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法院给了我们企业第二次生命!” 近日,辽宁沃凯德科技有限公司代表带着全体股东、230余名职工及500余名债权人的深情谢意,将一面鲜红的锦旗和一封满载感激的感谢信送到凌源市人民法院,字里行间满是对法院能动司法助企纾困的诚挚敬意。
![]()
![]()
一纸难题:高端制造企业陷入“生死局”
时间回溯到 2019 年,辽宁沃凯德科技有限公司响应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号召,入驻朝阳凌源经济开发区,投资1.98亿元建成日熔量150吨可曲面超薄玻璃生产线。这条填补东北地区军用光学玻璃空白的生产线,本应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却在2022年投产不久后遭遇“滑铁卢”——疫情冲击、原材料涨价、订单锐减多重压力叠加,企业资金链断裂,至 2025年5月该企业累计负债1.2亿元,生产线停产、员工工资断发,500余名债权人人心惶惶,4名主要债权人拟提起诉讼,企业面临被肢解拍卖的绝境。
司法破局:“纾困专班” 点亮重生希望
危急时刻,凌源法院党组敏锐察觉到事件严重性。“坚决不走判决—执行不能—破产的老路!”经过对事件的初步分析,院党组提出“诉前调解、放水养鱼”的新思路,并第一时间成立由杨秀华、米旺、高凤彬等多名资深干警组成的“沃凯德纾困专班”。专班成员深入企业实地考察,与债权人、职工代表开展数十轮磋商,倾听诉求、梳理症结、反复论证。最终,一套“以租还贷、托管经营”的纾困方案新鲜出炉:由主要债权人联合设立新公司整体租赁企业资产,分期承担全部债务,同时保留原技术团队和职工队伍。
历经一个多月的不懈努力,7月18日,企业与债权方公司正式签订租赁合同;7月21日,600万元启动资金精准到账;8月1日,沉寂的生产线重新点火投产。如今,企业已实现满负荷生产,230 名员工全部返岗,供应商陆续恢复供货,曾经的“烫手山芋”变成了“香饽饽”。
![]()
初心如磐:司法为民永远在路上
正如感谢信中所言,这场司法纾困行动,不仅让企业“活过来”,更让债权人“稳下来”、政府“安下来”。1.98亿元高端制造业资产得以保全,开发区新材料产业关键一环得以维系,这背后,是法院干警以政治责任感和为民情怀,算好“发展大账”的智慧与坚守。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凌源市人民法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司法工作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用一次次精准施策、一场场高效调解、一个个创新方案,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为营商环境注入法治温度。下一步,凌源法院将继续秉持能动司法理念,在司法为民、服务发展的征程上勇毅前行,为凌源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司法力量。
制作:朝阳市委政法委新媒体中心
来源:凌源市人民法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