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自喜马拉雅山脉夜空被绚烂烟花划破那一刻起,这场以艺术之名点燃的视觉盛宴便迅速引发轩然大波,中央媒体随即发声:烟花落幕,不应只留下一纸道歉!
![]()
9月19日傍晚,一道横跨三千米的璀璨光带在世界屋脊之上轰然绽放,名为《升龙》的大型装置表演正式上演。
艺术家蔡国强将其定义为“烟花艺术”的巅峰呈现,但在行为完成之后,又有多少人真正关注过这片土地上藏族同胞赖以生存的脆弱生态?
![]()
在全球共同呼吁守护自然环境的关键时期,在喜马拉雅这样兼具神圣信仰与极端生态敏感性的区域,实施此类高冲击活动显得尤为不合时宜。
不少网友调侃道,中国传统文化中龙脉象征着天地灵气汇聚之所,而特意选择在此燃放爆炸物,是否暗含某种挑衅意味?
![]()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不仅是一场个人艺术表达,更是户外奢侈品牌始祖鸟联合策划的品牌营销事件。作为主打“亲近自然、绿色探索”的高端户外代表,其品牌理念本应根植于对山野的敬畏。
然而此次却在生态系统最为脆弱的高原地带实施大规模烟火燃放,与其长期宣传的环保信条形成强烈反差,令消费者深感被欺骗与背叛。
![]()
业内分析认为,或许是出于市场竞争压力,始祖鸟携手蔡国强精心设计了这一出“文化+自然”的话题性演出,意图通过震撼画面抢占公众注意力,提升品牌曝光度。
未曾料想,此举非但未能赢得口碑,反而激起广泛质疑与抵制情绪,品牌形象遭遇重创,民心尽失。
![]()
这也向所有企业敲响警钟:真正的可持续发展绝非广告语中的修辞游戏,而是必须贯穿于每一个实际决策和执行环节之中。
当艺术沦为商业扩张的文化外衣,原本应承担的生态责任便悄然退居幕后,甚至被彻底忽略。
![]()
由此,这场短暂绚丽的空中秀演迅速演变为全民声讨的对象,网络舆论如潮水般涌来,许多人痛心疾首地表示:为了几分钟的光影奇观牺牲千年难复的生态环境,完全得不偿失。
随着舆情持续升温,项目发起方蔡国强团队与始祖鸟品牌紧急发布声明并公开致歉。
![]()
但公众并未接受这份迟来的回应,更有细心网友发现,始祖鸟发布的道歉文本竟存在中外双版本差异。
国际版措辞严厉,仿佛总部在斥责中国分支擅自行动;国内版则语气温和,试图将责任归结为沟通失误,这种内外有别的处理方式被广泛批评为缺乏真诚与担当。
![]()
除品牌之外,蔡国强本人也被推上风口浪尖。资料显示,他早已移居日本,妻子与子女均持有日本国籍,相关背景引发“背离本土文化”的争议。
更有网友翻出他曾接受采访时直言:“我不喜欢烟花,我喜欢的是爆炸。” 此次活动中连续四次引爆高空装置的行为,进一步加剧了公众对其动机的怀疑与反感。
![]()
事实上,这并非蔡国强首次尝试类似项目。此前他曾向日本富士山地区提交申请,因生态保护理由遭拒;随后转向法国提出方案,同样未获批准。
这样一个屡遭拒绝的计划,最终却在中国境内得以实施,背后审批流程的合理性令人深思。
![]()
尽管主办方反复强调所用材料均为可降解色素,声称已最大限度降低污染风险,但这更像是为商业利益服务的话术包装,难以掩盖其本质上的生态冒险。
青藏高原独特的高寒生态系统极为脆弱,任何人为干预都可能造成难以挽回的长期破坏!
![]()
更何况是动用大量火药进行高空爆破的大型烟花工程,其所承诺的“绿色执行”与实际潜在风险之间存在着巨大鸿沟。
![]()
组织方坚称活动已取得当地相关部门许可,但这一说法并未平息民怨,反对声浪一波接一波不断攀升。
目前,日喀则市政府已成立专项调查组赶赴现场开展实地核查工作。
![]()
据主办方宣称,烟花燃放结束后已立即组织人员清理残留物,并对受影响草甸进行了覆土与植被恢复作业。
但这一说法被多方质疑为粉饰太平,涉嫌误导公众认知。
![]()
首先,高原草甸平均厚度不足十厘米,属于极其珍贵的生态屏障,一旦因爆炸震动或人为踩踏遭到破坏,自然修复周期往往长达数十年乃至上百年。
而现场航拍画面清晰显示,地面遍布废弃电线、塑料桶、金属支架及未燃尽的烟花组件等各类垃圾。
![]()
很难想象,若非此次舆论爆发引起重视,这些废弃物或将永久遗留在这片净土之上,成为生态伤疤。
更严重的是,所谓“生物可降解材料”的说法已被科学界证伪。
虽然烟花染料标榜采用环保配方,但在高寒缺氧、微生物活性极低的高原环境中,降解过程可能延缓至十年以上,且其中含有的重金属成分极易渗入冻土层,威胁地下水源安全。
![]()
此外,所谓的野生动物保护措施也形同虚设。例如投放盐砖吸引鼠兔远离施工区,但鼠兔本身并不依赖食盐生存,且主要依靠洞穴系统避险,根本无法感知此类诱饵。
同时,爆炸产生的强烈声波可能导致小型动物因惊吓过度而猝死,并严重干扰藏羚羊、雪豹等濒危物种的正常栖息行为。
当地藏民用无人机拍摄的画面佐证了这一点——即便只是普通无人机飞行,路边岩羊与鼠兔也会立刻惊慌逃窜。
![]()
在这场商业包装下的艺术狂欢过后,留给青藏高原的只有满目疮痍。
尽管艺术家与品牌均已发表道歉声明,但真正的考验在于后续能否采取切实有效的补救措施。
![]()
我们所追求的,应当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可持续未来,而非服务于短期流量收割的商业噱头。正如《人民日报》所言:烟花散去,不能仅留下道歉!
目前,该事件已超越道德争议范畴,进入法律审视层面。我国于2023年正式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旨在全面加强高原生态系统的保护力度,维护国家生态安全。
![]()
其中第二十三条明确指出,禁止在核心生态功能区从事可能破坏地貌、植被或水源的活动;第三十条亦强调对特殊地理单元的严格管控。
有环保专家指出,高强度爆炸可能引发冻土结构松动、草甸根系断裂等问题,直接影响植被再生能力,此举或与上述法律规定精神相悖。
![]()
这场风波背后折射出一个更为深层的命题:在艺术自由与生态保护之间,如何建立合理的边界?
更尖锐的问题随之浮现:为何一个在国外屡遭否决的项目,竟能在我国最具生态价值的区域顺利落地?是否因名人效应获得了特殊的“绿色通道”?
目前日喀则市政府已介入调查,第三方专业环保机构也将启动独立生态评估程序,我们将持续关注事态进展。
![]()
艺术的价值不应以牺牲大地为代价。真正伟大的创作,应当轻盈掠过自然,从不曾改变它的原貌。
大众之所以愤怒,正是因为这片土地承载着无数人的信仰与生计,人们珍视它、敬畏它、依赖它。艺术可以成为表达的媒介,但绝不应沦为资本运作的遮羞布。
人民日报——2025.09.21《人民微评:烟花散去不能仅留下道歉》
![]()
中原网——2025.09.21《曾在采访中说“不喜欢烟花 喜欢的是爆炸”》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