下了市中心的一套办公室。
公司初期只有他和刘晓两个人,刘晓负责财务和行政,张志强负责业务和创意。
创业初期的艰难超出了张志强的想象。
虽然有资金作为后盾,但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足,绝非易事。
第一个月,张志强跑遍了本市所有的中小企业,推销自己的短视频营销方案。
大多数老板都对这个新兴的营销方式持怀疑态度,认为这是年轻人的游戏,不适合严肃的商业推广。
"张总,您说的这个短视频,真的有用吗?我们做生意这么多年,还是觉得传统广告更靠谱。"一位餐饮老板这样对张志强说道。
"刘老板,您可以先试试,我们可以先做一个月的推广,如果没有效果,分文不取。"张志强拿出了自己的诚意。
正是这种"先试用后付费"的模式,让张志强获得了第一批客户。
他为一家火锅店制作的短视频在三天内获得了50万的播放量,直接带来了排队就餐的火爆场面。
消息传开后,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关注青云传媒。
张志强趁热打铁,迅速扩大团队规模。
他从各大广告公司挖来了有经验的策划师和执行人员,其中不少都是华晨广告的前同事。
"老张,你这公司发展得太快了!"李明是第一个跳槽到青云传媒的华晨前员工,"才半年时间,客户就排队等着签约。"
"这只是开始。"张志强站在公司的落地窗前,俯瞰着脚下的城市。
"短视频营销的黄金时代才刚刚到来。"
04
一年后,青云传媒已经成为本市最知名的短视频营销公司。
张志强不满足于本地市场,开始向全国扩张。
他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设立了分公司,团队规模扩大到200多人。
公司的成功引起了投资机构的关注。
经纬创投的合伙人王总亲自飞来考察,对青云传媒的模式赞不绝口。
"张总,你们这个模式很有前瞻性。"王总在会议室里对张志强说道,"我们愿意投资5000万,占股20%。"
![]()
"王总,感谢您的认可。"张志强礼貌地回应,"但是我暂时不考虑出让股份,公司的发展资金比较充足。"
王总有些意外,很少有创业者会拒绝知名机构的投资:"张总,您确定吗?有了我们的背书,对公司的发展会更有帮助。"
"我明白您的意思,但青云传媒有自己的发展节奏。"张志强的态度很坚决。
王总最终没有说服张志强,但临走时留下了一句话:"张总,我看好您和青云传媒的未来。如果有一天您需要资本的力量,随时联系我们。"
与此同时,华晨广告公司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
黄海波固执地坚持传统的广告模式,对短视频营销不屑一顾。
"什么短视频,就是小孩子玩的东西。"黄海波在公司会议上这样说道,"我们做了这么多年传统广告,客户都很认可,没必要跟风。"
但是现实很快就给了黄海波狠狠的一记耳光。
越来越多的客户开始要求数字化营销服务,华晨广告因为没有这方面的能力,陆续失去了几个大客户。
"黄总,现在很多同行都在做短视频营销,我们是不是也应该考虑一下?"副总经理林建小心翼翼地建议。
"考虑什么?那些都是虚头巴脑的东西!"黄海波的脾气越来越暴躁,"我们华晨广告靠的是实力,不是那些花哨的把戏!"
公司内部有能力的员工纷纷跳槽,其中不少都去了青云传媒。
黄海波愤怒地发现,自己苦心经营的公司正在被一家新成立的小公司挖空。
"这个青云传媒到底是什么来头?"黄海波问秘书小李。
"听说老板是个年轻人,做短视频营销很厉害,好多大公司都找他们合作。"小李回答道。
黄海波冷哼一声:"年轻人就是浮躁,这种公司能撑多久?等过了这阵风头,自然就倒闭了。"
第二年,青云传媒的业绩突飞猛进,年营收突破了2亿元。
张志强被行业媒体评为"年度最具影响力的营销人",公司也获得了"最佳短视频营销机构"的称号。
更让张志强欣慰的是,女儿小雨已经完全康复,活泼可爱,经常在公司里跑来跑去。
员工们都很喜欢这个小天使,办公室里经常传出她的笑声。
"爸爸,你的公司好大啊!"小雨趴在张志强的办公桌上,用稚嫩的声音说道。
"等你长大了,公司会更大的。"张志强抱起女儿,心中充满了自豪。
这一年,华晨广告的情况更加恶化。
由于无法适应市场变化,公司的营收下降了50%,不得不搬到更小的办公室,裁掉了一半的员工。
黄海波开始后悔当初没有重视短视频营销,但为时已晚。
他试图临时组建数字营销团队,但缺乏经验和人才,制作出来的内容质量很差,客户很不满意。
"黄总,我们必须做出改变了。"林建在董事会上说道,"再这样下去,公司真的要破产了。"
"改变?怎么改变?"黄海波的头发已经白了不少,整个人看起来苍老了很多。
"现在市场上的人才都被那些新公司挖走了,我们拿什么跟人家竞争?"
"我听说青云传媒的老板很年轻,要不我们联系一下,看看能不能合作?"有董事建议道。
"合作?"黄海波的自尊心不允许他向一家新公司低头,"我们华晨广告有十五年的历史,怎么能跟一个毛头小子合作?"
但是现实很快就击碎了黄海波的自尊。
第三年,华晨广告的债务危机全面爆发,供应商纷纷上门讨债,银行也开始催收贷款。
"黄总,我们必须找到新的投资者,否则公司真的要倒闭了。"财务总监拿着一堆账单,脸色苍白。
黄海波看着这些数字,终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他开始四处奔波,寻找愿意投资的公司。
05
与此同时,青云传媒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张志强决定将公司总部迁至北京,同时准备启动IPO程序。
"志强,你真的要去北京吗?"刘晓有些不舍,毕竟这里是他们的家乡。
"公司要做大,就必须去更大的平台。"张志强搂着妻子的肩膀,"而且小雨也该接受更好的教育了。"
搬到北京后,青云传媒很快就获得了几个国际大品牌的合作机会。
一些知名企业都开始与他们合作,进行中国市场的短视频营销。
"张总,您的公司在短视频营销领域已经是行业标杆了。"中国区的市场总监这样评价青云传媒。
张志强没有被赞美冲昏头脑,他清楚地知道,成功只是开始,如何持续发展才是最大的挑战。
![]()
就在这时,他接到了一个意外的电话。
"张总您好,我是华晨广告的黄海波。"电话里的声音有些紧张和局促,"想请您抽时间见个面,有个合作项目想跟您谈谈。"
张志强当然记得这个声音,三年前正是这个声音对他咆哮:"你被辞退了!"
"黄总,什么合作项目?"张志强的语气很平淡。
"电话里不太方便说,您看什么时候有空?我可以登门拜访。"黄海波的语气前所未有的谦卑。
张志强想了想:"那就明天下午三点,我在公司等您。"
挂断电话后,张志强冷笑了一声。
看来华晨广告的处境比传言中的还要糟糕,曾经高高在上的黄海波,终于要低下那颗高傲的头了。
第二天下午,黄海波如约来到了青云传媒的北京总部。
他穿着一套显然已经穿了很久的西装,领带也有些发黄,完全没有了当年那种成功人士的气势。
张志强故意让助理把黄海波安排在会议室里等了半个小时。
这半个小时里,黄海波透过磨砂玻璃门,可以看到外面忙碌的员工,现代化的办公设备,还有墙上挂着的各种奖状和荣誉证书。
"黄总,您可以进去了。"助理终于推开了会议室的门。
黄海波深吸一口气,用颤抖的手整理了一下衣领,怀着忐忑的心情走向那扇厚重的大门。
"张总您好!"
一进门,黄海波就深深地鞠了一躬,几乎要把腰弯成九十度.
"我是华晨广告的黄海波,久仰大名!这次冒昧打扰,是想跟您谈一个投资合作的项目..."
他一边说着恭维话,一边缓缓抬起头,想要看清这位传说中年轻有为的张总到底长什么样。
当他的目光落在老板椅上那个人的脸上时,整个人瞬间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