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您说的就是这个人?”
儿子张伟的脸色,在那一瞬间变得煞白,声音里带着一种我从未听过的惊疑。
我有些不悦地指着宣传册上那个温文尔雅的男人。
“怎么了?大惊小怪的。”
“他就是李文博李教授啊,我的黄昏恋,你不祝福就算了,这是什么表情?”
儿子没有理会我的嗔怪,只是死死地盯着那张照片,喉结艰难地滚动了一下,仿佛有千斤巨石堵在嗓子眼。
01
我叫王秀英,今年六十岁。
从市里重点中学退休下来,已经五年了。
而我的老伴,老张,离开我已经整整十年。
十年,三千六百多个日夜,长得仿佛是上辈子的事,又短得好像一切就在昨天。
老张走后,我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孤独”。
孤独不是没人陪着,而是心里空了一块,呼呼地往里灌着冷风。
儿子张伟很孝顺,结了婚,有了自己的小家,每周都雷打不动地带着孙子回来看我。
可他们一来,家里热闹得像过年。
他们一走,那巨大的反差,能把人心里最后一点热乎气都给抽走。
偌大的三室一厅,是我和老张奋斗一辈子换来的。
如今,却成了我一个人的“牢笼”。
我每天的生活,规律得像一只老旧的钟摆。
早上六点醒来,对着空荡荡的另一半床铺发一会儿呆。
然后起床,给阳台上的花花草草浇水。
那些花,大多是老张生前养的,君子兰、吊兰、长寿花。
我总觉得,把它们养好了,就像老张还在我身边一样。
我会对着老张的遗像说说话。
“老张,今天天不错,一会儿我去菜市场买条你最爱吃的武昌鱼。”
“老张,孙子又长高了,就是太皮,跟他爸小时候一模一样。”
照片里的他,永远是那副憨厚地笑着的模样,不苟言笑。
吃过早饭,我便拉着小车去菜市场。
只有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我才能感觉到自己还是真实活着的。
讨价还价的声音,小贩的吆喝声,孩子们的哭闹声,这些鲜活的动静,能暂时麻痹我心里那片死寂。
下午的时间最是难熬。
打开电视,调来调去,没有一个节目能看进去。
那些男欢女爱的电视剧,看得我心里发酸。
那些嘻嘻哈哈的综艺,又吵得我脑仁疼。
最后,往往是在昏昏欲睡中,打发掉一个又一个漫长的午后。
直到那天,社区网格员小李在业主群里发了个通知。
“各位叔叔阿姨,本周六上午九点,社区活动中心将举办一场《国学智慧与现代养生》的公益讲座,特邀北京来的李文博教授主讲,欢迎大家踊跃参加!”
我本来对这种讲座没什么兴趣。
总觉得不是推销保健品,就是卖什么理疗仪。
但“国学”两个字,还是触动了我。
我当了一辈子语文老师,对这些传统文化,骨子里还是亲近的。
想着闲着也是闲着,去听听,总比一个人在家发呆强。
周六那天,我特意换了件干净的衬衫,梳了梳头,走进了社区活动中心。
里面已经坐了不少老街坊,大家叽叽喳喳,很是热闹。
九点整,讲座开始了。
主持人介绍完,一个身形挺拔的男人走上了台。
他约莫六十出头的年纪,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虽然有些花白,但更添了几分儒雅。
一副银边眼镜,一件熨烫得体的白衬衫,显得干净又利落。
他就是李文博教授。
他一开口,我就愣住了。
他的声音不疾不徐,带着一种特有的磁性,普通话标准得像是播音员。
没有我想象中的夸夸其谈,没有声嘶力竭的推销。
他从《黄帝内经》讲到《论语》,从节气养生谈到心性修养。
引经据典,信手拈来,却又用最通俗的语言解释得清清楚楚。
“我们老年人养生,养的不仅是身,更是心。”
“《论语》里说,‘仁者寿’,一个内心仁爱、平和的人,自然会长寿。”
“你看这个‘儒’字,人需也,就是做人最基本的需求。首先就是要平和,心态好了,身体的机能才能运转正常。”
他的话,像一股清泉,缓缓流淌进我的心里。
我当了一辈子老师,最欣赏的就是这种有真才实学,又能把深奥道理讲明白的人。
他的身上,有种浓浓的书卷气。
那种气质,像极了年轻时候的老张。
老张也是个知识分子,在设计院当工程师,没事就喜欢看书写字。
我看着台上的李教授,恍惚间,仿佛看到了老张的影子。
那场讲座,我听得格外认真,还用随身带的小本子记了不少笔记。
讲座结束,大家纷纷散去。
我正收拾着东西,一个温和的声音在我身边响起。
“这位女士,看您听得这么认真,还做笔记,您以前是做文教工作的吧?”
我一抬头,正是李文博教授。
他微笑着看着我,眼神里满是欣赏和善意。
我有些不好意思,连忙站起来,“是的,李教授,我以前是中学语文老师。您讲得太好了,让我受益匪浅。”
“不敢当,互相学习。”他摆了摆手,“我看您身上有种特别的气质,恬淡,儒雅,一看就是书香门第出来的。”
一句简单的夸赞,却让我脸颊微微发烫。
已经很多年,没有人这么跟我说过话了。
我们又简单地聊了几句,从宋词聊到养生,没想到很多观点都一拍即合。
那种感觉,就像遇到了失散多年的知音。
临走时,他主动提出:“王老师,跟您聊天很愉快。这是我的微信号,以后我们可以多交流交流。”
我有些犹豫,但看着他真诚的眼睛,还是鬼使神差地掏出手机,加上了好友。
回到家,我的心还在“怦怦”地跳。
这是一种久违了的感觉,陌生又带着一丝丝的甜意。
我反复看着他的微信头像,那是一张他在长城上拍的照片,背景是苍茫的群山,显得意气风发。
他的微信名叫“文博”,简介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一切都那么符合我对一个大学教授的想象。
从那天起,我的手机,成了我生活中最大的期盼。
每天早上六点半,李教授的问候会准时发来。
“秀英,早上好。晨起一杯温水,胜过补药无数。”
后面还会附上一首他自己写的旧体诗,或是几句他摘录的养生格言。
晚上九点半,他的晚安信息也从不缺席。
“夜深了,早些休息。放下杂念,好梦相随。”
我们聊天的内容,天南海北。
我给他讲我教书时遇到的趣事,他给我讲他去各地考察历史古迹的见闻。
我给他发我养的花的照片,他会放大仔细看,然后告诉我这是什么品种,有什么典故。
我感觉,我那潭死水般的生活,被彻底搅动了。
我开始期待每一天的到来。
我会在接到他信息的时候,不自觉地嘴角上扬。
我会在和他聊天后,一整天都心情舒畅。
他就像一缕温暖的阳光,穿透了十年来的阴霾,照进了我那间空荡荡的心房。
有一次,我因为季节交替,犯了老毛病,咳嗽不止。
我在微信里跟他提了一句。
没想到,第二天上午,门铃响了。
我打开门,竟然是李教授。
他手里提着一个保温桶,额头上还带着细密的汗珠。
“秀英,听说你咳嗽,我给你熬了点冰糖雪梨水,趁热喝。”
![]()
我愣在原地,一股热流瞬间涌上了眼眶。
除了儿子,已经太久没有人这么关心我了。
我请他进屋,他却摆摆手。
“不了,我就是顺路送过来。你快趁热喝,我还有点事,先走了。”
他把保温桶塞到我手里,转身就下了楼。
我端着那碗温热的雪梨水,甜的不仅是汤,更是我的心。
我觉得,我这棵枯了十年的老树,似乎,要重新开花了。
这是老天爷看我太孤独,派来一个人,陪我走完下半生吗?
我不敢多想,却又忍不住地去想。
和李教授的交往,让我重新找到了生活的色彩和意义。
我开始注意自己的仪表,出门前会精心挑选衣服,甚至还找出多年不用的口红,在嘴唇上轻轻抹了一点。
邻居们看到我,都说我最近气色好了很多,整个人都精神了。
我只是笑笑,心里的秘密,甜如蜜糖。
我开始相信,这或许就是人们常说的,“黄昏恋”吧。
虽然来得晚了些,但终究是来了。
这份迟来的缘分,我无比珍惜。
02
我们的关系,在那个送梨水的清晨之后,变得更加亲密。
他不再仅仅是微信里的那个“李教授”,而是开始真正走进我的生活。
他会约我一起去逛公园。
我们并肩走在林荫小道上,他会给我讲每一棵树的名字,每一种花的来历。
他说,这是梧桐,“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他说,那是紫薇,又叫“痒痒树”,古人觉得它代表了富贵和长寿。
他知识渊博,谈吐风趣,总能把寻常的景物说得妙趣横生。
我们走累了,就坐在长椅上休息。
他会拿出随身带的水壶,拧开盖子递给我,动作自然得就像多年的夫妻。
那种感觉,让我恍惚,仿佛老张又回到了我身边。
他还带我去了市里的博物馆。
站在那些斑驳的青铜器和泛黄的古画前,他就像一个移动的讲解员。
从商周的纹饰,讲到唐宋的画风,再到明清的瓷器。
他总能说出许多我闻所未闻的知识和典故。
我像个学生一样,崇拜地看着他,听得津津有味。
周围的游客,甚至都停下脚步,围过来听他讲解。
那一刻,我心里充满了自豪。
这么优秀的一个男人,现在,是属于我的。
交往中,他表现得体面又绅士。
我们一起吃饭,他永远抢着买单。
我过意不去,说哪能总让你花钱。
他总是笑着摆摆手,“秀英,跟我还分这个?我的退休金高,不差这点。能跟你一起吃饭,是我高兴。”
他从不主动跟我有任何过分的身体接触,最多,就是在过马路时,轻轻地扶一下我的胳膊。
这种恰到好处的距离感,让我觉得他是个值得尊重和信赖的正人君子。
我们越来越像一对真正的情侣。
我们会因为一点小事斗嘴,也会因为一个共同的笑话开怀大笑。
我的生活,因为他的出现,变得五彩斑斓。
在一次聊天中,他“不经意”地提起了自己的工作。
他说,自己虽然是从历史系退休的,但一直对前沿科技很感兴趣。
“尤其是生命科学领域,这才是未来啊,秀英。”
他眼神里闪烁着一种我从未见过的光芒,那是一种对未来的憧憬和激情。
“我有个老战友,现在是国家一个重点科研单位的负责人。”
“他们团队,最近在攻克一个世界级的难题。”
他说得神神秘秘,勾起了我的好奇心。
“什么难题啊?”我问。
他压低了声音,凑近我说:“抗衰老。”
“他们从一种深海微生物里,提取出一种活性因子,取名叫生命元。”
“这种生命元,能从细胞层面修复和激活人体机能,说白了,就是能让人活得更久,更健康。”
我听得云里雾里,这些高科技的东西,离我的生活太遥远了。
我只是附和着说:“那可真是太了不起了,是为人民造福的大好事。”
他点了点头,表情严肃地说:“是啊,这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所以,这个项目是国家高度保密的,目前还处于内部转化阶段,绝对不能对外声张。”
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从那以后,他偶尔会在聊天中,渗透一些关于“生命元”项目的信息。
有时候,他会给我发来一张模糊的照片。
照片上,是一排穿着白大褂的科研人员,站在一些看起来很高级的精密仪器前。
他会指着其中一个背影说:“看,这就是我的那个老战友,项目的总负责人。”
有时候,他会给我看一些打印出来的“内部文件”。
文件上印着鲜红的抬头和公章,里面全是密密麻麻的专业术语和数据图表,我一个字也看不懂。
但我看到了“高新技术产业扶持”之类的字眼。
我对这些东西,有种天然的信任感。
毕竟,我这个年纪的人,对“国家”和“政府”,有着绝对的崇敬。
他告诉我,他因为在这个领域的渊博知识,被团队聘为了“项目顾问”。
“我主要是从文化和市场上,给他们提提建议。毕竟,这么好的东西,以后是要走向大众的。”他说得一脸自豪。
我为他感到高兴,觉得他真是个退而不休,还在为社会发光发热的优秀人才。
在我们交往了差不多三个月的时候,一天晚上,他约我到我们常去的那个公园散步。
那晚的月色很好。
我们走在安静的湖边,他突然停下脚步,转过身,很认真地看着我。
“秀英,有件事,我想跟你商量一下。”
他的表情很严肃,让我心里咯噔一下。
![]()
“怎么了,文博?”
他拉着我的手,走到湖边的长椅上坐下。
“秀英,我们认识也三个月了。这三个月,是我这十年来最开心的日子。”
他的声音很温柔,眼神里充满了深情。
“我这辈子,经历过不少事,但遇到你,我觉得是晚年最大的福气。我是真心想跟你一起,好好地走完下半辈子。”
我的心,被他的话彻底融化了。
我低着头,羞涩地说:“我也是。”
他握紧了我的手,继续说道:“既然我们不是外人,那我就跟你说句掏心窝子的话。”
“我之前跟你提过的那个‘生命元’项目,你还记得吧?”
我点了点头。
“这个项目,最近取得了重大突破,马上就要进入小规模的量产转化了。”
“按照规定,这种项目是不对社会资本开放的。但是,为了激励内部人员,上面特批了一部分内部认购的名额。”
“说白了,就是给我们这些顾问和科研人员的福利。”
他顿了顿,看着我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这个名额,非常稀缺,回报率也相当惊人。因为一旦产品上市,那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我听明白了,这是个投资的机会。
但我一辈子都是拿死工资的,对投资理财一窍不通,心里有些打鼓。
“文博,我......我不懂这些啊。”
他拍了拍我的手背,安慰道:“你不用懂。你只要相信我。”
“这个项目,是我亲眼看着一步步发展起来的,绝对可靠,可以说是零风险。”
“我自己的养老金,还有我这些年的一些积蓄,已经全部投进去了。”
他从随身的包里,拿出一份装订精美的宣传册,递给我。
宣传册的封面,是蓝色的深海背景,上面写着“生命元——开启人类健康新纪元”几个大字。
封面的正中央,是李文博穿着白大褂,站在一排精密仪器前的“专家照”。
他戴着口罩,只露出那双充满智慧的眼睛,显得无比专业和权威。
我翻开宣传册,里面是各种我看不懂的细胞图谱和分子结构式,还有一些“领导”视察项目的照片。
每一页,都透着一股“高大上”的气息。
他指着宣传册,继续用充满诱惑力的声音说:“秀英,我之所以告诉你,是因为我没把你当外人。我在规划我们的未来。”
“我想着,等这个项目一有回报,我们就去环游世界。先去欧洲,看看那些古堡和教堂,再去澳洲,看看袋鼠和考拉。”
“我们以后,再也不用为钱发愁,也不用担心生病。我们可以健健康康,开开心心地享受我们的晚年。”
他描绘的那幅蓝图,太美好了。
美好得让我无法抗拒。
一个相知相伴的爱人,一笔丰厚无忧的资产,一个健康长寿的晚年。
这不就是我梦寐以求的一切吗?
“文博,这个......需要投多少钱?”我试探着问。
他说:“内部认购的门槛是三十万一份。名额非常紧张,这周五就是最后一批的截止日期了。”
三十万。
这个数字,正好是我全部的养老积蓄。
那是老张走后,单位给的抚恤金,加上我这些年省吃俭用攒下来的,我一直存在银行里,没动过。
那是我的全部家当,我的安全感所在。
要我一下子全部拿出来,投到一个我完全不了解的项目里,我心里还是有些害怕。
李文博似乎看出了我的犹豫。
他叹了口气,松开我的手,语气里带着一丝失望。
“秀英,我跟你说这个,不是图你什么。我是真心为我们好。”
“如果你信不过我,那就算了。就当我没说过。”
“钱是你的,你自己决定。我只是觉得,这么好的机会,错过了太可惜。”
说完,他站起身,默默地看着远处的湖面,不再说话。
他的沉默和失望,像一根针,狠狠地扎在了我的心上。
我觉得,我的犹豫,是对他真情的怀疑,是对我们感情的亵m。
他为我们的未来考虑得那么周全,我却还在瞻前顾后,计较着自己的那点积蓄。
我太自私了。
我站起身,从背后轻轻地抱住了他。
“文博,你别生气。我信你。”
“我投。我明天就去银行,把钱取出来。”
他的身体僵了一下,然后慢慢转过来,脸上重新露出了笑容。
他把我拥进怀里,紧紧地抱着。
“秀英,你放心,我绝对不会让你失望的。”
“我们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那一刻,我靠在他温暖的怀里,听着他有力的心跳,心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我坚信,我做出了这辈子最正确的一个决定。
03
我决定投资的事情,进行得异常顺利。
李教授告诉我,因为是内部认购,手续很简单,不需要签复杂的合同。
只需要在截止日期前,把钱转入项目指定的“财务监管账户”就行。
他把账号发给了我,并嘱咐我,转账时千万不要备注“投资”等字样,就写“借款”,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他说,这是为了“规避金融风险”,是他们内部的规定。
我对此深信不疑,觉得越是这样神神秘秘,越说明这个项目的重要性和真实性。
我盘算着,周五是截止日,我周四去银行把定期存款取出来,正好赶得上。
做出这个决定的那一周,我整个人都仿佛飘在云端。
我时常一个人坐在沙发上,拿着那本“生命元”的宣传册翻来覆去地看。
看着封面上李文博那张“专家照”,我心里就充满了安全感和幸福感。
我开始在网上看起了旅游攻略,想象着和文博一起周游世界的场景。
我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
周六,儿子张伟照例带着老婆孙子回来看我。
一家人围在桌边吃饭,其乐融融。
我看着儿子,心里想着,等我投资的钱回来了,也给他换辆好车,再给孙子包个大大的红包。
我再也按捺不住心里的喜悦,决定把这个天大的好消息,分享给我最亲的家人。
“小伟,妈跟你说个事。”我放下碗筷,清了清嗓子。
“怎么了妈,看您今天红光满面的,有什么喜事啊?”儿子笑着问。
我得意地从房间里拿出那本宣传册,像献宝一样递到他面前。
“你看看这个。”
“妈谈恋爱了,对方是个大学退休教授,叫李文博。”
“他人特别好,对我也特别好。他还给妈介绍了一个国家扶持的高科技项目,能赚大钱。妈已经决定了,把我那三十万积蓄都投进去。”
我一口气把事情都说了出来,期待着儿子的赞同和祝福。
毕竟,李教授那么优秀,这个项目听起来也无可挑剔。
儿媳妇一听,立刻凑过来看,满脸的好奇和羡慕。
“妈,真的呀?那可太好了!您也该找个伴了。叔叔是哪个大学的教授啊?”
儿子接过宣传册,起初只是随意地翻看,脸上还带着客气的微笑。
“是吗?那挺好。人怎么样?对您好吗?”
但当他的目光落在那张“专家照”上时,他的笑容瞬间凝固了。
![]()
我看到他的瞳孔猛地收缩了一下。
他猛地抬头看我,眼神里充满了震惊和不敢置信。
随即,他又死死地盯住那张照片,食指的关节因为用力而有些发白,仿佛要把它看穿。
整个饭桌的气氛,一下子变得诡异起来。
我被他的反应吓了一跳,心里有些发毛。
我关切地问:“小伟,你怎么了?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儿子没有回答我。
他喉结滚动了一下,艰难地咽了口唾沫。
他像是没有听到我的话,自顾自地拿起自己的手机,手指在屏幕上飞快地操作着,像是在搜索什么。
他的眉头紧紧地锁在一起,脸色越来越难看。
几秒钟后,他把手机屏幕猛地转向我。
屏幕上,是一段社会新闻视频的截图。
画面背景似乎是一个混乱的会场,挂着“健康科技感恩答谢会”的横幅。
画面有些嘈杂,但中心的人物却异常清晰。
他用那只因震惊而微微颤抖的手指,点着手机屏幕上一个正在被两名警察从会场里带走、手腕上戴着明晃晃手铐的男人。
然后,他又指了指我放在桌上那本宣传册上,那个穿着白大褂、道貌岸然的李教授。
两个人的脸,五官、神态、甚至额头上的一颗小痣,都一模一样。
赫然是同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