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最近在聊关牧村,就是那个声音特别有辨识度的女中音。聊起她,往往是从一个让人有点意外的消息开始的。她现在长住在杭州一家挺不错的养老院,环境安静,服务也周到。这选择乍一听可能让人愣一下,但其实挺符合她一贯的作风,活得明白,也不想给儿女添负担。她不是孤单一个人,是和丈夫江泓一起住进去的。
说到感情,她这条路走得不算太顺。第一段婚姻对象是王星军,两人在1983年拍电影时认识的。那时候她已经很有名了,对方还是个没什么声响的演员。很多人当时就不看好,觉得两人差距有点大,名气年龄都不太匹配。但关牧村还是选择了结婚,并在1988年生下了儿子关天元。
婚姻起初还算平稳,但后来变化很大。王星军事业不太顺利,心态逐渐失衡,甚至发展到多次动手。关牧村为了孩子默默忍受了一段时间,但最终还是在1990年决定离开。她什么都没要,就带着儿子走了,自己重新开始打拼。
那段时间真的挺难的。一边要唱歌、演出,维持事业,一边还得照顾年幼的儿子。她在北京租了个小房子,天天忙得连轴转。但认识她的人都说,没见过她抱怨什么,该唱就唱,该忙就忙。
![]()
感情上的转折发生在8年之后。1998年,她遇到了江泓。他以前是官员,学历高,为人也温和。最关键的是,他对关天元特别好,完全当成自己孩子来照顾。关牧村之前一直有顾虑,怕再婚对孩子不好,但江泓用耐心打消了她的担心。
他们两人在一起之后,生活明显稳定多了。江泓支持她继续发展事业,也把家里安排得妥妥帖帖。关天元后来出国留学、工作,一家人关系一直很融洽。关牧村也更有心力去做公益,经常捐助学生、探望老人。
她年轻时吃过不少苦。10岁那年,母亲就因为癌症去世了。父亲后来也遭遇变故,失去了工作。她带着弟弟一起生活,冬天得去捡煤渣回来烧炉子,捡菜叶子腌着吃。弟弟甚至偷偷卖过血,就为了让她能吃上点肉。
![]()
但哪怕在那时候,她都没有放弃唱歌。妈妈以前就教过她,还专门请过老师。后来她进厂当了车工,白天干活,晚上就去文艺队表演。是工人们最先发现她的歌声特别打动人的。
1973年那次汇演,她唱了《打起手鼓唱起歌》,一下子被很多人记住了。之后施光南为她写歌,帮助她走上了专业歌唱的道路。《吐鲁番的葡萄熟了》《祝酒歌》《假如你要认识我》,这些歌之所以能流传,离不开她那种真诚厚重的表达。
她也没有停止学习。事业正红的时候,她去中央音乐学院进修,后来又考上了南开大学读历史学硕士。这些积累让她在唱歌之外,更多了一份底蕴。从政协会员到青联副主席,她参与了不少社会工作。
![]()
现在她和丈夫选择在养老院生活,其实是一种主动的安排。儿子早已成人自立,他们更希望有自己的空间,也有人专业照料。她偶尔还会唱起那些熟悉的歌,声音依然沉稳动人。
回过头看关牧村的人生,有点像一首层次丰富的歌。有低回的部分,也有昂扬的段落。但不管是苦是甜,她都用一种很踏实的方式去面对。工作就好好唱,生活就好好过。遇到挫折,承受得住。风平浪静,也懂得安享。
或许最不容易的是,她始终没有失去那份质朴和温暖。这比任何成就都更珍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