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巩留县最权威的信息发布平台


![]()

![]()
作者:黄艳英
![]()
957
(2019下卷0715)
![]()
【伊犁老故事】(957)
回想起豆蔻年华走过的那几年岁月,生命里那一段难以忘怀的情结。点点幸福、点点欢乐、点点伤感在心中交融 ,汇成心中一支歌……。
作者以浪漫的文笔,记录下乡知青那段青春岁月。走过同苦同乐的风风雨雨……
一张张泛黄的照片,记录着光阴的脉络;一件件往事触动心扉;一段段回忆温暖情怀……
本期编辑:孙建国
![]()
![]()
巩留牛场插队记
作者:黄艳英
人生就像一本书、一幅画、一支歌、知青上山下乡的那段岁月,正如电视剧“蹉跎岁月” 主题曲的歌词所吟:青春的岁月像条河,岁月的河,汇成歌。一支深情的歌;一支拨动心弦的歌;一支蹉跎岁月追求的歌;一支汗水和泪水凝成的歌;一支奋进的歌,希望和理想那么多,幸福和欢乐那么多……岁月的河汇成歌,一支难以忘怀的歌。
回想起豆蔻年华走过的那几年岁月,生命里那一段难以忘怀的情结,点点幸福、点点欢乐,点点伤感在心中交融 ,汇成心中一支歌。
一纸号召造就了一代知青
三年的初中,如饥如渴地学习着各门学课的知识,畅想着上高中、上大学,游向更广阔的知识海洋。
不曾想到,初中毕业,求学无望。懵懂的我,心中一片茫然,失魂落魄。
这时学校老师来家访,宣传鼓励“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迷茫、忐忑不安的我,怀着对成长的渴望,对未知的好奇、对美好的想往,在“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广阔的天地大有作为”的感召下,想着既然不能上学求知识,到哪儿去不一样呢。
母亲沧桑的脸上写满了不舍和牵挂,而“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我,心里有对家的眷恋,但更多的是响应伟大号召的光荣,是对未知人生的期待。便随一群高初中毕业生,奔赴那广阔的天地——伊犁州巩留牛场。
![]()
巩留县牛场片区
广阔的天地_我们的牛场
巩留牛场是—个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为辅的国营农牧场,总面积约62万亩,农耕地有12.16万亩,还有河滩平原地12万亩。
草场辽阔,畜牧养殖业条件优越。五个牧业队分布在62万亩的草场上,有六个农业队,场部有小学,卫生所、机耕队等。
我们的农二队
农二队,一个美丽的农庄,水丰草美,人杰地灵,一片田园风光。
![]()
农二队,一个美丽的农庄
![]()
荷兰奶牛(编辑网摘)
初来乍到,队里安排我在食堂工作,大厨师的小助手,代卖饭票。
日常工作是:菜园摘菜、洗菜、切菜、擀面条,还有挑水。最重要的是在厨房外屋的土灶口烧火,厨师做饭时,不停的往灶洞口添送麦秸秆。平淡的日子如屋前的小溪水潺潺流过……食堂的工作告一段落,开始了艰苦的劳动锻炼。
回眸青春足迹,追寻曾经的磨炼 ……慢慢远去的是人生懵懂的畅想,得到的是生活历练的刚强,锤打的是永不放弃的执着。
随着农耕节气,冬季积肥;春季修稻田埂,插秧苗;夏季苞谷地除草;秋季收割麦子,掰玉米棒,砍玉米杆,收稻谷。农田地头的活全干遍,康拜因脱粒机上的每道工序都能操作自如 。
这段岁月开启了我的人生旅程,改变了我的无知和懵懂,经历了人生非常宝贵的磨炼。
挖排洪大渠
深秋时节,全县调动各部门的壮劳力,龙口挖渠。龙口,是一荒郊野外经年发洪水的石滩地 。
牛场各农业队都有任务,农二队的职工和全县劳动大军铺开长长的战线。
在划好线的渠道内,用十字镐砍挖坚硬的石头地,再把挖松动的石头一铁锨一铁锨抛去渠边线一米外。
![]()
龙口挖渠
工地上一片钢铁与石头的碰击声,感觉浑身有了力量,用铁掀不停的铲抛石头。
![]()
龙口挖渠(编辑网摘)
不一会,男男女女的手掌都磨破皮,渗出血。场部卫生所的何医生,背着药箱奔忙在工地上,为每个人上药包扎。然后大家又拿起工具继续坚持干,直到完成任务。人生第一次最艰苦的劳动,记忆深刻。
上山…旱田收麦
盛夏时节,随同老职工一起,上旱田山上收割麦子。
![]()
旱田山上麦田
汽车在黄土飞扬的山路上颠簸了好久才到。下了车一眼望去,金黄色一片,连绵起伏的山坡上被金黄色的麦田覆盖,沉甸甸的麦穗随风摇曳,麦田真像金色的海,麦穗好像金色的花,好一片丰收的景象。
![]()
旱田山上收割麦子
山上气候炎热,麦子又干又脆,不一会,一片一片的麦子被割倒在地,每个人都挥汗如雨。古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的意境深深体味了。
蓝天白云、红日高照,我们在金色的山坡上舞动着镰刀,经受着高温的烘烤。
刹那间,飘泼大雨倾盆而下,刚抬起头直起腰,便淋成了落汤鸡一般,疾跑回工棚,衣服尚未换好,又艳阳高照了。
山上割麦子的日子虽然又苦又累,但更多的是新鲜和好奇,苦中有乐。
冬季运肥忙
秋冬交季,队领导为了让这些城市来的学生们,得到更全面的锻炼,把队里农户人家自用的小牛车集中起来,让知青们去附近牛(羊)圈运送肥料。
清晨迎着朝阳,牛车队出发,牛儿们不慌不忙的慢悠悠地走在乡间小路上,你着急它不急。无趣之中,一维吾尔族知青(伊七中)唱起了悠远深长的民族老歌谣。听着这从小耳熟了的老调,仿佛行走在那旷古的历史长河中。
![]()
冬季运肥忙(编辑网摘)
到了牛(羊)圈,把厚积在地上的粪料挖松成堆,一锨一锨地装上车。中午会在圈主家就餐,民族老乡家的奶茶和丰富的奶制品,是我们的最爱。下午将车装满,傍晚扬鞭赶车归队。
牛车蹒跚地行走在田原、草滩间小路上,田原·草滩一片秋色,蓝天夕阳如画,缤纷的云彩似彩霞;牛粪味已被微风吹散,思绪也在晚风中飞扬,多少落寞与梦想都随风飘散。
宣传队―最靓的色彩
紧跟形势 ,队领导下达任务,成立毛泽东思想宣传队,龙琼花(伊二中知青)受命组织成立了毛泽东思想宣传队。
利用业余时间排练,没几天就可以宣传演出了,去牧业队宣传毛泽东思想,近处步行去,远处队里派马车。
![]()
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编辑网摘)
去哪个牧业队,都是一路风景,一路歌,”草原就像绿色的海;毡包就像白莲花;骏马好似彩云朵;牛羊好似珍珠洒……”
![]()
绿色的大草原
冬日里,皑皑白雪,茫茫雪野,银装素裹的大草原一望无边;”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歌声在雪野上空飘荡……
![]()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无论到哪个放牧点,有一家人或两三家人,我们都会将所有节目认真表演。热情豪放的哈萨克牧民会给我们准备一桌丰盛的民族风味大餐,第一次品尝了如此美味的民族特色大餐。
我们的铁姑娘队
队里组织成立了铁姑娘队。队长孙桃花(连云港支边青年,18岁的共产党员),一个立场坚定,爱憎分明的有志青年,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
我和队长孙桃花
在她的带领下,我们和男职工一样奋战在生产第一线,不但田间地头的农活,样样拿得起,放得下,秋季还夜战在打麦场上。
![]()
场里的一部大马力康拜因拖着一部脱粒机,马不停蹄地奔忙在各农业队。为了及时地颗粒归仓,完成上缴任务,铁姑娘们和男职工24小时轮值在打麦场的脱粒机上。在机器的轰鸣声中,首先要把不远处的麦垛上的麦捆传送到机前。
机前岗位上的人再一捆一捆送上传送带,站在高高的机器吃口岗位上的人,要迅速地把麦捆的草绳用镰刀砍断,均匀铺开送进机子的大口。
机尾的人要把麻袋放好在吐口,装满的麻袋有人扎口,运送到卡车上。
麦场被漫天的灰尘和草屑笼罩,远远望去,一方土雾弥漫的天空,只闻机器轰鸣声,看不见人和机器。
![]()
康拜因脱粒机(编辑网摘)
姑娘们无牵无挂,挑起了夜班的重担,夜战在打麦场。在那漫天的土尘和草屑的笼罩下,在庞大机器的轰鸣声中,轮流操作在每个运行岗位上,每个人都经受了从胆怯,恐惧到无畏无惧。
—路艰难险阻的磨砺,直到熟练操作,让我们经历了一次人生的淬火锤炼,犹如凤凰涅槃,完成了成长的蜕变。
眺望青春*岁月如歌
一次队长安排我和安子芸在队部附近的麦田割麦,那块不很大的麦田,镶嵌在一片田原之中。
麦田边一条小河湍湍流过,河边绿植成荫,旁边一绿油油的小菜园里蔬果累累,几间小土屋静静的杵立在绿树下,美丽的田原静谧安详,偶尔几声蚂蚱叫、小鸟鸣,悦耳怡心。
![]()
我和安子芸
天高气爽,我俩轻快地割着麦子,随后即刻就用马兰草叶编制的草绳,将麦子捆起来,再把一捆一捆的麦子堆成一垛一垛的,便倚靠在麦垛上歇息。
明亮的阳光照耀着我们,闻着田野的香气,听风听树叶沙沙响,听小河轻轻地吟唱,享受着这唯美的二人天地。
![]()
我俩轻快地割着麦子
望着那深远不可测的天空,白云朵朵,飘渺变幻在那无边无际的蓝天上,给我们无限的遐想。
安子芸放开她那银铃般的歌喉,唱起了一首一首时下流行的革命歌曲,我也不由得应合着。唱着那“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心儿也随着那朵朵白云飞向远方。
回望青葱岁月,难忘知青情怀。
青葱岁月义无反顾的前行,最温暖的是清晨第一缕阳光;最澄澈的是那纯洁又珍贵的友情;最难忘的是风雨同行的人。
![]()
龙琼花(右)和我去拍骑马照
知青挚友安子芸、龙琼花,支边战友孙桃花、陈学彩、小赵……不能一一书写,但她们都刻记在我心里。
一张张泛黄的照片,记录着光阴的脉络,一件件往事触动心扉,一段段回忆温暖情怀。
青葱岁月我们一起走过……走过同苦同乐的风风雨雨,一起晨起而作、日落而归、一起劳作、一起阅读、一起学习、一起闹、一起哭、一起笑……一起逛县城。
![]()
![]()
林荫大道、绦树下有我们青春的脚印
田野里、草滩上、小溪边有我们的脚步足点,绿树下、大路上有我们青春的脚印。
![]()
![]()
苹果树旁、草地上有我们的身影
我们一起经历了风吹雨打、艰苦磨炼,在青涩的岁月里,结下了缘、汇成了谊,结下了纯洁而朴实的友谊。
![]()
![]()
瑞雪覆盖大地、踏雪寻梅在雪野
![]()
在果园草滩上
![]()
![]()
瑞雪覆盖大地、踏雪寻梅在雪野
从未相忘我们是人生途中,年少时彼此稚嫩的风景,是彼此记忆中的一抹青葱色彩,那些岁月留下的小篇章总会留下太多的难忘。
![]()
我和同甘苦的姐妹
我们一同从懵懂的少年走向青春年华;我们会在银装素裹的冬日盼望春暖花开 ;在繁花盛开的春天,期待秋的成熟;也会在秋的沉静中,想望春的姹紫嫣红。
也许生命的美,在于心存希望;人生的蕴含,在于尝遍千般滋味后,能心存感激;感谢曾经一路同行的好人们。
那些老支边和新支边青年们,那些老职工和他们的子女们,给我们的关心爱护永远珍藏在心。
还有维吾尔族、回族大婶,他们给我们的温暖一直伴我前行。
总有一些美好时光,深深刻在记忆中,我们无意提起,却发现记得那么牢。
青春的记忆,逝去的芳华,走过的足迹,成为今生永不磨灭的回忆。
执笔怀念,落墨想念。
![]()
![]()
作者简介
黄艳英 ,伊宁四中 初中1965届毕业。
1965年10月响应党的号召,下乡到伊犁巩留牛场农二队至1970年。
1971年至1981年在伊犁外财政局印刷 厂工作。
1982年在伊犁州供电公司工作 。
1988年新疆会计干部学院中专班学习。
1994年一1995年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财务管理大专班学习
2006年退休
(本文照片除署名外全部由作者提供)
来源:伊犁老故事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公益宣传,无任何商业用途。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在使用信息时侵犯了您的利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
巩留零距离巩留好地方
举报(投稿)邮箱
3211156009@qq.com
投稿电话
0999-5620506
举报电话
0999-5628232
●编辑 张 静 江饿勒
●责编 朱 婷 袁 叶
● 审核 唐 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