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这张经典的人类进化图吗?这幅源自1965年杂志《早期人类》的插图,演示了人类是如何从猿到人,一路挺直脊梁,最终成为唯一胜利者的过程。不过你知道吗?很多人对这张图的理解是错误的,因为现代人类的整个演化历程,远非图片示意的那般简单。
研究发现,现代人的基因组中普遍镶嵌着其他古老人种的DNA的碎片,这是智人祖先与其他古人类相遇,交融的有力证明。也就是说,人类并非"纯种"的后代,而是一场持续数万年宏大杂交的产物。
![]()
交织的族谱
我们常常将人类演化历程想象成一条清晰的路线,从古猿一步步走向现代智人。但其实,数万年前的地球上,并不仅仅生活着我们的直系祖先“智人”,而是同时存在着多种其他古人类。整个人类的演化故事,其实更像一团错综复杂,彼此交织的网状图谱。
当早期智人走出非洲,踏上广袤的欧亚大陆时,他们就遇到了一些早已在此安居乐业的“表亲”,其中最为人熟知的就是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以下简称尼人和丹人)。
![]()
尼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和西亚地区。他们的体格比我们更为粗壮,拥有醒目的眉脊和没有下巴颏的面庞,更适应了冰河时代的寒冷气候。
他们并非是原始落后的种族。考古研究证实,尼人已经掌握了相当精湛的石器制作技术,有安葬死者的文化,甚至创作出简单的艺术品和装饰品。
![]()
相比之下,丹人则神秘得多。我们目前对他们的全部了解,几乎都来自阿尔泰山脉的丹尼索瓦洞中出土的零星化石,一节指骨、几颗牙齿和一块头骨碎片。考古推测,留下这些遗骸的丹人大约生活在4万年前。
现代基因测序结果表明,在所有非洲以外的现代人体内,都留存着当年相遇的痕迹。欧亚人群的基因中,大约有1-4%来自尼人,而东亚地区人群中的这一比例可能稍高。分布于大洋洲外围岛屿的美拉尼西亚人,其基因中有高达约5%的部分可追溯至丹人。
更有力的证据来自丹尼索瓦洞中另一块9万年前的骨骼碎片,基因分析显示,其主人是一位混血儿,父亲是丹人,而母亲则是尼人。这为我们理解古人类之间的交流提供了直接而生动的证据。
![]()
馈赠与代价
当智人初次踏入欧洲和西伯利亚的严寒之地,面对的寒冷的环境和全新病的原体,他们自身的基因库可能尚未做好充分准备。然而,通过与尼人和丹人的交融,他们迅速获得了后者经过漫长岁月打磨的适应性基因。
比如,免疫系统得到显著增强。这些外来基因显著提升了智人对欧亚本土病原体的抵抗能力,为现代人的免疫多样性奠定了基础。
另一项馈赠体现在对特殊环境的极致适应上。科学家们发现,我国的藏族人体内普遍携带EPAS1基因,此基因能更好地帮助他们调节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使其在高原的低氧环境中仍保持正常携氧功能,避免高原反应。这一基因正源自丹人。
![]()
同样,尼人也留下了他们的印记。他们的部分基因影响了现代人的肤色,发质和维生素D代谢方式,可能帮助迁往高纬度地带的智人族群,更高效地合成维D,从而适应阳光较弱的环境。
然而,这场基因交融也伴随代价。某些来自尼人的基因变异,与现代人较高的II型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炎症性疾病的发病风险相关。2020年有研究指出,一段源自尼人,约50kb大小的基因组片段,与新冠肺炎重症风险存在关联。
这些看似“有害”的基因得以留存,很可能是因为它们在远古环境中曾发挥过重要作用,例如增强免疫反应,其负面效应可能在现代生活中才变得明显。
![]()
为何是智人?
远古时期人种众多,为何最终是我们智人延续至今?科学分析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首先,智人具备更强的可塑性。相较于适应单一类特定环境(如适应寒冷的尼人和丹人)的其他古人类,我们的祖先更擅长快速学习与调整策略,从而成功扩散至全球各类环境,迅速扩大分布范围,增长种群规模,降低了因局部环境剧变而灭绝的风险。
其次,气候变化可能起到了“催化剂”作用。一些研究指出,在智人大量迁徙时期,地球经历了几段寒冷干燥的气候阶段。这些波动对原本面临竞争压力,族群规模本就较小的尼人等古人类可能是致命打击,而更具灵活性和流动性的智人群体,则更容易度过这类环境危机。
![]()
不过,许多学者认为,最根本的优势还是来自一次关键的“认知革命”。这并不是说智人突然在智力上碾压其他人种。事实上,尼人的脑容量与我们相当,也拥有制作复杂工具,使用符号和举行仪式的能力。
关键区别可能在于“程度”和“方式”:智人发展出了更高效灵活的语言能力,不仅能描述具体事物,还能传达抽象上的思维概念,虚构各类故事和信仰体系。
![]()
这种能力使得大量陌生人可以因共同相信某个神话,规则或愿景而紧密协作,让知识和技术更高保真地传递和积累,也使得大规模社会协作成为可能,进而在资源竞争,环境适应中形成巨大优势。
正是这种创造并相信“共同虚构”的优势,让智人能够凝聚远超血缘家族的庞大力量,构建出更复杂,更有韧性的社会网络,从而在残酷的竞争中笑到了最后。
![]()
结尾
我们基因组中遗留的古老人种片段,既是演化的见证,也承载着环境适应与生存代价的双重遗产。这些基因在远古或许是生存利器,在今天却可能转化为疾病的风险。但这从不是“落后”的烙印,而是远古人类顽强的生存证明。
人类的强大,恰恰源于我们敢于拥抱不同,永远愿意学习,改变,交流,使得我们能够跨越血缘构建信任,为共同愿景而努力。而这份深植于基因中的包容与智慧,也将继续指引我们走向更加开放,美好和可持续的未来。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