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不论是在地品牌还是外地品牌落地新城市,如何与在地文化相结合,在情感与生活方式上与在地人群打造一条顺畅无代沟的连接,似乎已经成为必备方式。大规模城市化塑造了我们生活环境和文化的一致性——相同的商场、品牌、美食……在地文化的深刻回归其实是对城市独特性的呼唤,它是城市差异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各个品牌与城市、与人“建联”的核心方式之一。
9月13日,《幸会》作为合作媒体出席CREATIVE X 创意⼤会2025。在这场创意思维盛会中,以“破界 Breaking Boundaries ”为主题,以何为有生命力的城市以及未来城市图景为核心论点,凝练为三⼤前沿议题——“在地⽂化的开放与收敛、公共空间的⽆限与局限、创意创新的激发与制约”。
CREATIVE X 创意⼤会2025是一场关于持续探索和持续发问的“破界”之旅。“破界”是从形式到内容的崭新呈现,这次创意⼤会TOPYS从城市共建者的视⻆重新出发,与新天地XINTIANDI携⼿共同打造,同时突破传统论坛框架,在分享的同时设置时长够足的交流部分,不同声⾳在此交汇。
“破界”还是一次打破城市生活半径的积极尝试。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收到太多不乐观的、不积极的信息,安全感与固守存量、瞬息万变与未来的不明朗,这个城市生活半径在“陌生人与陌生人”的建联中一次次退化。
近10年,幸会持续关注在地文化。因此这次CREATIVE X 创意⼤会2025幸会较为关注X FORUM主题论坛中“在地文化的开放与收敛”板块。
![]()
● CREATIVE X 创意⼤会2025日程
当我们叙事在地文化的时候,除开传统元素的聚集、生活方式的具象展现、历史文化的凝练表达外,我们还可以用怎样的视角切入?在地文化又可以用怎样的方式重新叙事?此外,当“在地文化”成为一个泛题时,又如何避免使其成为城市的文化作秀,如何持续深度挖掘在地文化的焕然新生?是否有方法论可以参考?哪些深藏在我们日常之中的在地,如何挖掘“地方性”?又如何与城市消费正相关?
我们从香港的散步学到泰国的音乐节,从身边的菜市聊到日本的社区新模式。这场汇聚了涵盖建筑师、品牌主理⼈、设计师、学者等多重⾝份的15+重磅嘉宾们,他们带来了海内外多元视⻆的深度对话,希望以下内容能够给你们灵感。
![]()
![]()
在地文化如何焕发新生是一个非常朴素又直观的问题。当下的需求在变,如何重拾在地⽂化并创造符合当下需求的全新体验?而不同的地方又具有独特性,我们可以从怎样的角度和视角去观察和回答这个在地文化的共振新生的朴素问题?
![]()
当⼤地艺术节成为一种工作方法,乡村、县镇也有深挖在地性的方法脉络。大地艺术节中国项目发起人孙倩在现场分享了她的工作方法。
1、首先要明确地域型艺术节为谁而作:以当地为主体,当地人为主角。本地人应该是艺术节的主角,其次才是游客和观众。一味地以秉持都市价值观的城市人群为立场,单纯地去满足他们,而忽视本地的需求,不符合大地艺术节的宗旨。
2、地域型艺术节的四个基本要素:在地性、全域性、可持续发展性、协同性。其中要解决的不仅是艺术节与艺术家的关系,还有与当地政府、村民、产业,以及更多商业伙伴的关系。只有将这条复杂且多元的链路厘清、理顺,才能让艺术节持久且稳健地走下去。
3、地域型艺术节的本质: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宏观与微观课题的交织,新问题促使思考持续运行,不断激发想象力的动力。
![]()
● 在这个部分,孙倩提出了很多问题
4、地域型艺术节的四个工作模块:地域研究、系统策划、场域策展、长效运营,为当地创造价值,而不是消费。
孙倩最开始被北川富朗团队于日本越后妻有首先开创的大地艺术节深深吸引后,随后她开始了把大地艺术节带向中国的努力。在大地艺术节人是永恒关注的对象。
正如孙倩在现场播放的一则视频:醒狮少年们意气风发,新生与传统的一次碰撞。这源自她当时在岭南采风时见到当地的醒狮队,当她看到舞狮少年在单桩上的身影,被感动落泪,随后这支视频应运而生。
![]()
为一座百年神殿,造一个当代入口不仅要面临的是古建的微小能动性,同时也面临的是蕴藏在这座神殿之下的历史与宗教。当要成为一个拉萨古地标的城市新名片时,建筑如何介入?在文献与研读中,如何厘清线索?人、艺术家、展览、社区这几个元素如何和谐共存其中?
吉本岗的前身“吉崩岗拉康”是拉萨现存唯一一座按照坛城结构建造的古建筑,这也是世界上海报最高的当代艺术中心。吉本岗中心的解决方案是——在“展览”之外,恢复“空间自身的发言权”;将观众从“参观者”转化为一种精神共振的参与者。
这个的具象化案例则是——由数字艺术家何翔宇在吉本岗中心神殿展出作品《智慧塔》,无数“由智齿制成的小型金塔”,在西藏,小时候掉的牙齿,人们会把牙齿包好藏起来。此时,记忆与空间共鸣,观展的观众称为了“在地式观看”的一员。
![]()
城市不仅是建造出来的也是生活出来的。贾冬婷提供了一个更人文发掘“地方性”的视角。从何以成为地方、如何进入地方的地方,到从微观处重建生活秩序,重新发明人与人的连接,让具体的人,重新站在大地上的落脚注解。
从“人”出发,重新进入地方其实是一次发现陌生人和与陌生人建联的过程。
分享从几个案例展开,人与社区——三联人文城市所发起落地于成都益民菜市的一个展览,和附近建立联系,到生活中去;人与城市活力——三联人文城市发起的城市共创项目小城之春,讨论的“小城”不仅是一个物理空间,更是一个广义上的心理空间。看似混乱、没有特色的普通乡村与县城,也可以呈现出他们独特的样貌;破乱的城中村也可能藏着一座城市生命力和创造性的基因。
![]()
当在地文化成为消费新内核,各种新消费场景下,又可以有怎样的商业实践?
![]()
走到第10年,Wonderfruit 不仅被誉为亚洲的火人节,也是亚洲⼴受欢迎的大型户外⾳乐节,创办⼈ Pranitan Phornprapha 通过 Wonderfruit 的经验与创新,与我们分享了打造⼀起成功在地⽂化事件的关键。
从芭提雅这片土地上诞生的Wonderfruit,从开始就不单是一场音乐盛会。
Pranitan Phornprapha在年轻时就决心投身于环保事业,但在实践中他意识到单纯宣扬环保的影响力十分有限,因而决定通过艺术文化的方式扩大影响力,随后便创办了Wonderfruit。
Wonderfruit提供的活动极富泰国本土特色, 创办⼈ Pranitan Phornprapha认为: 佛教是一个解决方案,可以用现代化的方案表达佛教。 在泰国人们非常讲究“心灵平静”,因此在 音乐狂欢之外,这里还有瑜伽、正念冥想、草药疗愈等疗愈身心的活动,同时 Pranitan Phornprapha 还通过打造森林以及几乎不使用混凝土打造场景来呈现其环保理念。
![]()
“在地⻛味”是三顿半始终贯穿于产品的⼀条线索。吴骏分享了三顿半是怎样通过贴近源头的种植,探索⻛味、表达⽂化,并在产品与内容中实现价值转化——核心方法是以编辑的方式创新地方风味产品。
那么如何用编辑的方式?吴骏分享了以下几个步骤。
1、选题:原料选用当地主要的经济作物。要利于当地,使当地人有积极能动性去种植与培育。
2、加工转化:通过发酵、烘焙、萃取、冻干、酿造等方式,使其发生的结构性变化。
3、产品重组:以三顿半的新产品系列举例:风味可可+发酵食材+天然配方+制作工艺+熟悉的新鲜感。
4、材料重组:将地方固废重组,转化为特有的循环材料和产品结构。
5、内容诠释:有深度叙事的能力,让品牌有时空感。
6、空间呈现:为地方定制,将工艺界面化为工坊,从土地出发,可持续生长。
吴骏认为风味是地方的味道,风土是一切自然因素与工艺的综合,而人文是在地文化、生活方式与情感的综合。编辑的核心需要提炼地方的不同,然后将不同步骤中的元素搭配,那么创新地方风味产品就是一件可复制与高可行性的事情。
![]()
这次的CREATIVE X 创意⼤会2025日程高强度,每一个部分几乎都有三小时左右,但全场几乎座无虚席,沉浸式的享受与参与这场创意的碰撞与交流之中,瑞安新天地的CEO张斌在现场直说“这是我看到过最好的一届观众。”
同时内容也高饱和度,从在地文化聊到公共空间,再到创新创意,多元化多角度的切入、国内与国外不同文化视角的解读,我们看到不同领域的人对于城市生活持续探索、持续提问的实践化提问,正如本次CREATIVE X 创意⼤会2025的核心概念“破界”,“破界”不仅是内容与见解上的交汇,也是一次关于未来城市生活的深入探索,给了当下的我们一抹积极的隐喻。
谈论在地文化并不是“务虚”,而是脚踏实地的在谈论的日常,它既是风俗习惯、方言艺术、建筑风格,也是小文化、世俗文化,它是城市生活最细密与常见的注脚。
![]()
![]()
此外,这次⼤会通过X PART未来街区,以街亭与街市相结合的形式,打造了⼀场探索未来城市⽣活的品牌实验,品牌跨界合作通过“街亭”重构空间功能,多元产品借由“街市”展现创新力量。
当熟悉的报刊亭、菜市场、药店、五金店、候车亭和社区中心出现,人们在这些熟悉与日常的场所中,能够唤起哪些新活力、新体验与新故事?构建了四大体验板块: 新生活方式、本土创作、城市友好与文化表达。通过30+精选品牌的呈现,我们将抽象的商业构想转化为可触摸的物件、可感知的对话、可参与的互动,让前瞻思考以更柔软的方式融入日常肌理。


剥开记忆里的场景,是与当下呼应的内容,于是形成了新场景与新叙事。X PART未来街区把我们熟悉的场域,用新手法重新编辑,于是带来对于未来社区中心的新呈现。
例如报刊亭,这个古早的几乎面临消失的空间,但总能唤醒人们对于过往的情绪,X PART未来街区在这个区域集结了三家共创品牌——PROPOSER提案者书店、Lazyeazy与山池SAANCI,用读物、咖啡和人宠生活小物,重新构造一个关于社区里的信息交换场所,让旧场域与当下的新叙事有机链接。
再比如菜市场,最小颗粒度感受烟火气的地方。X PART未来街区与来自云南的品牌柴米多共创,聚焦在创造食材的风土与人上,探索菜市场的新形态——当我们去菜市场寻找食物时,其实寻觅的是时令与季节的当下感、风土与人情的在地味。
正如孙倩的分享——大地艺术节是一种工作方法,那么在地文化也是一种构筑城市独特性的工作方法。而不断持续生成的创意、灵感、焕新视角就是探索与重塑在地文化的最优工具之一。创意与当下生活彼此交融,它让我们跨过身边的半径,看到远方的生活,远方与在地交织,才为在地文化写下注解。
在繁杂的当下之外,关于让城市⽣活更包容、更可持续的发展之道以及如何打造具有创造力的公共生活,这些创意探索从未停止。
![]()

![]()
丨你对里面哪位嘉宾的分享最感兴趣?
点击文末“写留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