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生命进入“读秒”阶段,每一秒的抉择与行动,都是跨越生死线的关键博弈。近日,东营市人民医院(山东省立医院集团东营医院)血管外科团队迎来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保卫战”,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初心。
“医生,我肚子痛得快受不了了!”近日,88岁的倪先生突发剧烈腹痛,疼痛持续急剧加剧,还伴随休克症状。家人紧急将其送往市人民医院。经查,老人被确诊为腹主动脉瘤、双侧髂动脉瘤,且右侧髂(qià)内动脉瘤已破裂——这是致死率极高的血管急症!每延迟一分钟,生命就多一分危险,一场与死神赛跑的救治随即展开。
医院第一时间启动急症绿色通道,“多学科协作”指令迅速传达:血管外科、重症监护室、麻醉科、手术室、急诊科医护人员以最快速度集结,围绕老人病情展开紧急评估。考虑到老人已出现失血性休克,团队优先开展输血治疗,为后续手术做好准备。
血管外科吕守田医师团队迅速与省立医院高培显教授联动会诊,结合老人高龄、基础病情况及病情危急程度,果断确定手术方案——腹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右髂内动脉瘤栓塞术。手术台上,在高培显教授临场指导下,血管外科医师团队凭借精湛技术与丰富经验,精准完成支架植入与动脉瘤栓塞操作,成功阻断出血,为老人筑起关键生命防线。
术后,老人仍面临重度贫血难题,医护人员持续给予输血治疗以稳定生命体征。治疗期间,老人又相继出现双侧肺部感染、低蛋白血症、腹泻等严重并发症,多学科医护团队始终密切监护,针对并发症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细致调整用药与护理措施。经过不懈努力,老人恢复情况日益向好,各项生命体征逐渐平稳,目前已顺利度过危险期,正朝着康复稳步迈进。
此次高龄患者髂内动脉瘤破裂急症的成功救治,不仅充分展现了东营市人民医院在血管急症领域的高水平诊疗能力,更凸显了“多学科协作”模式在危急重症救治中的关键作用——快速响应、精准手术、术后并发症管理,各学科无缝衔接、协同发力,为患者赢得了宝贵救治时间。下一步,东营市人民医院将持续精进医疗技术、优化服务流程,以更专业的实力与更高效的协作,守护每一位患者的生命健康。(大众新闻记者 巩奕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