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躲”花生,反而害了孩子?一场席卷全球育儿圈的观念地震,您得知道

0
分享至

Science Partner

Bring you to the side of science


导 读

说到给小宝宝喂吃的,什么最让咱们提心吊胆?花生,绝对排得上前三号。这个小东西无论是碾成碎还是捣成酱,香是真香,但“过敏”两个字,就像个紧箍咒,让无数长辈和父母望而却步。过去几十年的“老经验”都告诉我们:这玩意儿得晚点给孩子吃!可您猜怎么着?现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NIAID)、美国儿科学会(AAP)研究成果告诉我们:过去“躲着走”的办法错了!研究证实,在婴儿期尽早、科学地添加花生辅食,竟能将过敏风险大大降低。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我们又该怎么做呢?

走,跟伙伴君来!


今日主笔 | 晶恒

● ● ●

“躲”花生,反而害了孩子?一场席卷全球育儿圈的观念地震,您得知道

新观念:“躲”出来的麻烦,得靠“迎”上去解决

这事儿得从一个奇怪的现象说起。按理说,大家现在日子好了,对孩子也越来越精细,各种容易过敏的东西都防着、躲着,可得过敏的孩子反倒一年比一年多。这就让科学家们犯了难:是不是我们哪里搞错了?

转折点来自一项代号“LEAP”的重磅研究。研究人员找来一群高风险的婴儿,把他们分成两组。一组严格回避花生,另一组则从4-11个月大就开始规律地吃花生辅食。跟踪几年后,结果震惊了所有人:那些从小就吃花生的孩子,发生过敏的风险,竟然比“躲着走”的孩子低了整整81%!


这个发现非同小可。它就像一记重锤,敲醒了所有人。原来我们一直信奉的“安全准则”,可能恰恰是把孩子推向过敏的“帮凶”。过去我们以为是在保护孩子,结果可能是在给孩子的免疫系统“帮倒忙”。

免疫系统那点事儿:不打不相识,早认早安全

为什么会这样?说白了,这和我们身体里那套复杂的免疫系统有关。您可以把婴儿的免疫系统,想象成一个刚上任、有点脸盲的“小区保安”。

在他“业务”还不熟练的黄金时期(大约4-6个月大开始),你得赶紧带着他把小区里的“老住户”都认识一遍。花生、鸡蛋这些,就是需要他认识的“常住户口”。从嘴巴里吃进去,规律地见几次面,这个“保安”就把它们记住了,哦,这是自己人,安全的,放行!这在医学上叫“口服免疫耐受”。

可要是您一直不让他见这些“住户”,等孩子大了,免疫系统这个“保安”也“成熟”了,形成了自己一套安保逻辑。这时候,花生这个“陌生人”突然出现,他就可能一下子就警惕起来,拉响警报,把人家当成“坏人”一顿猛攻——过敏就这么发生了。所以说,免疫系统也讲究个“不打不相识”,早点认识,反而天下太平。

权威指南撑腰:咱家孙辈具体该怎么做?

道理是这个道理,但真要给自家宝贝孙子吃第一口花生,心里打鼓是肯定的。别慌,权威指南早就为我们想好了既安全又有效的“操作手册”。记住以下几点,您就能成为家里最“科学”的育儿专家:

  1. 形态是铁律:整颗花生绝对不行!这点必须反复强调,有噎呛窒息的致命风险。我们应该用顺滑、无添加的花生酱,或是专门的婴儿花生粉。

  2. 方法有讲究:第一次,用筷子尖儿蘸上绿豆大小的花生酱,把它在宝宝常吃的米糊或果泥里充分搅匀、稀释。千万别直接喂一坨,要量力而行,而且太黏稠了,宝宝咽不下去。不信您自己给自己嘴里烀一个稀面团子试试!

  3. 时机要选对:找个全家人都在的白天,让宝宝尝试。吃完后两三个小时内,多留心观察,看看宝宝嘴巴周围有没有发红、身上有没有起疹子、有没有呕吐。如果一切安好,下次就可以稍微加点量了。

  4. 一个特别提醒:如果您家宝宝本身就有很严重的湿疹(这说明他可能是过敏体质),或者已经对牛奶、鸡蛋过敏了,那就算“高风险”宝宝。这种时候,就别自己在家“试验”了,务必先咨询儿科或过敏科医生,让他们给个专业方案。

晶恒说两句:做个“开明”的长辈,赢在起跑线

从“躲”到“迎”,一字之差,背后是育儿观念的巨大飞跃。这件事告诉我们,带孩子真不是光凭一腔热情和“老经验”就够的。时代在变,科学在进步,咱们长辈的“知识库”也得跟着更新换代。

我们都心疼儿孙辈,想给他们最好的。但什么才是最好?

在今天,基于科学的爱,才是更高质量的爱。当我们能把这些最新的、被验证过的科学道理,用清晰、温和的方式告诉家里的年轻人时,我们不仅是在守护孩子的健康,更是在家庭中建立了一种新的、基于知识的威信和信赖。这,或许比单纯的“带孩子”,意义更为深远。一个“开明”的长辈,不仅是家庭的定海神针,更是孩子健康起跑线上最强大的助推器。

参考文献:



本文仅作科普分享使用,欢迎小伙伴们点、收藏、关注,以备不时之需,当然更欢迎您把
介绍给周边可能需要的更多伙伴们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保卫处招聘要求硕士学历,高校回应

保卫处招聘要求硕士学历,高校回应

大象新闻
2025-11-03 20:32:02
荷兰停止向中国安世晶圆供货,德国态度180度转变,令全球吃惊

荷兰停止向中国安世晶圆供货,德国态度180度转变,令全球吃惊

张鴘喜欢软软糯糯
2025-11-03 10:56:11
朝阳40多个街道300多个社区(村)被抽中,快来看看有没有您家?

朝阳40多个街道300多个社区(村)被抽中,快来看看有没有您家?

家住朝阳
2025-11-03 18:54:10
雷军又被质疑!小米空调10年包修承诺炸屏,网友拆穿套路

雷军又被质疑!小米空调10年包修承诺炸屏,网友拆穿套路

吃瓜局
2025-11-02 15:30:18
女子出轨上司被公公现场抓到,公公答应保密,却要儿媳满足个条件

女子出轨上司被公公现场抓到,公公答应保密,却要儿媳满足个条件

林林故事揭秘
2025-01-18 11:46:56
天津市2025-2026年供热时间会提前吗?官方回复来了…

天津市2025-2026年供热时间会提前吗?官方回复来了…

天津生活通
2025-11-03 11:34:55
CCTV直播!德国冠军赛赛程出炉:张本智和夺冠难!国乒全员弃赛

CCTV直播!德国冠军赛赛程出炉:张本智和夺冠难!国乒全员弃赛

好乒乓
2025-11-03 12:25:45
曝红军村方向的俄军司令被解职!乌克兰发起局部反攻

曝红军村方向的俄军司令被解职!乌克兰发起局部反攻

项鹏飞
2025-11-03 16:12:40
有一种痛苦叫买了“横厅”,不想住也卖不出,彻底沦为不动产

有一种痛苦叫买了“横厅”,不想住也卖不出,彻底沦为不动产

室内设计师有料儿
2025-11-03 16:49:03
高盛:中国股市正迈进增长期 AH股指数至2027年底潜在回报达30%

高盛:中国股市正迈进增长期 AH股指数至2027年底潜在回报达30%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3 13:23:16
“机械飞升”将成真?Neuralink首例受试者近况曝光 马斯克暗示其将植入双脑机设备

“机械飞升”将成真?Neuralink首例受试者近况曝光 马斯克暗示其将植入双脑机设备

财联社
2025-11-01 13:34:21
不夺冠就走?外媒:斯卢茨基愿回欧洲执教,有合适报价可离开申花

不夺冠就走?外媒:斯卢茨基愿回欧洲执教,有合适报价可离开申花

国足风云
2025-11-03 11:26:14
俄罗斯最大石油港口遇袭!5艘万吨油轮起火爆炸

俄罗斯最大石油港口遇袭!5艘万吨油轮起火爆炸

项鹏飞
2025-11-03 20:38:50
41岁白百何罕见露面,她的下胯变得好大呀,脸也胖了,像个大妈

41岁白百何罕见露面,她的下胯变得好大呀,脸也胖了,像个大妈

广西阿妹香香
2025-10-29 16:09:46
5种被医生列入黑名单的牙膏,长期用或会致癌,看看你家有吗

5种被医生列入黑名单的牙膏,长期用或会致癌,看看你家有吗

二大爷观世界
2025-11-03 21:36:20
55年大授衔他猜自己中将,却被授大校,气得他一辈子不穿大校军装

55年大授衔他猜自己中将,却被授大校,气得他一辈子不穿大校军装

小豫讲故事
2025-10-30 06:00:03
零跑破7万,蔚来破4万,鸿蒙智行创新高!10月销量谁最猛?

零跑破7万,蔚来破4万,鸿蒙智行创新高!10月销量谁最猛?

电动星球News
2025-11-01 22:44:52
钱再多有什么用?从主持人到“精神病”,48岁李维嘉现状令人唏嘘

钱再多有什么用?从主持人到“精神病”,48岁李维嘉现状令人唏嘘

山河月明史
2025-09-27 10:10:56
这竟然是贾玲?变化也太大了,真的快认不出来了

这竟然是贾玲?变化也太大了,真的快认不出来了

科学发掘
2025-11-01 14:38:23
王晶,戳穿谢霆锋和王菲在一起的真实原因,他也给女人们提了个醒

王晶,戳穿谢霆锋和王菲在一起的真实原因,他也给女人们提了个醒

除夕烟火灿烂
2025-11-01 12:30:51
2025-11-03 22:23:00
科学伙伴 incentive-icons
科学伙伴
把科学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带到您身边
138文章数 3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亲子要闻

接受孩子的天性,让孩子自然发展,多看电子产品没什么问题

头条要闻

郑丽文公开表态愿意访问大陆100次:要来解决2个问题

头条要闻

郑丽文公开表态愿意访问大陆100次:要来解决2个问题

体育要闻

开拓者官宣召回杨瀚森 队记解析核心原因

娱乐要闻

男导演曝丑闻 蒋欣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财经要闻

最新省市GDP:谁在飙升,谁掉队了?

科技要闻

余承东内部信:鸿蒙下一步要实现上亿覆盖

汽车要闻

环比增长28.7% 方程豹品牌10月销量31052辆

态度原创

家居
艺术
数码
公开课
军事航空

家居要闻

岁月柔情 现代品质轻奢

艺术要闻

90后跨国夫妻,到浙江山居:花20万租20年,值了!

数码要闻

打破国外垄断 海信RGB三维控色显示技术荣膺创新大奖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美总统威胁对尼日利亚动武 尼方回应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