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鲁迅第一次到北大上课,一身补丁引得满堂哄笑,15分钟后鸦雀无声

0
分享至

1920年,北京大学的一间教室里迎来了一位新任讲师。



他衣着朴素,长衫布满补丁,腋下夹着一个老旧的小布包,显得格外寒酸。

学生们对这位传闻中的“文坛巨匠”充满期待,却在第一眼见到他时忍俊不禁,哄笑声在教室里回荡。

而这笑声,仅仅持续了十五分钟,之后,是前所未有的安静和肃然。

课堂上发生了什么?鲁迅又给这些人带来多大的震撼?

衣衫褴褛

1920年,北大的教室里却热闹非凡。



一张张年轻的脸庞写满了期待与兴奋,那是一种即将目睹传说中人物的激动,也掺杂着对未知的好奇。

传言在校园中早已传遍,说那位名震文坛、以笔如刀的鲁迅先生将于今日,首次出现在讲台之上,为青年学子讲述中国小说的来龙去脉。

许多学生早早来到教室,占据前排的位置,他们彼此低声议论着,猜测这位“文人刀客”的模样。

有的说他应该风度翩翩、谈吐不凡;有的则想象他戴着金丝眼镜,身着挺括长衫,如画中清雅先生。

这一切美好的构想,在鲁迅真正出现在教室门口的一刻,被无情击碎。



他来了,步伐沉稳,神情平静。

可他的穿着却让全场为之一愣,一袭颜色暗淡的布长衫,粗布材质早已显出疲态,肘部、下摆都缝着显眼的补丁,层层叠叠,像是久未更换的旧物,长衫底边甚至还有些脱线。

他的脚下,是一双颜色发灰的布鞋,鞋面已经泛白,有明显磨损的痕迹。

腋下夹着一个褪色的布包,尺寸不大,看得出并无厚重书本,最多装了几页讲义。

学生们先是错愕,然后爆发出一阵低低的哄笑。

不是讥讽,也不是敌意,更像是一种被落差打乱期待后的本能反应。



甚至有的还刻意发出“哎哟”的声响,仿佛在配合这出“滑稽”登场。

在那时的北大校园里,教员们的穿着颇有讲究。

即便不是西装笔挺,也大多整洁得体,尤其在这片当时被誉为“新思想圣地”的学府里,讲台不仅是传道授业之处,更是象征身份与学识的舞台。

鲁迅这身近乎寒酸的打扮,犹如一块硬石,砸碎了学生心中的光鲜形象,也击中了那个时代对“体面”的执念。

更让学生们惊讶的,是他脸上的神情全然无波,无惧众目,无惧耳语。

他站定,点点头,右耳上还夹着一支铅笔,看上去竟有几分木讷的笨拙。



这位刚步入讲台的讲师,怎么看都不像那位用《狂人日记》批判封建礼教、以《阿Q正传》揭露国民精神的文学旗手,更像是从旧书摊上走来的潦倒书生。

一时间,整个教室弥漫着一股怪异的氛围,好奇尚在,但敬意已去。

没有人意识到,他们面对的并非一个需要通过衣冠来证明身份的俗人,而是一个早已看破形式、只求真知的思想者。

鲁迅并没有理会这些窃笑与目光,甚至未曾做出任何解释。

他只是缓缓打开布包,取出那本薄薄的讲义,翻至第一页,仿佛全世界与他无关。

这节课还未开始,就已经是一场关于“表象与本质”的无声对话。



思想之锋

讲桌后的鲁迅,没有寒暄,也没有自我介绍。

他只是简洁地说了一句:“今天我们讲中国小说的起源。”

他的声音不算洪亮,甚至有些沙哑,但语调沉稳,语气坚定,仿佛字字有重量,在教室内悄然落下。

最初的几分钟里,学生们的注意力并未完全聚焦。

他们一边低头窃笑,一边斜眼打量这位“与想象严重不符”的讲师,还有人低声模仿他那浓重的方言腔调。

教室里仍有窸窸窣窣的议论,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轻佻与质疑。



可很快,情况变了。

“小说,不只是用来讲故事。”

鲁迅忽而顿住,抬起头望向学生:

“在中国,它最初的形态,是‘稗官野史’,是史家弃而不录的碎片,是市井间传递的私语……可正是这些‘边角料’,往往更能反映真正的时代与人心。”

这一席话,如同一枚石子,骤然投进原本平静而浑浊的水面,激起层层涟漪。

鲁迅并不照本宣科,他不急不缓地讲述小说的发展历程,言语中既有历史的纵深,也有现实的投射。



他提到唐代传奇,讲《柳毅传书》,不是为了复述情节,而是分析其在民间话语权中的象征意义;

他说到《水浒传》时,不止赞其人物刻画之鲜活,更指出其中对体制与权威的复杂反抗。

他甚至大胆指出,历代官修文献,往往选择性记录,而真正的民情,多藏于民间笔记与小说之中。

学生们开始安静下来,那些原本带着轻蔑的神情也逐渐凝重。

一位本已打算翘课的学生悄悄收起了书包,又拿出了笔。

“真正的文学,不是粉饰太平,不是讴歌光鲜,而是揭示真相。”

鲁迅的讲述,越发深入。



他谈中国小说如何自魏晋玄幻走向宋明的市井写实,如何从士大夫的“文言志怪”演变为百姓传唱的“白话章回”。

更重要的是,他从这些文学流变的背后,抽丝剥茧地揭示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文化面貌下的精神裂痕。

没有激昂高声,没有抑扬顿挫,有的只是清晰、缓慢、坚定,可正是这份沉静,透出锋芒。

十五分钟过去,教室里已鸦雀无声。

笑声散尽,只剩翻页与笔尖划过纸张的轻响。

鲁迅从未刻意去争取关注,但他的思想如刀,如光,在年轻的心灵中切开了一道道口子,让他们第一次感受到“文学”这两个字,不是修辞与辞藻,而是可以动摇旧世界的利刃。



一位学生事后在日记中写下:“本以为他只是文章好,没想到他的脑子更锋利。”

课堂仍在继续,可学生们已不再像来时那般浮躁。

他们目光专注,神情肃穆。

他们在听,也在思;他们在思,也在变,思想,在沉默中苏醒。

破旧俗

这堂课的核心内容,是《中国小说史略》的初步构想。

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许多讲坛仍醉心于诗词格律、词藻修辞,把文学视为雕饰的工艺品。

可鲁迅偏不,他讲小说不是为了欣赏文字之美,更不是为了品味典故之雅。



而是要学生们通过这些小说,看清整个民族在思想上的起伏、文化中的裂痕和历史中反复涌现的痛点。

鲁迅将一个个文本拆解成社会与文化的缩影。

《中国小说史略》在鲁迅心中,从来不是一部纯粹的文学教材。

他通过分析每一阶段的小说作品,揭示了民族心理的演变过程,以及思想困局的来龙去脉。

特别是在提及清代小说兴衰时,他毫不犹豫地指出:

“乾嘉以降,考据兴盛,想象萎缩,文字成了避世的工具,而非揭示现实的武器。”

鲁迅对这种“学术空转”的批判,直击学界的虚伪,令不少学生悚然一惊。



正是在这类分析中,鲁迅的“讲师”身份,早已悄然超越讲台的边界。

他的课堂,不再是灌输的单向通道,而是思想碰撞与观念更新的熔炉。

鲁迅讲到晚清小说时,脸上浮现一丝沉重:

“那时文风衰竭,思想沉疴,小说也变得敷衍苟且,失去了原本应有的力量,可越是在这种时候,越需要有人站出来,说真话,写真事。”

这句话,像一记警钟,敲响在青年学生的心头。

他们中的很多人,也曾醉心“华丽”与“优雅”,却在此刻,开始反思文字背后的真正价值。

鲁迅用一节课,为学生们撕下了“文学即玩赏”的面纱,揭示了一个更广阔、更沉重、更需要担当的文学世界。



他不再只是一个名字,不再只是《狂人日记》的作者,而是一个用文字做刀,直面时代风暴的战士。

形象自此立

课堂接近尾声时,那些曾在他刚进教室时忍俊不禁、指点衣着的学生,此刻神情专注,目光灼灼。

最前排的几个学生早已笔记写满。

当鲁迅合上讲义,轻声道:“今天就到这。”

全场仍静默了三秒,仿佛还没能从那片思想的海洋中抽身。

随即,一阵缓慢却真诚的掌声响起,那并非惯常的礼节性拍手,而是带着敬意、惊讶、悔意交织在一起的掌声。



起初零星,继而整齐,甚至有人不自觉地起立,向这位穿着补丁长衫却思维锋利如刀的讲者投以注目与尊重。

这堂课后,鲁迅在北大的名字不再只是书上的几个字。

他成了学生之间口口相传的话题,成了饭后议论中常提的“鲁先生”。

教务处原本安排的授课教室很小,足够一班学生听讲。

但没过几日,便不得不更换至更大的阶梯教室。

因为每到上课时间,教室外都挤满了慕名而来的学生,有的甚至站在窗外听课,只为捕捉鲁迅的只言片语。



每一次鲁迅走进教室,哪怕穿着依旧朴素无华,那些曾经轻笑的人,如今却主动起身,鞠躬致意,称他“鲁老师”。

他以一贯的冷静和坚定,为迷茫的青年提供方向,不是指引该怎么做,而是让他们自己学会看清世界。

他的课堂,也成为学生眼中的“净地”。

在那个思想激荡、社会动荡的年代里,有太多的声音嘈杂喧哗,太多的口号雷鸣震耳。

鲁迅的声音,虽然不大,却有一种穿越喧嚣、直达内心的力量。

正是这种“说真话”的稀缺,使他的每一次开讲,成为北大课堂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鲁迅,也由此在青年群体中,真正拥有了他独特的位置:既是老师,也是启蒙者;既是批判者,也是信仰者。

笑声止于深思,轻视化为敬仰。



自此之后,鲁迅不再只是“作家鲁迅”,他成了那个时代青年的“鲁先生”,一个足以照亮浑浊现实的文化灯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439∶8,中国何以完胜美国

439∶8,中国何以完胜美国

南风窗
2025-11-07 12:10:07
博主:下赛季无缘英博的拉布亚德今日回到基地,将参与训练

博主:下赛季无缘英博的拉布亚德今日回到基地,将参与训练

懂球帝
2025-11-08 11:10:34
冲击2030!国足新帅上任3把火:3新星上位 重用塞鸟 武磊出局

冲击2030!国足新帅上任3把火:3新星上位 重用塞鸟 武磊出局

球场新视角1号
2025-11-07 11:13:50
男朋友年薪86w,父母都是烟草局的,退休金加起来3w,第一次带他回家过夜,他洗了个澡后,我妈非要我分手

男朋友年薪86w,父母都是烟草局的,退休金加起来3w,第一次带他回家过夜,他洗了个澡后,我妈非要我分手

上海约饭局
2025-11-08 16:03:35
六氟磷酸锂价格暴涨:从6.1万元/吨飙升至12.15万元/吨  

六氟磷酸锂价格暴涨:从6.1万元/吨飙升至12.15万元/吨  

中国经营报
2025-11-08 10:57:18
神舟二十号返回时间推迟,目前三名航天员的现状如何?

神舟二十号返回时间推迟,目前三名航天员的现状如何?

凡知
2025-11-08 10:38:43
金正恩自己都没想到,他下令出兵俄罗斯,会给朝鲜带来这么多收益

金正恩自己都没想到,他下令出兵俄罗斯,会给朝鲜带来这么多收益

博览历史
2025-11-08 14:34:13
哈尔滨一女子在小区里遛企鹅?物业:并非业主;社区:女子称企鹅属其个人所有,是违法行为

哈尔滨一女子在小区里遛企鹅?物业:并非业主;社区:女子称企鹅属其个人所有,是违法行为

极目新闻
2025-11-08 10:46:33
旺达:我和伊卡尔迪恋爱之后,第一时间就坦白告诉了洛佩斯

旺达:我和伊卡尔迪恋爱之后,第一时间就坦白告诉了洛佩斯

懂球帝
2025-11-08 10:57:12
局势已恶化,菲国61个市镇大断电,忙着反华的马科斯,被要求下台

局势已恶化,菲国61个市镇大断电,忙着反华的马科斯,被要求下台

来科点谱
2025-11-07 20:21:55
36岁361天!威少连续3场20+5+5创控卫历史最高龄纪录

36岁361天!威少连续3场20+5+5创控卫历史最高龄纪录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5-11-08 15:27:04
特朗普:只要我在任,无人敢收台,话音刚落,中方划下4条红线

特朗普:只要我在任,无人敢收台,话音刚落,中方划下4条红线

时时有聊
2025-11-07 09:15:43
重磅,失信被执行人的福音来了

重磅,失信被执行人的福音来了

不惑猪的频道
2025-11-07 23:29:39
21分9板4助0失误!杨瀚森+3个签换的,完爆弗拉格!

21分9板4助0失误!杨瀚森+3个签换的,完爆弗拉格!

贵圈真乱
2025-11-08 12:53:01
关于杨兰兰,终于破解出几条她的关键信息

关于杨兰兰,终于破解出几条她的关键信息

热点菌本君
2025-10-01 17:24:05
山东女子打麻将输钱,自愿与三名牌友发生关系抵债,是否构成犯罪

山东女子打麻将输钱,自愿与三名牌友发生关系抵债,是否构成犯罪

四月十九
2024-09-03 17:10:30
美军坐立难安!四川舰船厂插满旗,第 4 艘航母真要下水了?

美军坐立难安!四川舰船厂插满旗,第 4 艘航母真要下水了?

星辰大海路上的种花家
2025-11-08 14:10:03
大米公司为什么被全网群嘲?这两点就够了!

大米公司为什么被全网群嘲?这两点就够了!

宏哥谈商道
2025-11-06 19:00:03
中国恢复安世芯片出口,荷兰将放弃控制权

中国恢复安世芯片出口,荷兰将放弃控制权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11-08 10:15:00
单杆137分,5-0!希金斯上半场必领先,剑指决赛,马奎尔彻底哑火

单杆137分,5-0!希金斯上半场必领先,剑指决赛,马奎尔彻底哑火

刘姚尧的文字城堡
2025-11-08 16:07:47
2025-11-08 16:51:00
荣兮史说 incentive-icons
荣兮史说
寻觅历史真相,从专业的角度详解历史。
432文章数 7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医院副院长与女同事不雅视频流出 律师发声

头条要闻

医院副院长与女同事不雅视频流出 律师发声

体育要闻

马刺绞赢火箭,不靠文班亚马?

娱乐要闻

古二再度放料!秦雯王家卫吐槽出现新人物

财经要闻

小马、文远回港上市 但自动驾驶还没赢家

科技要闻

美股“AI八巨头”单周市值损失8000亿美元

汽车要闻

特斯拉Model Y后驱长续航版上线:28.85 万元

态度原创

亲子
旅游
艺术
教育
公开课

亲子要闻

这也不经喝啊,一口的事!

旅游要闻

90后、00后领跑“风物旅行”大军

艺术要闻

主席的这句名言,竟然背后隐藏惊人秘密!

教育要闻

教育,不能使蛮力!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