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陈磊拿着那张10万元的支票,看着二叔陈建华得意的笑容。
180万的年利润,自己只分到10万,所有人都说他疯了。
可当陈磊宣布撤资的那一刻,二叔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双手颤抖着抓住他的胳膊:"小磊,你不能走!绝对不能走!"
这一幕,彻底颠覆了所有人的认知...
![]()
01
这事还得从一年前说起。
2022年夏天,陈磊刚从大学毕业,在家待业了三个月。投了无数份简历,要么石沉大海,要么就是试用期工资两千多,连房租都交不起。
那天正是周末,二叔陈建华开着他那辆黑色轿车来到了陈磊家。
"大哥,小磊这么好的大学生,怎么能在家闲着呢?"二叔一进门就开始发表高论,"现在这年头,给人打工哪有前途?得自己干事业!"
陈磊的父亲陈国强放下手中的茶杯,苦笑道:"建华,你说得轻松。小磊一个刚毕业的学生,有什么本事自己干事业?"
"哎呀大哥,你这就不懂了!"二叔得意地拍了拍胸脯,"我在商场摸爬滚打这么多年,什么生意赚钱我最清楚。现在餐饮行业火得很,特别是麻辣烫,投资小,回本快,利润高!"
陈磊坐在一旁听着,心里多少有些动摇。这几个月的求职经历确实让他备受打击,如果真能自己做点生意,也比给人打工强。
"可是开店需要本钱啊。"陈国强皱着眉头说道。
"这你就不用担心了。"二叔拍着陈磊的肩膀说,"我已经看好了一个店面,在商业街的黄金地段。总共需要投资100万,我出65万,小磊出35万。咱们叔侄俩合伙,还怕不赚钱?"
35万?陈磊心里一紧。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家里的全部积蓄也就这么多。
"建华,你真觉得这生意能做?"陈国强显然也有些心动。
"大哥,你还不相信我的眼光?"二叔信心满满地说,"我这些年做生意,什么时候亏过本?这个麻辣烫店,我保证一年之内就能回本,第二年开始就是纯赚!"
二婶刘美娟也在一旁附和:"是啊大哥,建华的生意头脑你还不知道?当年开五金店,三年就买了房买了车。这次的麻辣烫生意,那更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看着二叔夫妇信心满满的样子,陈磊的心里开始动摇了。与其找工作处处碰壁,不如试试自己创业。
"二叔,你说的那个店面在什么位置?"陈磊开口问道。
"就在市中心的美食街!"二叔眼睛放光,"那里人流量大得很,中午和晚上都排队。我已经和房东谈好了,年租金36万,虽然贵点,但绝对物超所值!"
36万的年租金!陈磊倒抽一口凉气。这意味着每天光房租就要1000块钱,还不算其他成本。
"小磊,你不要被租金吓到。"二叔看出了陈磊的担心,"做生意就是要敢投入。那个地段,随便一个小店每天营业额都过万。咱们做麻辣烫,成本低,毛利率高,一天赚个七八千很轻松!"
陈国强和妻子王秀芳交换了一个眼光。35万,这是他们夫妻俩在工厂干了20多年攒下的全部家底。
"建华,你说这生意真的稳赚?"王秀芳小心翼翼地问。
"嫂子,我用人格担保!"二叔拍着胸脯说,"而且咱们是一家人,我还能坑了小磊不成?投资35万,一年保证给你们赚回来50万!"
![]()
晚上,一家三口关起门来商量。
"小磊,你自己怎么想?"陈国强问儿子。
陈磊沉思了一会儿:"爸,我觉得可以试试。这几个月找工作确实太难了,而且给人打工也没什么前途。二叔说得对,现在餐饮行业确实挺火的。"
"可是35万啊!"王秀芳心疼地说,"这是咱们家的全部积蓄,万一亏了怎么办?"
"妈,富贵险中求嘛。"陈磊安慰道,"而且二叔也不是外人,他投得比咱们还多。真要是亏了,他损失更大。"
陈国强点了点头:"建华这些年做生意确实有一套,从来没听说他亏过本。既然他这么有信心,咱们也试试吧。"
就这样,一家人决定了这件事。
第二天,陈磊就跟着二叔去看店面。
美食街确实热闹,各种小吃店鳞次栉比,人来人往络绎不绝。二叔看中的这个店面位置绝佳,门面宽敞明亮,面积有80平米。
"小磊,你看这位置!"二叔指着店面说,"这可是寸土寸金的黄金地段。左边是肯德基,右边是星巴克,咱们夹在中间,客流量绝对没问题!"
陈磊仔细观察了一下,确实如二叔所说。这个位置的人流量很大,特别是中午和晚上,基本上每家店都排队。
"房东要求一次性付清一年房租,还要三个月押金。"二叔继续介绍,"总共45万。装修设备大概需要30万,流动资金准备25万。这样总投资100万,咱们按比例出资。"
陈磊心里算了一笔账。35万的投资,如果真能像二叔说的一年回本,那第二年开始就是纯赚了。
"二叔,咱们什么时候签合同?"
"就明天!"二叔拍板道,"我已经和房东约好了。你回家准备一下,明天咱们就把这事定下来!"
02
合同签得很顺利。陈磊和二叔按照约定的比例出资,65万和35万,共同承租了这个店面。
装修花了整整一个月时间。二叔确实有经验,从设计到施工,每个环节都安排得井井有条。现代化的不锈钢操作台,明亮的LED灯光,整洁的用餐环境,看起来确实很专业。
"小磊,你看这装修效果!"二叔满意地看着焕然一新的店面,"绝对不比那些连锁店差!客人一进门就能感受到咱们的专业和用心!"
陈磊也很满意这个装修效果。明亮整洁的环境,合理的布局设计,确实能给顾客留下好印象。
设备采购也花了不少心思。二叔坚持要买最好的设备,从电磁炉到冰柜,从收银系统到监控设备,一样都不含糊。
"做生意就是要舍得投入。"二叔边验收设备边说,"设备好了,效率高,成本自然就降下来了。而且客人看到咱们设备专业,对食品安全也更放心。"
员工招聘也很快完成了。二叔通过朋友介绍,找来了三个有经验的员工:一个负责配菜,一个负责煮制,一个负责打扫卫生。
"这三个人都是我朋友店里的老员工,技术绝对没问题。"二叔介绍说,"工资虽然高点,每个月2800,但绝对值这个价!"
三个员工加上陈磊和二叔,店里总共五个人。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试营业的前三天,二叔请了很多朋友来捧场。生意看起来还不错,每天营业额都在七八千左右。
"小磊,你看!"二叔兴奋地指着收银台的数据,"才试营业就有这个营业额,正式开业之后还得了?"
陈磊也很兴奋。虽然还没正式开业,但这个开局已经超出了他的预期。
![]()
正式开业那天,二叔特意放了鞭炮,还请来舞狮队助兴。整条美食街都被吸引过来了,店门口围了里三层外三层的人。
"开业大酬宾!所有菜品8.8折!"二叔拿着大喇叭在门口吆喝,"正宗川味麻辣烫,料足味美,欢迎品尝!"
从开门到晚上10点关门,店里就没闲过。陈磊站在收银台后面,手都按酸了。一天下来,营业额达到了惊人的1.8万元!
"小磊,你看看这营业额!"二叔兴奋得脸都红了,"一万八千块!扣除成本,净赚一万二!"
陈磊也被这个数字震惊了。一天净赚一万二,这个收入确实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
第二天,第三天,营业额依然保持在1.5万以上。一周下来,总营业额超过了10万元。
"小磊,咱们这生意成了!"二叔拉着陈磊的手说,"按这个势头,一个月营业额40万,一年就是500万!"
陈磊心里也美滋滋的。看来二叔的眼光确实独到,这个投资决定是对的。
店里的分工很明确。陈磊主要负责收银和日常管理,包括员工排班、卫生检查、库存盘点等。二叔主要负责采购和对外关系,包括食材采购、供应商谈判、工商税务等。
"小磊,你年轻,学东西快,管理这些日常事务最合适。"二叔说,"我年纪大了,但经验多,跑外面这些事情我来。咱们叔侄配合,绝对无敌!"
陈磊对这个分工很满意。收银和管理确实比较适合他,而且能够掌握第一手的经营数据。
随着生意越来越好,陈磊对这个投资决定越来越满意。每天看着收银台上不断跳动的数字,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03
三个月过去了,麻辣烫店的生意稳定下来。日均营业额保持在1.8万左右,最好的时候能达到2.2万。
"小磊,你算算咱们这三个月赚了多少?"二叔拿着账本问道。
陈磊仔细算了一遍:"三个月总营业额162万,扣除房租9万,人工费25.2万,食材成本64.8万,水电费3.6万,其他杂费8.4万,净利润51万。"
"平均每个月17万的净利润!"二叔兴奋地说,"按这个速度,一年就是200万的净利润!"
这个数字让陈磊也很兴奋。200万的年利润,这比他之前想象的还要好。
但是随着时间推移,陈磊逐渐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是成本问题。食材成本占营业额的40%,这个比例似乎有点高。陈磊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同行的食材成本一般在30-35%之间。
"二叔,咱们的食材成本是不是有点高?"陈磊试探性地问。
"小磊,你不懂。"二叔摆摆手,"咱们用的都是最好的食材,成本当然高一些。但是客人吃得放心,回头客就多,长远看还是划算的。"
陈磊觉得有道理,也就没再多问。
其次是供应商问题。店里的食材都是二叔联系的供应商提供,价格和质量陈磊都没有参与。
"二叔,我能不能跟着你去采购,学习一下?"陈磊提出了这个要求。
"小磊,你在店里管理就行了。"二叔拒绝了,"采购这些事情水很深,没有几年经验根本搞不定。你现在的任务就是把店里管好,其他的交给我。"
陈磊虽然有些不满,但也没办法。毕竟二叔确实更有经验,而且生意做得这么好,说明他的方法是对的。
年底将近的时候,二叔提出了分红的话题。
"小磊,咱们该算算今年的账了。"二叔拿出厚厚的账本,"一年下来,总营业额620万,各项成本扣除后,净利润180万。"
180万!这个数字让陈磊兴奋不已。按照投资比例,他应该分到63万,这可是个不小的数目。
"不过小磊,我觉得咱们的分红不能简单按投资比例分。"二叔突然话锋一转,"做生意不光是出钱,还要出力、出技术、出关系。"
陈磊心里咯噔一下,感觉事情不对劲。
"你看啊,虽然你出资35万,我出资65万,但是这个生意能做起来,主要靠的是什么?"二叔开始讲道理,"第一,店面是我选的,位置这么好全靠我的眼光。第二,装修设计是我做的,才有现在这么专业的效果。第三,供应商是我联系的,保证了食材质量和成本控制。第四,员工是我招的,技术过硬才能保证口味。"
每说一点,二叔就伸出一个手指头,到最后已经伸出了一只手。
"还有最重要的,麻辣烫的配方和制作工艺,那都是我的独门秘籍!"二叔拍着胸脯说,"这些技术要素,价值可远远超过单纯的资金投入!"
陈磊听着二叔的这番话,心里开始不安起来。
![]()
04
"所以我觉得,咱们的分红应该按贡献大小来分,而不是单纯的投资比例。"二叔继续说道。
"那二叔你觉得应该怎么分?"陈磊小心翼翼地问。
"我想了想,这样分最公平:我拿170万,你拿10万。"二叔说得很自然,仿佛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170万和10万?陈磊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按投资比例,自己应该分63万,现在却只给10万?
"二叔,这个分配是不是......"陈磊想要提出异议。
"小磊,你听我说完。"二叔打断了他,"我知道你心里可能有想法,但是你冷静想想。你投资35万,现在给你10万分红,加上明年继续分红,两年下来你就回本了。而且更重要的是,你学到了做生意的经验,这些经验比钱更值钱!"
二婶刘美娟这时也开口了:"小磊,你二叔说得对。你看你现在多能干,收银、管理、对账,样样都会。这些技能你去哪儿能学到?二叔等于是手把手教你做生意,光这个就值不少钱呢!"
陈磊心里很不舒服,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反驳。
"而且小磊,你要理解二叔的难处。"二叔继续说道,"我投资65万,还要承担所有的风险和责任。万一生意不好,亏损也是我承担大头。现在生意好了,我多分一些也是应该的。"
"可是二叔,当初咱们约定的是按投资比例分红。"陈磊终于说出了心里话。
"小磊,那是当初没有考虑周全。"二叔摆摆手,"现在生意做起来了,才发现单纯按投资比例分是不合理的。你想想,如果没有我的技术和关系,就算有钱也做不起来这个生意。"
"是啊小磊,"二婶也在一旁帮腔,"你二叔为了这个店操了多少心?每天早上6点就起来去采购,晚上要到11点才回家。你只要站在收银台后面就行了,多轻松啊!"
陈磊被说得哑口无言。确实,二叔为这个店付出了很多,每天都是最早来最晚走。而自己相对来说确实轻松一些。
"小磊,我再给你算笔账。"二叔拿出计算器,"你投资35万,第一年分红10万,第二年保守估计还能分15万。两年下来你就回本了,之后都是纯赚。你说这生意划算不划算?"
"而且最重要的是,你学到了真本事!"二婶继续劝说,"以后你完全可以自己开店,到时候就是当老板的料了。这些经验比什么都值钱!"
陈磊心里五味杂陈。从纯粹的利益角度讲,10万确实不算少,比他打工的收入高多了。而且确实学到了不少东西,对餐饮行业有了深入了解。
"我再想想吧。"陈磊没有立即答复。
晚上回到家,陈磊把这个事情告诉了父母。
"什么?只给10万?"王秀芳一听就急了,"180万的利润,只给咱们10万?这也太不公平了!"
陈国强也皱起了眉头:"建华这么分确实有些过分。咱们投资35万,怎么着也应该分个五六十万吧。"
"可是爸妈,二叔说得也有道理。"陈磊把二叔的理由重复了一遍,"确实,这个生意能做起来,主要靠的是他的技术和关系。"
"技术?什么技术?"王秀芳不服气,"麻辣烫能有什么技术?不就是煮煮菜嘛!"
"妈,你不懂。"陈磊解释道,"配方、火候、时间掌握,这些都是有讲究的。而且供应商关系、店面选址,这些确实是二叔的强项。"
陈国强沉思了一会儿:"小磊,你自己怎么想?"
"我觉得......"陈磊犹豫了一下,"算了,就按二叔说的办吧。10万也不少了,比我打工强多了。而且我确实学到了很多东西。"
"唉,小磊啊。"陈国强叹了口气,"你这孩子心太软。不过话说回来,建华毕竟是自家人,不会真的坑咱们。既然你决定了,那就按他说的办吧。"
第二天,陈磊给二叔打电话,同意了他的分红方案。
"小磊,你真是个明白人!"二叔在电话里很高兴,"你放心,二叔绝对不会亏待你。明年咱们继续合作,保证让你赚得更多!"
05
签完分红协议,二叔很痛快地给了陈磊10万块钱。拿到钱的那一刻,陈磊心情复杂。
"小磊,这是你应得的!"二叔拍着陈磊的肩膀说,"明年咱们继续努力,争取赚得更多!"
春节期间,二叔请客庆祝,把亲戚朋友都叫来了。席间,二叔逢人就夸陈磊懂事。
"你们看我这侄子,多懂事!"二叔举着酒杯说,"年纪轻轻就有做生意的头脑,将来一定有出息!"
"小磊确实不错,年纪轻轻就能赚这么多钱。"亲戚们纷纷称赞。
"那是!咱们陈家的孩子都有生意头脑!"二叔得意洋洋,"小磊跟着我学,保证将来能自立门户!"
陈磊在一旁听着,脸上挂着笑容,心里却五味杂陈。
年后开业,生意依然很好。经过一个冬天的口碑积累,店里的客源更加稳定。很多顾客都成了常客,每天都要来吃一顿。
"小磊,你看咱们这回头客多多!"二叔指着排队的顾客说,"这就是品质的体现!咱们用心做生意,顾客都能感受到!"
陈磊点点头,心里确实有些成就感。能够把生意做到这个程度,确实不容易。
随着生意的稳定,陈磊对各个环节也越来越熟悉。收银、管理、库存、员工安排,每个细节他都了如指掌。
有时候二叔外出谈业务,整个店面都是陈磊在管理。从开门到关门,从前台到后厨,所有事情他都能处理得井井有条。
"小磊,你现在真是越来越能干了!"员工们都对陈磊刮目相看,"有你在,咱们干活都有劲头!"
陈磊对自己的成长也很满意。从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到现在能够独当一面的店面管理者,这个转变确实让他收获很大。
但是,在内心深处,陈磊对那个分红方案始终有些不甘心。180万的利润,自己只分到10万,这个差距确实太大了。
特别是当他看到二叔开着新买的豪车,二婶戴着新买的金项链时,这种不平衡感更加强烈。
"小磊,二叔新买的这辆车怎么样?"二叔开着刚提的奔驰轿车,很得意地向陈磊炫耀,"40多万呢!开出去多有面子!"
陈磊强装笑容:"挺好的,二叔您应该享受享受。"
"那是!做生意有了钱,当然要改善生活!"二叔拍着方向盘说,"小磊,你也要努力,争取早点买车买房!"
看着二叔得意的样子,陈磊心里更加不是滋味。
![]()
但是陈磊表面上依然保持着和谐。毕竟是一家人,而且生意还要继续做下去。
"二叔,明年咱们的生意计划是什么?"陈磊问道。
"明年啊,我想再开一家分店!"二叔雄心勃勃,"现在这家店这么赚钱,咱们完全可以复制这个模式。两家店一起经营,利润翻倍!"
"那需要多少投资?"
"大概150万左右。"二叔算了算,"不过这次不用你出钱了,我有足
够的资金。你继续管理这家老店就行了。"
陈磊听到这话,心里更不是滋味。二叔有了足够资金开分店,而这些资金很大一部分来自于今年的170万分红。而自己只分到10万,连参与新店投资的资格都没有。
但他还是点了点头:"好的,二叔。我会把这家店管理好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陈磊对整个生意的运营越来越了解。他发现,自己在这个生意中的作用其实比想象的要大。
首先,收银和日常管理看似简单,但实际上非常重要。每天的营业额统计、库存管理、员工调度、顾客服务,这些都需要细心和耐心。
其次,陈磊年轻,与顾客的沟通更加亲和,很多年轻顾客都喜欢和他聊天。这种亲和力对于维护客源很重要。
再次,陈磊的学历和眼界让他在很多细节上有更好的把握。比如收银系统的使用、营销活动的策划、成本控制的分析等。
但是,这些贡献在分红时却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
春节过后不久,一个偶然的机会让陈磊了解到了一些情况。
那天二叔外出办事,供应商老王来送菜。
"小陈,你们老板不在啊?"老王问道。
"我二叔有事出去了,有什么事我可以处理。"陈磊回答。
"也没什么大事,就是想和他商量一下价格。"老王放下货物,"现在原材料涨价了,我们的供货价也得调整一下。"
"涨多少?"陈磾顺口问道。
"蔬菜类涨0.5元一斤,肉类涨1元一斤。"老王说道,"不过你们进货量大,我给的已经是最优惠价格了。"
陈磊心里算了一下,按照店里的进货量,这个涨价每个月会增加成本七八千块钱。
"老王,能问一下咱们现在的进货价是多少吗?"陈磊试探性地问。
"蔬菜平均3.5元一斤,肉类平均18元一斤。"老王很爽快地说出了价格。
陈磊心里咯噔一下。他记得账本上记录的进货价格比这个高不少。蔬菜是4元一斤,肉类是20元一斤。
难道是记账有误?还是......
陈磊不敢往下想。
"老王,这个价格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从去年开业到现在都是这个价,没变过。"老王回答,"你们老板人不错,从来不拖欠货款,所以我给的价格也实在。"
陈磊的心更加不安了。如果老王说的是真的,那么账本上的进货价格就有问题。
等老王走后,陈磊仔细查看了账本。果然,所有食材的进货价格都比老王说的高出10-15%。
一个月进货成本20万,如果虚高15%,那就是3万块钱的差价。一年下来就是36万!
陈磊觉得头皮发麻。难道二叔在采购环节有猫腻?
但他又觉得不太可能。二叔是自己的叔叔,应该不会这样做。可能是有其他原因,比如运输费、手续费之类的。
陈磊决定再观察观察,不急着下结论。
接下来的几天,陈磊更加留意各种细节。他发现,不光是食材价格有问题,连员工工资都有出入。
账本显示每个员工月薪2800元,但有一次陈磊无意中听到员工聊天,说工资是2500元。
300元的差价,三个员工一个月就是900元,一年就是10800元。
虽然数额不大,但这种做法让陈磊很不舒服。
还有租金问题。二叔说年租金36万,但陈磊偶然看到房东的收据,上面写的是30万。
种种迹象表明,账本上的成本有一定的水分。
陈磊心里很矛盾。一方面,他觉得应该相信二叔,毕竟是一家人。另一方面,这些数据差异确实让他怀疑。
但是他又不好直接质疑二叔,那样会伤害叔侄感情,也会影响生意合作。
陈磊决定暂时保持沉默,继续观察。
![]()
随着观察的深入,陈磊发现的问题越来越多。
比如水电费。账本显示每月水电费3000元,但陈磊偷偷看了缴费单,实际只有2200元。
比如设备维护费。账本每月记录设备维护费1500元,但实际上除了年初换过一次电磁炉,基本没有大的维护支出。
比如其他杂费。账本每月记录杂费2000元,但具体是什么费用,陈磊从来没有见过相关票据。
所有这些加起来,每个月的成本虚高大概4-5万元,一年下来就是50多万元。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实际净利润就不是180万,而是230万以上。而自己分到的10万,占比就更低了。
陈磊越想越愤怒,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处理。直接质疑二叔?那会彻底撕破脸皮。保持沉默?心里又憋得难受。
就在陈磊纠结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情,让他做出了决定。
06
春节后开业第三天,店里生意一如既往的火爆。中午时分,陈磊正在收银台忙碌,二叔从外面采购回来。
"小磊,今天营业额怎么样?"二叔问道。
"还不错,现在已经8000多了。"陈磊回答。
"那就好。"二叔满意地点点头,走向后厨查看库存。
就在这时,陈磊突然开口:"二叔,我想和您商量个事。"
"什么事?你说。"二叔头也不回地回答。
"我想撤资退出。"
陈磊的话音刚落,整个店面瞬间安静了下来。正在忙碌的员工都停下了手中的活,诧异地看向陈磊。
二叔慢慢转过身,脸上的表情从疑惑变成了震惊:"你说什么?"
"我说,我想撤资退出。"陈磊重复了一遍,声音很平静。
"撤资?"二叔的声音都变了调,"小磊,你是不是身体不舒服?还是遇到什么困难了?"
"我没事,就是想换个环境。"陈磊淡淡地说。
二婶刘美娟听到动静,急忙从后厨跑出来:"小磊,你刚才说什么?撤资?你疯了吗?"
"我没疯,我想得很清楚。"陈磊依然很平静,"根据咱们当初的投资比例,我投资35万,现在要求撤资。"
"不行!绝对不行!"二叔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小磊,你不能撤资!现在生意这么好,你为什么要走?"
"我有我的理由。"陈磊没有详细解释。
二叔急得团团转:"小磊,是不是二叔哪里做得不好?你说出来,二叔改!"
"不是您的问题,是我自己的决定。"
"小磊,求求你,千万不要撤资!"二婶的声音都带上了哭腔,"咱们都是一家人,有什么事不能商量吗?"
围观的顾客和员工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变化惊住了。店里的气氛变得异常紧张。
二叔走到陈磊面前,双手紧紧抓住他的胳膊:"小磊,你冷静一下!这个决定太突然了,咱们好好谈谈!"
"二叔,我已经想得很清楚了。"陈磊轻轻挣脱了二叔的手,"我要求按照投资比例撤资,这是我的权利。"
"权利?什么权利?"二叔的声音变得尖锐,"咱们是合伙做生意,不是你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
"当初投资的时候,您没说不能撤资啊。"陈磊反驳道。
二叔愣了一下,确实,当初签协议的时候没有约定不能撤资的条款。
"可是小磊,现在撤资对生意影响太大了!"二叔急得满头大汗,"你走了,谁来管理店面?谁来收银?员工怎么安排?"
"这些都是您考虑的事情,我只要求撤回我的投资。"陈磊说得很坚决。
二婶急得直跺脚:"小磊,你这是要把咱们往死路上逼啊!现在撤资,这店还怎么开?"
"为什么不能开?"陈磊反问,"我只是一个收银员和管理员,随时可以找人替代。您不是说过,真正重要的是技术和关系吗?"
这句话说得二叔哑口无言。
店里的气氛越来越紧张。顾客们开始窃窃私语,员工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二叔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在店里来回踱步。突然,他停下脚步,眼中闪过绝望的光芒。
下一秒,所有人都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