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郑州北边有一片老黄土坡,当地人老话讲“生在苏杭,葬在北邙”,说的就是这地方自古被看作安息的好去处。地底下老墓一个叠一个,朝代换了好几茬,陪葬的物件自然也少不了。
可谁也没想到,这么一片安静的土地,竟成了几个村里人眼里发横财的地方。
![]()
古荥镇有十来个人,平时种地打工,可一到晚上就换了副面孔。冯建岭、程金永这几个名字,在村里再普通不过,可凑到一起,却成了一支偷偷摸摸挖古墓的队伍。
他们没什么学问,也没正经学过考古,全凭老一辈人传下来的几句话,加上自己瞎琢磨,就敢往几米深的黑洞里钻。
那是2009年8月20号凌晨,天还黑着,惠济分局的几个警察正沿着程庄村路边巡逻。忽然看见田里人影晃动,五六个人慌里慌张往外跑,手里还拎着铁锹、水桶,最显眼的是那一把洛阳铲。
这玩意儿一出现,警察心里就明白了七八分。果不其然,一个塑料袋里哗啦啦倒出来十多个沾着泥的陶人陶马,个个都是古物。
![]()
一审才知道,这伙人可不是头一回干这事。早在2006年冬天,程金永在岭军峪溜达时就发现一个塌下去的圆洞,他眼睛一亮,知道下面有东西。
没过几天,他就叫上冯建岭、程春艳几个,带着工具摸黑去了。几个人轮流挖了五六个钟头,洞打到九米深,终于见了墓室口。
程金永系着绳滑下去,拿手电一照,里面全是红陶做的小人小马,还有一些彩绘的女俑,虽然蒙着灰,可模样还挺精致。
那一晚,他们从墓里搬上来三十多个陶俑、四匹陶马,外加一堆碎片。过了一个月,这批东西被他们打包卖给了一个收旧货的,统共换了12000块钱。
![]()
几个人分完钱,吃了几顿酒肉,就忘了这回事。他们不知道,自己挖开的是隋唐时期的贵族墓,那些陶俑搁在今天,随便一件都顶得上他们好几年的收入。
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后来的一次。他们挖出来几个彩色女陶俑,颜色还挺鲜艳,兴致勃勃拿到郑州古玩城去卖。结果一个古玩贩子瞥了一眼,摇摇头说这玩意儿不值钱,白送都嫌占地方。
冯建岭他们一听,心里凉了半截,最后好说歹说,对方才勉强掏出3块钱,像打发要饭的一样把这几个陶俑买走了。几个人还觉得赚了便宜,毕竟“总比扔了强”。
![]()
可等到案子破了,文物专家一看,直摇头。那几个彩色女陶俑不仅是真品,而且保存得相当完好,市场估价起码百万以上,更重要的是对研究唐代服饰、雕塑有极高价值。
3块钱卖掉百万宝贝,这事听着像个荒唐笑话,可偏偏就是真的。
从2006年到2008年,这伙人几乎把古荥镇周边能摸到的大型古墓翻了个遍。岭军峪、上河王村、黄河大观……
他们像夜老鼠一样,一次次刨开历史的封土,把汉代、隋代、唐代的陶俑、银碗、墓志铭一样样拖出来,再便宜转手。
![]()
有一次还挖到一块唐代尹元徽的墓志铭,他们也不识字,只觉得是块石头,差点当场砸了。
警方后来追回来四十多件文物,其中不少被定为国家二级、三级文物。而冯建岭、程金永这帮人,最后也都落网。
有个老专家在鉴定时说了一句话:“这些东西不是商品,它们是祖先留给后人的信。你把它卖了,就是把信撕了,再也读不到了。”
可惜,那几个只认得钱的村民,直到手铐戴上那一刻,也没真正听懂这句话的意思。
本文资料图片来源:央广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