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说
当VR(虚拟现实)头显不再只是游戏装备,当AI(人工智能)开始读懂你的情绪,一场静悄悄的医疗革命正在全球范围内悄然发生。从缓解疼痛到逆转衰老,从治疗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到对抗阿尔茨海默病,沉浸式技术正在重新定义“健康”的边界。
![]()
本期《两说》节目中,第一财经主持人尹凡对话斯坦福大学虚拟人机交互实验室神经科学家、虚拟现实与数字健康专家沃尔特·格林利夫博士,展开一场关于“虚拟现实+医疗”如何打开万亿银发经济的深度对话。
从斯坦福到上海:一位科学家的医疗使命
沃尔特·格林利夫,斯坦福大学虚拟人机交互实验室主任,拥有超过35年VR/AR(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医疗应用研发经验。他此次来到中国,旨在推动中美在医疗科技领域的深度合作。
“我的使命是把实验室成果推向市场,帮助初创企业实现规模化。”沃尔特博士说。
![]()
沉浸式疗法:从创伤治疗到大脑年轻化
想象一下:一位曾因车祸而不敢再开车的病人,戴上VR(虚拟现实)头显后,医生让他在“虚拟驾驶舱”里一步步重建信心。
这就是沉浸式疗法的力量。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成瘾治疗,到自闭症儿童的社交训练,VR(虚拟现实)和AR(增强现实)正成为“第二代药物”。通过虚拟场景重现和AI(人工智能)实时调节,患者可在安全环境中逐步克服心理障碍。“我们称之为‘按需体验’——戴上头显,就能进入另一个世界。”沃尔特博士说。
![]()
睡眠、基因与老龄化:银发经济的投资密码
到2050年,每六个人中就有一人超过65岁。延长寿命,不等于延长大脑活力。
“没有人愿意活到120岁,却从80岁就开始面临大脑功能衰退的困境。”
——沃尔特·格林利夫
在“银发经济”的万亿蓝海中,如何让大脑保持年轻,正在成为比财富更重要的投资话题。“睡眠是关键。基因不是命运,而是提醒你要更关注大脑健康。”
![]()
下一个风口:AI+VR+医疗的中国机遇
沃尔特认为,中国在人工智能和医疗科技领域具备显著后发优势,尤其在精准医疗和数据应用方面。
“中国已蓄势待发,将以极快速度推动这些领域的进步。”
![]()
从“软件即医疗器械”到“处方APP”
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设立“软件即医疗器械”新类别,甚至允许医生为软件开具“处方”。这意味着数字疗法正逐步进入主流医疗体系。
“未来5-10年,沉浸式医疗将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
虚拟现实不再只是“虚拟”,它正在成为人类健康的新引擎。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9月24日周三晚22:30东方卫视《两说》节目,第一财经9月27日周六晚22:00播出。
![]()
这里是上海,这里是东方卫视。
更多精彩 强势关注
\即兴共创音乐采风节目\
听,谁在唱歌
![]()
东方卫视 正在热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