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闽商报”了解更多前沿商业动态
![]()
量贩零食界或将迎来首家 A+H股上市公司。
9月23日,来自福建的万辰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万辰集团”)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
处于高速发展期90后二代接棒
从业绩上看,近两年万辰集团正处于快速增长中,势头强劲,此时上市颇有“趁热打铁”的意味。
招股书显示,在过去的2022年、2023年、2024年,万辰集团的营业收入分别为人民币5.49亿、92.94亿、323.29亿,相应的净利润分别为人民币0.68亿、-1.76亿、6.11亿。2023年至2024年GMV同比增长282%。
根据万辰集团于8月28日公布的财报,该公司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4.72亿元,同比增长50,358.8%,总营收达225.83亿元,同比增长106.89%,2025年上半年的毛利率为11.49%。
这得益于公司旗下以“好想来”品牌为主的零食饮料零售业务的高速扩张。
![]()
王泽宁 来源:万辰集团官网
万辰集团以菌菇生意起家。创始人王健坤出生于福建漳州,今年57岁。2011年,他创立万辰集团,从“蘑菇大王”变身“零食大王”。
2022年8月,万辰集团在上市第二年,创立了量贩零食品牌“陆小馋”,首次进入量贩零食赛道。此后,公司通过合资和收购接连拿下来优品、好想来、吖滴吖滴、老婆大人等区域零食品牌,迅速扩大量贩零食版图,并在2023年将这四大品牌统一合并为“好想来品牌零食”。
截至9月24日收盘,万辰集团股价为172.18元/股,市值为323亿元。
不料,突发状况。2025年3月,王健坤被国家某监察委员会留置,并立案调查。随后,王健坤的姐姐、万辰集团总经理王丽卿代理董事长一职。其儿子王泽宁的职位是董事、副总经理。
根据万辰集团公告,2025年4月,王泽宁、王丽卿、陈文柱三人签订的《一致行动协议》到期终止,公司实际控制人由三人变更为王泽宁一人。
2025年7月,万辰集团发布公告称,因个人精力分配原因,王健坤申请辞去公司第四届董事会董事、董事长、战略委员会委员(召集人)及审计委员会委员职务。同时,董事会选举公司董事兼总经理王丽卿担任董事长,并免去王丽卿总经理职务, 原副总经理王泽宁担任总经理。
公开资料显示,1993年出生的王泽宁学历背景亮眼,2016年获美国密歇根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2019年取得哥伦比亚大学理学硕士学位,2015年起任公司董事,作为核心管理层成员,其主要贡献是 2022年推动公司初步拓展零食饮料零售业务。
截至目前,在进军量贩零食行业三年后,目前零食饮料零售业务已成为公司绝对主业,收入占比达98.9%,“老本行”菌菇业务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量贩零食业务挣钱的核心在于,通过上游统一采购砍掉中间环节,使下游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和价格优势。
据招股书,截至2025年6月30日,万辰集团的门店网络达15,365家,其中加盟店占比为99.4%,为15,275家。超一万五千家门店的销售规模使公司拥有较大话语权,可以跳过零食分销环节,直接对接零食厂商。目前,万辰集团约95%的产品直接从品牌厂商采购。
这种模式使得门店终端零售价格比传统商超低20-30%,在市场上获得价格优势,也为加盟商保证了利润空间。招股书显示,截止2025年中,旗下加盟店占比高达99.4%,闭店率仅为1.9%。
不过,这种模式同时也使得集团营收取决于加盟店的表现。公司在招股书中直言“我们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向加盟店销售零食及饮料,我们的财务表现高度依赖加盟店的业务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为吸引加盟商,万辰集团对加盟商不收取加盟费,只收取押金和开店时的一次性开户费用。在采购环节,采用了“款到发货”的加盟模式,加盟商必须向总部采购,先付款再提货,这亦为集团带来了稳定的现金流。
目前来看,经过2024年疯狂扩张后,万辰集团新增门店数从2024年全年的9776家骤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468家,开店速度大幅下降。
据招股书,此次赴港上市,万辰集团计划将募集资金用于进一步扩张和升级门店网络、持续丰富产品组合、提升仓储物流效率及升级数字化基础设施等。
新一轮“A+H”上市潮
“福建军团” 表现亮眼
2025年,中国资本市场迎来新一轮“A+H”上市潮。
2025年上半年,香港IPO市场表现强劲。根据安永报告,港交所以140亿美元(约1087亿港元)的筹资额位列全球首位,占全球总筹资额的24%。
据有关数据统计,截至9月14日,年内已有17家A股上市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递交H股上市申请,另有超过10家企业宣布筹划赴港上市。
在此次 “A+H” 上市潮中,不少知名企业纷纷布局,其中 “福建军团” 的表现尤为突出。
8月份以来,格林美、华勤技术、科兴制药等近20家A股公司相继官宣赴港上市计划;同时,立讯精密、胜宏科技、军信股份、星环科技等A股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递交H股发行上市申请。“A+H”双轨模式成为中国企业叩开国际资本市场大门、加速国际化发展进程的高效途径。
据iFinD数据统计,截至9月16日,目前“A+H”上市公司共计161家。年内成功转H股的A股上市公司有11家,分别为:天岳先进、峰岹科技、蓝思科技、安井食品、三花智控、海天味业、吉宏股份、恒瑞医药、宁德时代、钧达股份、赤峰黄金。
其中,安井食品、吉宏股份、宁德时代均来自福建。华勤技术也由福建龙岩人邱文生创立。
8月22日,华勤技术发布公告称,计划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这意味着,在登陆A股主板不到两年后,这家“隐形巨头”将正式开启“A+H”双资本平台运作时代。
9月14日,紫金黄金国际通过港交所聆讯。作为“A+H”上市公司紫金矿业的控股子公司,紫金黄金由紫金矿业的所有中国以外黄金矿山整合而成。
市场消息称,紫金黄金国际计划近期开启在港首次公开募股,目标估值超300亿美元,预计筹集超过30亿美元的资金,有望成为今年香港第二大上市项目。
与此同时,港股市场年内新增11家“A+H”公司,总数量达161家,覆盖新能源、生物医药、消费、人工智能等领域。这一趋势既是企业全球化战略的主动选择,也是港股市场流动性回暖与制度优化的直接体现。
今年“A+H”火爆原因
政策降门槛、估值挖洼地、资金添柴火
政策、市场、公司三方合力,把“A+H”烧成持续旺火。
政策端:证监会去年起多次喊话“好公司快去香港”,港方同步把审核周期砍到30天、特专科技门槛降到市值50亿,两边一起开绿灯。
市场端:AH溢价指数跌破130,港股估值洼地+南向资金历史天量,让“同股同权”瞬间便宜一截,资金抢筹。
公司端:出海、避险、再定价三大诉求叠加,龙头把港股当成“全球跳板”。
8月再送“加杠杆”礼包:公众股占比门槛从15%降到10%,或只需30亿港元市值即可挂牌——先少量IPO“上车”,后市况回暖再用增发、配股“补票”,融资不再看短线脸色。
展望未来,随着政策支持的不断加码以及相关制度的持续优化,“A+H”双轨模式必将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预计将有更多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中国企业选择通过这一路径实现资本与战略的全球化布局,在全球产业链重构的关键机遇期抢占先机。
从更宏观的视角来看,“A+H”模式的成熟与发展,是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持续深化的必然结果,更是中国企业直面全球化挑战、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抉择。
闽商报综合整理报道
编辑 | 肖泽峻
审校 | 杨柳青
海外业绩激增,“70后”福建兄弟给员工发钱,一出手就是4400万
80后莆田老板,从一根数据线起家,半年进账38亿元
关注闽商传媒视频号
![]()
免责声明
1、整理、转载此文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号的观点和立场。
2、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为尊重知识产权,本号尽量标注每篇文章、每张图片的来源;若有来源标注错误、侵权或不愿意被转载,请作者持权属证明在30日内与本号后台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