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是汽车不可或缺的核心部件,按应用场景划分,可分为乘用及轻卡胎(半钢子午线轮胎)、卡客车胎(全钢子午线轮胎和斜交轮胎)、非公路胎(全钢子午线轮胎及斜交轮胎)。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显示,2024年全球露台销量达到19.305亿条,同比增长2.2%,预计到2029年将增长至23.26亿条。
下面结合美国媒体《Tire Business》(轮胎商业)发布的2024年度全球轮胎75强排行榜,简单介绍一下行业竞争格局。75家企业(除部分未公开企业)总销售额约为1819.6亿美元,同比增长8%。
![]()
分地区来看,中国占据“半壁江山”,共有39家企业上榜(大陆35家,台湾4家),前二十名占据4席,2家跻身前十。不过依旧“多而不强”,总销售额占比远低于企业数量占比。
紧随其后的是印度9家,日本4家,美国、韩国、土耳其各有3家,意大利、俄罗斯、巴基斯坦、越南各有2家,阿根廷、芬兰、法国、德国、伊朗、新加坡各有1家。
今年榜单中有4张“新面孔”,分别是来自中国的跃龙橡胶(58)、兴鸿源轮胎(59),印度的Emerald 轮胎(66),巴基斯坦的黑豹Panther轮胎(75)。相应地,Carlstar轮胎(美国)、特瑞堡轮胎(瑞典)、山东中创轮胎(中国)、 Mahansaria 轮胎(印度)等四家企业遗憾落榜。
![]()
有33家企业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同比增加2家。其中,18家企业跻身“20亿美元俱乐部”,与上年持平。前十强销售额合计为1174.5亿美元,占全球总销售额的64.5%,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
排名7-10位的分别是韩国的韩泰轮胎、日本的优科豪马(横滨橡胶)、中国的中策橡胶和赛轮轮胎,销售额均实现正增长。赛轮轮胎是全球轮胎十强中增长最快的厂商,同比增长21.06%至43.63亿美元。
这家山东企业在青岛、东营、沈阳、潍坊,以及越南、柬埔寨、墨西哥、印尼设有生产基地。5月底,印尼工厂正式投产,首条高性能乘用车子午线轮胎成功下线,达产后将具备年产360万条子午线轮胎及3.7万吨非公路胎的能力。太平洋的另一端,墨西哥工厂首条高性能半钢子午线轮胎成功下线并实现全线贯通,达产后可年产能600万条半钢子午线轮胎。
![]()
中策橡胶去年销售额达到52.04亿美元,同比增长9.05%。这是中国最大的轮胎生产企业,旗下五大轮胎品牌(朝阳、威狮、好运、全诺、雅度)涵盖乘用车轮胎、全钢系列轮胎、斜交系列轮胎、两轮车胎等20多个系列超过400款产品,销往全球近16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4万家线下经销门店。
公司拥有13个生产基地,分布在杭州、建德、天津、泰国、印尼、墨西哥(2024年8月6日正式奠基,总投资5亿美元)等。截至去年底,产能突破2.27亿条,包括全钢胎2234万条、半钢胎7256万条、斜交胎677万条、车胎12606万条。
![]()
图源:轮胎报
前六名销售额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十分罕见。座次没有发生变化,依旧是法国的米其林(下降5.95%)、日本的普利司通(下降5.1%)、美国的固特异(下降6.7%)、德国的大陆集团(微降0.27%)、意大利的倍耐力(微降0.96%)、日本的住友橡胶(下降3.6%)。
米其林(Michelin)连续六年蝉联第一,去年销售额达到256.47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828亿元,虽然领先优势被缩小,但公司在18英寸及更大尺寸的乘用车轮胎、高端卡车车队、矿业和飞机轮胎等目标业务领域的市场地位均有所提升。
沈阳工厂是米其林集团全球最大、最先进的高端轮胎制造基地,自1995年投产以来,历经多次扩产升级,去年年初宣布进行产能调整,总投资超过3亿元,逐步将现有卡客车轮胎产能转换为乘用车轮胎产能,届时沈阳工厂乘用车轮胎产能将达到1710万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