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兔子吃庄稼,老鼠也祸害粮食,古代为啥只怕“鼠患”不怕“兔灾”

0
分享至

在农村长大,你可能也听过老人念叨:夜里吱吱响,十亩地白忙。说的就是老鼠糟蹋粮食的狠劲儿。可兔子呢,蹦蹦跳跳挺招人喜欢,但其实它们也是啃庄稼的狠角色,怎么就没听谁说过“兔子成灾、颗粒无收”的事儿?

同样是啃庄稼的小动物,一个被古人恨得牙痒痒,一个却没掀起多大风浪,这差距咋就这么大呢?老鼠哪哪都占了“天时地利人和”,这才让古人一提“鼠”字,脸就拉得比苞米叶子还长,古人确实只怕鼠患,而不怕兔灾。



要搞明白这个事,得先看看古人种地有多不容易。中国古代以农立国,老百姓靠天吃饭,一季收成直接决定全家能不能活过冬天。

《汉书·食货志》里写得明白:“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意思是哪怕少一个人下地,都有人得挨饿。在这种背景下,任何能威胁粮食安全的因素都会被无限放大。

而老鼠,偏偏就是那个最让人头疼的存在。它们不仅吃粮食,还搬粮食、糟蹋粮食,连种子都不放过。《诗经·魏风·硕鼠》里早就有“硕鼠硕鼠,无食我黍”的控诉,说明至少在春秋时期,人们就已经把老鼠当成头号农业公敌了。



反观兔子,虽然也吃作物,但历史上几乎没有大规模记载因野兔导致绝收的案例。这不是因为兔子嘴下留情,而是它们的“破坏模式”根本不在一个量级上。

老鼠的恐怖之处,首先在于它的“地下工作”做得太到位。它不像兔子那样光天化日之下啃两口就跑,而是悄无声息地打洞进仓,白天躲着,晚上出动。



《齐民要术》这部北魏时期的农书就特别提醒农民:“窖藏谷物,防鼠为先。”可见当时人已经意识到,存粮最大的敌人不是天气,不是霉变,而是老鼠。更麻烦的是老鼠不光吃,还爱囤。一只褐家鼠一年能消耗和污染将近20公斤粮食,这还不算它咬坏的麻袋、嚼断的木梁。

老鼠住在人身边,房梁上、墙缝里、地窖中,哪儿有吃的往哪儿钻,简直是“嵌入式寄生”。相比之下,野兔主要在野外活动,啃的是田边地头的幼苗或根茎,对大面积成熟作物的威胁远不如老鼠直接。而且兔子胆小,见人就跑,不敢靠近人居,自然也就少了“长期驻扎、持续破坏”的机会。



再说繁殖能力,老鼠在这方面简直是开了挂。一只母鼠一年能生五六胎,每胎六七只,不到三个月就能性成熟。理论上一对老鼠在理想条件下,一年能繁衍出上千后代。

这种指数级增长的速度,让古代农民防不胜防。尤其在仓储条件差的年代,一旦有老鼠潜入粮仓,不出半年就能发展成一个庞大的家族。



而野兔虽然也能生,但繁殖周期长,一胎三四只,每年最多三窝左右,而且幼崽存活率受天敌影响大。更重要的是,兔子是昼行性动物,老鹰、狐狸、黄鼠狼都盯着它,自然界有天然的控制机制。

老鼠就不一样了,它躲在人类建筑里,避开了大多数天敌,等于有了“保护伞”。这样一来,数量越积越多,形成恶性循环。



还有一个关键点很多人没注意,老鼠不只是偷粮食,它还是疾病的传播者。早在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里,就有类似鼠疫症状的描述。虽然当时不知道细菌病毒,但古人早就发现,老鼠多的地方容易闹瘟疫。

明清时期,南方一些地方志记载,“鼠群夜行如潮,次日必有疫起”,说明人们已经察觉到鼠患与疫情之间的关联。而兔子几乎不传播人畜共患病,在公共卫生上的威胁几乎可以忽略。

这就让老鼠的“恶名”雪上加霜,它不仅是经济杀手,还是健康杀手。相比之下,兔子顶多被当个野味打打牙祭,《本草纲目》里还说兔肉“补中益气”,算是正面评价不少。



中国大部分农耕区集中在中原、华北、江南这些平原地带,这些地方原本就不是野兔的主要栖息地。野兔偏好草原、丘陵或半干旱地区,像内蒙古、西北一带才比较多。

而老鼠,尤其是褐家鼠、小家鼠,适应力极强,从南到北、从城市到乡村无处不在。这意味着在传统农业核心区,老鼠是普遍存在的常驻户,而兔子只是偶尔路过的小角色。

再加上古代交通不便,信息传播慢,即便某个偏远山区出现兔群啃苗的情况,也很难形成全国性的认知。反倒是鼠患,年年发生、处处都有,久而久之就成了集体记忆里的“头等大害”。



不是兔子不啃庄稼,也不是古人选择看不见,而是老鼠实在太“全能”了:吃得狠、藏得深、生得多、传得广,还专挑人最脆弱的环节下手。它们不像兔子那样只是“路过吃一口”,而是系统性地侵蚀农业社会的根基。

从先秦到清末,两千多年的农耕文明史,其实就是一部跟老鼠斗智斗勇的历史。直到今天,国家每年投入大量资源进行鼠害防治,特别是在东北、华北等粮食主产区,春季灭鼠仍是固定动作。

而兔子?除非是在特定生态失衡区域,比如某些草原退化后引发野兔泛滥,否则根本不构成威胁。



图片来自网络侵联必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身中至少6枪,卡洛斯·曼索遇袭身亡

身中至少6枪,卡洛斯·曼索遇袭身亡

新京报
2025-11-03 10:01:00
伊朗水危机恶化:德黑兰主要饮用水来源两周内或枯竭,最大湖已干涸

伊朗水危机恶化:德黑兰主要饮用水来源两周内或枯竭,最大湖已干涸

澎湃新闻
2025-11-03 14:38:28
鲁比奥:美国史上最无力国务卿,连中美外交大门难以开启

鲁比奥:美国史上最无力国务卿,连中美外交大门难以开启

蛙斯基娱乐中
2025-11-02 11:39:15
广东一卫生健康局原三级调研员被开除公职处分

广东一卫生健康局原三级调研员被开除公职处分

知肇分子
2025-11-03 00:04:05
人活多久,看小便就能知道?寿命长的人,小便一般会有这5个特征

人活多久,看小便就能知道?寿命长的人,小便一般会有这5个特征

健身狂人
2025-10-26 14:13:51
1975年王震看望聂荣臻,聂帅却怒斥:你怎么找了个研究生当秘书?

1975年王震看望聂荣臻,聂帅却怒斥:你怎么找了个研究生当秘书?

雍亲王府
2025-11-02 18:20:03
“爱笑的女孩”婷婷不幸离世,年仅11岁,家人提前给她过“最后的生日”,生前遗憾或是未能见妈妈一面

“爱笑的女孩”婷婷不幸离世,年仅11岁,家人提前给她过“最后的生日”,生前遗憾或是未能见妈妈一面

极目新闻
2025-11-03 15:52:57
证明给世界看!郑丽文:终结两岸自相残杀悲剧、开创百年和平基业

证明给世界看!郑丽文:终结两岸自相残杀悲剧、开创百年和平基业

新时光点滴
2025-11-03 15:37:18
“麦克托米奈 2.0”!滕哈赫 600 万放走的天才, 惊艳足坛

“麦克托米奈 2.0”!滕哈赫 600 万放走的天才, 惊艳足坛

慕承
2025-11-03 10:13:37
深圳五区集体“催更”18号线:这条地铁为啥成了刚需顶流?

深圳五区集体“催更”18号线:这条地铁为啥成了刚需顶流?

娱乐八卦木木子
2025-11-03 14:43:23
学医后才明白,增强骨密度最好的运动,不是散步游泳,而是这个

学医后才明白,增强骨密度最好的运动,不是散步游泳,而是这个

周哥一影视
2025-10-23 12:39:17
汪小菲带一家老小成都逛夜市,小玥儿好时髦,张兰陪同好开心!

汪小菲带一家老小成都逛夜市,小玥儿好时髦,张兰陪同好开心!

娱乐团长
2025-11-03 14:51:22
有人说周总理和毛主席“风雨同舟,朝夕与共”,周总理为何不同意

有人说周总理和毛主席“风雨同舟,朝夕与共”,周总理为何不同意

【历史客栈】
2025-11-03 09:00:25
星际动力落户宁波前湾,首款人形机器人Star Dynamics星际1号亮相

星际动力落户宁波前湾,首款人形机器人Star Dynamics星际1号亮相

界面新闻
2025-11-03 15:26:21
广西伴娘婚礼大跳艳舞,新娘一脸尴尬,网友:太辣眼!

广西伴娘婚礼大跳艳舞,新娘一脸尴尬,网友:太辣眼!

农村情感故事
2025-11-02 19:58:42
我退休51岁,找个47岁农村光棍,洞房夜他的一个举动,我泪流不止

我退休51岁,找个47岁农村光棍,洞房夜他的一个举动,我泪流不止

瓜哥的动物日记
2025-10-27 11:11:06
秦惠䇹年轻时貌若惊鸿,被李政道宠爱一辈子,老了颜值下滑严重

秦惠䇹年轻时貌若惊鸿,被李政道宠爱一辈子,老了颜值下滑严重

普陀动物世界
2025-11-03 12:31:22
深圳国资首单并购重组来了

深圳国资首单并购重组来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3 07:19:54
6分险胜!广东女篮力克劲敌,杨力维高效15+3,许晨妍空砍19+5

6分险胜!广东女篮力克劲敌,杨力维高效15+3,许晨妍空砍19+5

隐于山海
2025-11-03 10:23:04
谢霆锋大儿子谢振轩,和爷爷谢贤同框,爷孙俩眉眼像一个模子刻的

谢霆锋大儿子谢振轩,和爷爷谢贤同框,爷孙俩眉眼像一个模子刻的

八星人
2025-10-29 11:55:07
2025-11-03 16:44:49
天下十三洲猎奇 incentive-icons
天下十三洲猎奇
真实灵异奇闻异事收集者
974文章数 56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特朗普称靠关税阻止8场战争 遭反问"为何对普京没用"

头条要闻

特朗普称靠关税阻止8场战争 遭反问"为何对普京没用"

体育要闻

开拓者官宣召回杨瀚森 队记解析核心原因

娱乐要闻

录音彻底揭露知名导演王家卫的体面

财经要闻

最新省市GDP:谁在飙升,谁掉队了?

科技要闻

余承东内部信:鸿蒙下一步要实现上亿覆盖

汽车要闻

超跑同款磁流变减振 深蓝L06包你开得爽

态度原创

数码
健康
亲子
艺术
军事航空

数码要闻

Steam 10月软硬件调查:RTX 3060居首、AMD CPU持续逼近Intel!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亲子要闻

第一次听到婴儿尖叫

艺术要闻

90后跨国夫妻,到浙江山居:花20万租20年,值了!

军事要闻

美总统威胁对尼日利亚动武 尼方回应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