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阿姨上周体检做肠镜,查出 1 个 0.6cm 的肠道息肉,回家后翻遍手机查 “息肉”,越看越怕,总觉得 “离肠癌不远了”,连着几晚失眠。女儿陪她找我复诊,我指着报告说:“这是增生性息肉,良性的,定期复查就行,别自己吓自己。”
很多人一听到 “肠道息肉”,就自动和 “肠癌” 画上等号,要么恐慌焦虑,要么盲目要求手术;可实际上,不是所有息肉都会变癌,甚至大部分息肉都是 “安全的”。
![]()
3 种常见肠道息肉,良恶属性大不同,别混为一谈
1、炎性息肉
这类息肉多是肠道发炎后长出来的,比如得了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肠炎,肠道黏膜在炎症刺激下,会慢慢凸起形成小息肉,直径一般不到 1cm,看起来软软的、红红的。
它的特点是 “可逆”,只要把肠炎治好,炎症消退后,很多炎性息肉会自己慢慢变小、消失,几乎不会变癌。所以如果查出这种息肉,不用急着切,先治原发病,定期复查就行。
![]()
2、增生性息肉
这种息肉是肠道息肉里最常见的,十个人查出来的息肉里,可能有六七个是这种。它多长在直肠和乙状结肠,直径一般小于 0.5cm,像个小小的 “肉揪揪”,生长特别慢,可能几年才长一点点。
它的恶变率也很低,而且只有长到很大时,风险才会稍微升高。很多人查出这种息肉后,只要没症状,医生都会建议 “定期观察”,比如每年做一次肠镜,看它有没有变化。除非息肉长得快、或者数量多,才会建议切除,不用过度紧张。
![]()
3、腺瘤性息肉
这类息肉是肠癌的 “潜在候选人”,虽然它本身不是癌,但如果不管它,时间长了就可能慢慢变癌。它主要分三种: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管状绒毛状混合腺瘤,其中绒毛状腺瘤的恶变风险最高。
它的特点是 “会进展”,从腺瘤性息肉长出来,到慢慢出现细胞异常,再到发展成早期肠癌,通常需要 5-10 年。而且息肉越大,恶变风险越高。
比如直径小于 1cm 的管状腺瘤,恶变率可能不到 5%;但直径超过 2cm,恶变率能升到 20% 以上。所以只要查出腺瘤性息肉,不管大小,医生一般都会建议及时切除,避免夜长梦多。
![]()
“没症状就不用查息肉”?这 3 个错误认知要避开
误区一:“没腹痛、便血,肯定没息肉”
很多人觉得 “有息肉就会有症状”,其实 80% 的早期肠道息肉都没任何感觉,既不疼,也不出血,吃睡都正常。
肠道息肉之所以 “无症状”,是因为早期息肉很小,不会压迫肠道,也不会损伤黏膜;等出现腹痛、便血时,要么息肉已经很大,要么已经开始癌变了。所以别靠 “感觉” 判断,只要到了筛查年龄,普通人群 45 岁起,高危人群 40 岁起,就该主动做肠镜,这才是发现息肉的关键。
![]()
误区二:“息肉切了就没事,不用再复查”
有些患者切了息肉后,就觉得 “一劳永逸”,再也不做肠镜了,这是很危险的。因为肠道息肉有 “复发率”,就算切了现有息肉,肠道黏膜还可能再长新的,尤其是之前长过腺瘤性息肉的人,复发风险更高。
所以息肉切了之后,一定要按医生要求复查:管状腺瘤术后 1-3 年查一次,绒毛状腺瘤术后 6-12 个月查一次,没异常再延长间隔。别觉得 “切了就好”,定期随访才能防复发、防癌变。
![]()
误区三:“做肠镜太疼,我不敢做”
很多人因为怕疼,宁愿拖着也不做肠镜,可现在的无痛肠镜技术已经很成熟了,检查前打一针麻药,睡 20-30 分钟,醒来检查就结束了,几乎没什么不适感。
而且肠镜是排查息肉和肠癌的 “金标准”,不仅能看到息肉,还能直接取活检判断良恶,甚至当场切除小息肉,一步到位。别因为 “怕疼” 就放弃筛查,比起可能的癌变风险,一次无痛肠镜的不适感根本不算什么。
![]()
警惕信号:息肉开始癌变时,身体可能出现这 4 个 “提示”
1、便血:暗红混便带黏液,不是痔疮那种滴血
如果大便里混着暗红色的血,或者大便表面裹着黏液、脓血,要警惕,这可能是息肉癌变后,肿瘤表面破损出血,血液和粪便混合形成的。和痔疮便血不一样。
痔疮便血多是鲜红色,滴血或喷血,不与大便混合;而息肉癌变的便血,颜色偏暗,常和大便搅在一起,还可能带黏液。
2、大便形状变细:像铅笔芯,或者有压痕
正常大便应该是香蕉状,粗细均匀;如果最近大便突然变细,像铅笔芯一样,或者表面有明显的压痕,可能是肠道里的息肉癌变后长大了,挤压粪便导致的。
这种形状变化通常是逐渐加深的,一开始可能只是轻微变细,慢慢越来越明显。别觉得 “大便细点没事”,这可能是肠道里有占位性病变的信号,要及时排查。
![]()
3、排便习惯紊乱:腹泻和便秘交替,持续超 2 周
如果之前排便很规律,最近突然变得紊乱,比如今天腹泻好几次,明天又便秘好几天,交替出现,而且持续超过 2 周,没有明确原因,要警惕息肉癌变。
因为癌变的息肉会刺激肠道黏膜,导致肠道蠕动异常,要么加快,出现腹泻,要么减慢,出现便秘,所以会出现排便习惯紊乱。
4、腹痛腹胀:下腹部隐痛,饭后加重
如果经常觉得下腹部隐隐作痛,或者腹胀,尤其是饭后症状更明显,可能是息肉癌变后,肿瘤堵塞肠道,导致食物和粪便排出不畅,引发的胀痛。这种疼痛一般不剧烈,多是隐痛或胀痛,有时会自行缓解,所以容易被忽视。
![]()
其实肠道息肉不可怕,可怕的是 “盲目恐慌” 和 “盲目忽视”,恐慌会让人乱用药、乱手术,忽视会让高危息肉慢慢变癌。记住:炎性、增生性息肉大多安全,定期观察就行;腺瘤性息肉是高危,及时切除别拖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