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野战军11个军战斗序列
![]()
1949年2月,中原野战军改名第二野战军。
原有的7个纵队改编为3个军,组建为3个兵团。地方军区组建2个军,共有11个军。
战斗序列如下:
![]()
司令员:刘伯承。
政治委员:邓小平。
副政治委员:宋任穷,张际春。
参谋长:李达。
政治部主任:张际春。
后勤司令员:段君毅。
![]()
第3兵团
司令员:陈锡联。
政治委员:谢富治。
副司令员:王近山,杜义德。
政治部主任:阎红彦。
第10军,全军1.9万人。原2纵。
军长:杜义德。
政治委员:王维纲。
第28师,师长:陈中民;政治委员:姚克佑。
第29师,师长:周发田;政治委员:于笑虹。
第30师:师长:马忠全;政治委员:鲁大东。
![]()
第11军,全军2.2万人。原3纵。
军长:曾绍山。
政治委员:鲍先志。
第31师,师长:赵兰田。政治委员:周维。
第32师,师长:何正文;政治委员:卢南樵。
第33师,师长:童国贵;政治委员:高治国。
第12军,全军2.5万人。原6纵。
军长:王近山。
政治委员:王近山。
第34师,师长:尤太忠;政治委员:邵子言。
第35师,师长:李德生;政治委员:李如海。
第36师,师长:邢荣杰;政治委员:刘昌。
![]()
第4兵团
司令员:陈赓。
政治委员 陈赓。
副司令员:郭天民。
副政治委员:刘志坚。
参谋长:郭天民。
政治部主任:刘志坚。
第13军,全军2.9万人。4纵10旅、13旅与豫西军区部队组成。
军长:周希汉。
政治委员:刘有光。
第37师,师长:周学义;政治委员:雷起云。
第38师,师长:徐其孝;政治委员:南静之。
第39师,师长:黎锡福;政治委员:侯德才。
![]()
第14军,全军2.3万人。4纵11旅、22旅与起义的廖运周师组成。
军长:李成芳。
政治委员:雷荣天。
第40师,师长:刘丰;政治委员:侯良辅。
第41师,师长:查玉升;政治委员:丁荣昌。
第42师,师长:廖运周;政治委员:张子明。
第15军,全军2.8万人。原9纵。
军长:秦基伟。
政治委员:谷景生。
第43师,师长:张显扬;政治委员:薛涛。
第44师,师长兼政治委员:向守志。
第45师,师长:崔建功;政治委员:聂济峰。
第5兵团
司令员:杨勇。
政治委员:苏振华。
副政治委员:张霖之。
参谋长:潘焱。
政治部主任:甘渭汉。
![]()
第16军,全军2.5万人。1纵1旅、2旅与豫皖苏军区独立旅组成
军长:尹先炳。
政治委员:王辉球。
第46师:师长:齐丁根;政治委员:范阳春。
第47师:师长:李 觉;政治委员:郭 强。
第48师:师长:郑统一;政治委员:李一非。
第17军,全军2.4万人。原11纵与冀鲁豫部队组成。
军长:王秉璋。
政治委员:赵健民。
第49师,师长:汪家道;政治委员:况玉纯。
第50师,师长:胡华居;政治委员:卿正兴。
第51师,师长:闵学胜;政治委员:崔子明。
第18军,全军2.7万人。1纵20旅与豫皖苏军区队组成。
军长:张国华。
政治委员:谭冠三。
第52师,师长:吴忠;政治委员:刘振国。
第53师,师长:金绍山;政治委员:王其梅。
第54师,师长:魏洪亮;政治委员:罗野岗。
![]()
特种兵纵队,1949年2月组建。
司令员:李达。
政治委员:李达。
副司令员:孔从洲。
副政治委员:谭善和。
参谋长:赵章成。
政治部主任:张力雄。
第19军,全军1.5万人。1949年5月,由陕南军区部队组建。
军长:刘金轩。
政治委员:张邦英。
第55师,师长:符先辉;政治委员:张明。
第57师,师长:张复振;政治委员:张文彬。
第58军,全军1.5万人。1949年2月由桐柏军区部队组成,5月该军划归河南军区、湖北军区。
军长:高树勋。
政治委员:方正平。
第172师,师长:杨树根;政治委员:李福尧。
第173师,师长:李定灼;政治委员:吴罡。
第174师,师长:何济林;政治委员:贺亦然。
![]()
解放战争中,第二野战军前期挺进大别山,为全局做出牺牲。淮海战役前,主力7个纵队仅有14万多人。
二野成立后,兵力得到快速发展。进军大西南,歼敌90万多人,创下解放战争歼敌纪录。
![]()
解放战争4年中,第二野战军歼灭国民党军221.8万人,土匪114.5万人。歼敌总数在四大野战军中名列第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