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在四川省宜宾市筠连镇田丰村突传死讯,让不少人胆战心惊。
逝者是当地一位年仅28岁的村民小黄,而之所以受到关注,则是因为其去世的方式太惨烈!
根据相关报道来看,本来他只是想着爬到20米高树上取蜂蛹。
但没想到,那本该用来吊运蜂巢的绳索,却被死死缠绕在他的脖颈间。
而等到人们发现的时候,其已经处于窒息状态没有了呼吸。
最终虽然相关人员迅速赶来,但生命最终也没救回来,不过这其中也掺杂着太多疑问!到,这身特意穿上的防蜂服没能挡住死神,反倒是自己带来的吊运绳索,成了索命的利器。
![]()
事情要从当天午后说起。小黄揣着磨得发亮的柴刀,和两个同伴钻进了村后的山林。这是他们常来的 “老地方”,棵棵松树都蹿得老高,树杈间藏着能换钱的宝贝 —— 野生蜂蛹。在宜宾山区,这圆滚滚的白胖子是出了名的金贵,纯蜂蛹能卖到 260 块钱一斤,比猪肉贵了近十倍。
“他穿了防护服,还系了绳子,说这样稳当。” 同行的伙伴事后红着眼眶回忆。小黄踩着树干上的凹痕往上爬,30 米的高度,他手脚并用爬了近 20 分钟。树下两人仰头看着,直到他在树顶挥手示意 “找到蜂巢了”,才松了口气。
变故发生在砍断蜂巢枝桠的瞬间。为了把沉甸甸的蜂巢吊到地面,小黄将绳索一头系在树枝上,另一头往自己腰上绕。不知是风吹动了绳子,还是树枝断裂时的惯性,本该拴在腰间的绳索突然甩起来,像条毒蛇缠上了他的脖颈。
![]()
“刚开始他还能伸手扒拉,后来胳膊就垂下去了。” 树下的同伴吓得魂飞魄散,想爬上去救人却根本够不着。马蜂被惊动后嗡嗡乱飞,其中一人躲闪不及被蜇得满脸红肿,当场倒在地上抽搐。村民们闻讯赶来,搬梯子、甩长杆,折腾了半个多小时也无济于事,只能眼睁睁看着小黄在树顶一动不动。
消防队员赶到时,太阳已经西斜。带着锯齿的救援设备在树干上锯出火星,3 米粗的松树晃得厉害,每锯一下都牵动着所有人的心。三个多小时后,伴随着 “咔嚓” 一声巨响,带着小黄的树枝轰然落地,可医生摸上去,他的身体已经凉透了。
![]()
小黄的家在田丰村最里头,土坯墙裂着缝,院子里堆着没卖完的玉米棒子。听到噩耗的那一刻,残疾的妻子瘫坐在门槛上,怀里的孩子才刚满三岁,还不懂为啥妈妈哭得直捶腿。里屋的床上,抚养小黄长大的五保户伯伯咳得喘不过气,床头摆着最便宜的止疼药 —— 他的不治之症早就拖不起了。
![]()
村里人都说,小黄是被生活逼上树的。这个 28 岁的汉子命太苦,妈妈在他十岁那年就跑了,爸爸去浙江打工后再也没回来,是无儿无女的伯伯把他捡回家,靠几亩薄田拉扯大。初中没读完就辍学打工,却在工地上摔断了手,只能回村靠力气吃饭。
去年伯伯查出重病,妻子又突发残疾,家里的担子全压在小黄肩上。他试过去镇上餐馆洗碗,可早晚要回家照顾病人,老板嫌他请假太多;想种点经济作物,又遇上旱灾赔了本。最后才想起老辈传下的手艺 —— 取蜂蛹。
![]()
“他每次出门前都给伯伯擦药,说卖了蜂蛹就去大医院。” 邻居张婶抹着眼泪说。小黄的摩托车后备箱里总装着两样东西:给伯伯治病的草药,和给孩子买的廉价零食。前几天他还笑着说,再攒点钱就给妻子买个轮椅,可现在,轮椅没盼来,家里的顶梁柱先倒了。
公益博主 “二黄” 赶到黄家时,对着镜头说不出话。视频里,斑驳的墙上贴着唯一一张全家福,小黄站在中间,笑得露出白牙,怀里的孩子揪着他的衣角。这条视频底下,两千多条评论看哭了无数人:“不是走投无路,谁会拿命换钱?”“那 260 一斤的蜂蛹,是他全家的救命钱啊!”
在宜宾的山林里,靠取蜂蛹谋生的不止小黄一个。观音镇的菜市场里,三家店铺门口堆着密密麻麻的马蜂窝,店主郑国英说,每年从她这儿卖出去的蜂窝就超过两万斤,来送货的 “找蜂人” 能排到街尾。这些人里,有像小黄这样的年轻人,也有五十多岁的老汉,他们背着工具穿行在深山里,赌的就是能活着把蜂巢带出来。
![]()
四年前的 9 月 22 日,同样是宜宾,江安县的廖师傅在 35 米高的树上取蜂巢时出了事。那天的马蜂特别凶,一万多只蜂子围着树干转,消防队员只能用无人机喷药驱蜂。整整 24 个小时,廖师傅头朝下挂在树杈上,等救下来时,身体都发臭了。他儿子在整理遗物时发现,爸爸穿的防蜂服还是去年自己给买的,没想到成了送终的衣服。
![]()
“找蜂人” 的收入确实诱人,运气好的时候一天能赚一千五,可这钱里藏着血和泪。宜宾胡蜂养殖合作社的洪峰说,四川、云南一带的 “找蜂人” 至少有五千多,每年都有人摔下来或被蜇死。这些人大多和小黄一样,家里等着钱救命,才敢去闯那 “九死一生” 的山林。
就在小黄出事的前几天,镇上的收购点还贴着手写的告示:“高价收蜂蛹,大黑蜂带巢 120 元一斤”。可谁也没在告示旁边加一句:这每一斤蜂蛹背后,都可能藏着一个家庭的破碎。
![]()
小黄下葬那天,村里来了不少人。有人给孩子送来了奶粉,有人帮着收割了地里的庄稼,可这些帮助就像杯水车薪,撑不了多久。村干部说,正在帮黄家申请低保和医疗救助,但这些手续办下来需要时间,谁也不知道这家人能不能撑到那时候。
消防队员在整理救援设备时,发现小黄用的绳索还是普通的尼龙绳,没有任何安全锁扣。“专业的取蜂工具会装应急切割器,遇到缠绕能立刻断开。” 救援队长无奈地说,可对小黄来说,一套几百块的专业装备,够全家吃半个月了。
![]()
这起悲剧也给宜宾的 “找蜂人” 敲了警钟,非专业人士不要私自取蜂蛹。
取到了是幸运,取不到才是常态,千万不要心存侥幸,将自己置于危险之中!
对于这位小伙子的离开原因,您觉得是其太粗心还是冥冥中一切有答案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