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别误会,这个国家重器真的在“抓幽灵”!
2
近期,在广东江门开平的一片山体腹地之下700米深处,一个由数十位顶尖科研人员倾力打造的巨型球形探测装置正式启动数据采集工作。
3
而他们此次锁定的目标,是一种无形无质、几乎不与物质发生作用却遍布宇宙每一个角落的神秘粒子——中微子。
4
这种连光都无法捕捉的微观存在究竟有何价值?为何要耗费十余年光阴、投入巨大资源去追寻它的踪迹?
![]()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5
看不见也摸不着的“宇宙过客”
6
2025年8月26日,一段来自地下深处的实录视频在网络上迅速走红。
7
画面中,位于地下700米的实验大厅内,一座通体透明的巨大球体静静悬浮于清澈水池中央。
8
这座球体高达约13层楼,外表面密布着整整4.5万个发出幽蓝色光芒的传感器单元。
![]()
9
网友观看后纷纷惊叹:“这难道是科幻电影拍摄现场?”
10
评论区更是热闹非凡:“地府值班室?”“能顺带帮我查查前世吗?”“抓到的中微子包邮吗?”
11
其实,这不是玄幻剧情,而是中国江门中微子实验(JUNO)正式进入科学运行阶段的真实影像。
![]()
12
就在启动当天,设备成功捕获了首批60个中微子信号。
13
这类粒子被科学家称为“宇宙中的隐形旅者”,因其极难探测且行踪诡秘。
14
它们可以毫无阻碍地穿越行星、恒星甚至整个银河系,仿佛世间万物对它们而言都如同虚设。
![]()
15
那么中微子到底是什么?通俗来讲,它是目前已知最轻的基本粒子之一,质量仅为电子的亿分之一级别。
16
自宇宙诞生之初——大爆炸那一刻起,中微子便已充斥在整个空间之中。
17
它以接近光速疾驰,能轻易穿过地球直径而不留下任何痕迹,就像穿行于空无一物的真空。
18
就在你阅读这句话的瞬间,大约有三亿亿个来自太阳核心核反应产生的中微子已经穿透了你的身体。
19
但你完全无法感知,因为它们几乎不参与任何相互作用,堪称自然界中最“冷漠”的居民。
20
更令人惊奇的是,人体内的天然放射性钾-40每天也会自发产生约四亿个中微子,只是从未有人察觉。
21
早年物理学界普遍认为中微子是没有质量的,直到后来精密观测证实其拥有极其微小的质量。
22
尽管单个粒子的质量几乎可以忽略,但它们在宇宙尺度上的集体效应却举足轻重。
23
如果没有中微子参与早期宇宙结构的形成过程,星系可能根本不会凝聚,太阳难以点燃,地球也无法孕育生命。
![]()
24
如何捕捉这些“幽灵粒子”
25
既然中微子如此难以捉摸,科学家又是怎样设计出能够探测它们的环境呢?
26
首要策略就是将实验室深埋地下700米,以此屏蔽外界干扰。
27
地表持续不断有高能宇宙射线轰击大气,产生大量背景噪声信号。
![]()
28
厚达七百米的坚硬花岗岩层起到了天然过滤屏障的作用,可将这些干扰降低至地面水平的上亿分之一。
29
这样的深度为实验提供了近乎绝对静谧的观测条件。
30
除了选址够深,地理位置的选择同样经过严密计算。
31
该实验室距离阳江和台山两座大型核电站均为53公里,三者构成一个精准的等腰三角形布局。
32
为何偏偏是53公里?这是因为中微子具有三种类型,并会在传播过程中发生“味转换”现象。
33
打个比方,就像是一个人走路时突然从一种身份切换成另一种身份。
34
研究发现,在50至55公里范围内,这种振荡效应最为显著,是最理想的观测窗口。
![]()
35
地点确定之后,关键就在于如何让这些“隐形访客”现出原形。
36
当中微子极偶然地与探测器内部液体中的原子核发生碰撞时,会激发出极其微弱的一瞬闪光。
![]()
37
此时,安装在球壳表面的4.5万个光电倍增管立即启动响应机制。
38
这些高灵敏度传感器能将那微乎其微的光线放大千万倍,并转化为可记录的电子脉冲。
39
要在海量杂讯中识别出这一丝真正的信号,其难度堪比在狂风暴雨中辨认某一颗特定雨滴的轨迹。
![]()
40
从质疑声中崛起的科技奇迹
41
江门中微子实验今日的辉煌成就,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背后是中国科研团队从边缘走向世界前沿的艰辛历程。
42
2003年,中科院院士王贻芳首次提出建设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室构想时,遭遇了广泛怀疑。
43
施工方称隧道地质复杂无法开挖,同行专家则认为技术风险过高,成功率渺茫。
44
但他坚持推进项目落地。
45
结果令人震惊:装置投入运行仅55天,团队就首次精确测量到第三类中微子振荡模式。
46
这项成果被《科学》杂志评为2012年度全球十大科学突破之一。
47
大亚湾的成功经验,为后续江门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挑战也呈指数级上升。
48
2013年江门实验立项后,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49
2015年动工后,工程团队面临第一个重大难题:地下水渗漏。
50
施工现场每小时涌入水量高达500吨,相当于一条小型瀑布持续冲击作业面。
![]()
51
工人们只能昼夜轮班,边抽水边掘进,确保进度不受影响。
52
更大的隐患来自岩石本身释放的放射性氡气,必须建立专用通风系统才能保障人员安全。
53
进入设备安装阶段后,精度要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
54
容纳6万吨超纯水的容器,液面高度差不得超过几厘米;
55
用于填充探测球的2万吨液体闪烁体,密度误差需控制在0.5%以内。
56
4.5万只光电倍增管必须逐一校准调试,仅此一项工作就耗时整整两年。
57
其中最核心的技术瓶颈,莫过于光电倍增管的自主研发问题。
![]()
58
为了实现高效探测,需要使用直径达20英寸的超大尺寸光电倍增管。
59
此前全球仅有日本企业掌握该项制造技术。
60
不仅售价高昂,对方还断言:“中国人不可能自己造出来。”
![]()
61
面对封锁,王贻芳带领团队自2012年起开启自主攻关之路。
62
历经十一年不懈努力,终于研制出性能超越国际同类产品的国产型号。
63
不仅灵敏度更高,成本也压缩到了进口产品的四分之一。
64
横向对比全球同类设施,更能凸显中国在此领域的领先地位。
![]()
65
美国计划中的DUNE项目预算高达30亿美元,约为江门项目的十倍,预计2031年才能投入运行,比我们晚六年。
66
日本现有的超级神冈探测器规模仅为江门实验的五分之一。
67
目前已有来自17个国家的近700名科学家加入江门合作组,共同开展前沿研究。
![]()
68
探索中微子背后的深远意义
69
或许有人会问:花费数十年时间、动用大量人力物力去追踪一种看不见的粒子,究竟有什么现实价值?
70
实际上,这项研究的意义远不止于揭开宇宙奥秘。
71
从基础科学角度看,江门实验肩负多项关键使命。
![]()
72
其中之一便是明确三种中微子的质量顺序,这对理解宇宙中物质分布格局至关重要。
73
还有一个更为宏大的未解之谜:按照理论预测,宇宙大爆炸应同时生成等量的正物质与反物质。
74
但现实中我们所见的一切几乎全由正物质构成,反物质似乎消失了。
75
科学家推测,答案或许隐藏在中微子的行为特性之中,特别是其是否具备“马约拉纳粒子”属性。
![]()
76
除推动理论物理发展外,中微子技术在未来应用领域展现出广阔前景,或将深刻改变人类生活方式。
77
例如在深海通信方面,传统电磁波难以穿透海水,导致潜艇长期处于失联状态。
78
而中微子几乎不受介质阻挡,未来有望利用其构建全球范围内的水下即时通讯网络。
79
潜艇可在不浮出水面的情况下接收指令,大幅提升隐蔽性与作战能力。
![]()
80
在医学影像领域,基于中微子原理的新型成像技术有望超越现有X光和CT扫描。
81
不仅能提供更高分辨率图像,还不产生电离辐射,特别适合孕妇及儿童群体的安全检查。
82
地质勘探也将迎来革命性变革,借助中微子穿透能力,可直接“透视”地球内部结构。
83
无论是矿产资源定位,还是地震前兆监测,都将变得更加精准可靠。
![]()
84
江门实验并非短期任务,其设计运行寿命长达三十年,具备持续升级潜力。
85
预计到2040年代,还可进一步改造为更先进的多用途中微子研究中心。
86
届时将继续探索标准模型之外的新物理现象,挑战现代物理学的边界。
![]()
87
随着公众对该项目认知加深,网络讨论逐渐从最初的戏谑调侃转向理性关注与科学向往。
88
有人好奇“中微子会不会迷路”,也有孩子看完科普视频后拉着父母问:“我该怎么成为一名捕捉中微子的科学家?”
89
这些天真提问的背后,是无数科研工作者数十年如一日的默默坚守。
![]()
90
实验室里保存着一张老照片,拍摄于2012年大亚湾实验期间。
91
当年意气风发的青年研究员,如今站在江门现场已是两鬓斑白。
92
王贻芳自2003年发起大亚湾项目,到2025年见证江门正式运行,二十二载始终坚守自主创新之路。
93
实验大厅的墙壁上镌刻着一句话:“最暗的星光,需要最深的凝望。”
![]()
94
这场发生在地下七百米的“幽灵捕手”行动,不仅标志着中国基础科学研究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
95
更展现了人类面对未知时永不退缩的探索精神。
96
未来三十年,这四万五千只“眼睛”将持续凝视黑暗,搜寻那些穿越时空的微弱信号。
97
而这些沉默的粒子,也许终将向我们揭示宇宙最深层的秘密。
![]()
98
结语
99
从被日本厂商嘲讽“造不出来”,到令美国同类项目落后六年追赶,江门中微子实验室用二十二年的坚持证明了一个真理:
100
越是深邃的黑暗,越可能蕴藏着照亮宇宙真相的光芒。
![]()
101
参考文献:1.广州日报:《地下700米!江门中微子实验室今天正式运行,图解国之重器→》2025-08-26 2.上观新闻:《世界首个!超大规模、超高精度!江门中微子实验正式运行》2025-08-26 3.环球网:《江门中微子实验:从地下深处仰望星辰大海》2025-01-14
![]()
102
![]()
103
104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