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主场活动23日在山东招远大户陈家村热闹举行。机器的轰鸣、果实落篮的清脆声、农民的笑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了一首丰收的“交响曲”。
![]()
9月23日,在山东省招远市举办的“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主场活动现场,来自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的石榴种植户刘远与大家交流。新华社记者 徐速绘 摄
今年丰收节以“庆农业丰收、享美好生活”为主题。作为首批山东省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大户陈家村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场主”的模式,把1万多亩荒山和零散土地变成了高端水果生产基地,带动周边12个村集体年增收200多万元。
在这里,“阳光玫瑰”葡萄不仅是鲜食精品,还能“变身”葡萄酒。上万亩葡萄园托起了一个梦幻酒庄,从种植到酿造、装瓶,都在这片土地完成。
![]()
山东省招远市大户陈家村农场主杨昌辉修剪果树。新华社记者 王欢 摄
山东省招远市大户庄园酒庄经理姚云平告诉记者,大户庄园酒庄作为一产鲜食葡萄种植产业的延伸,产值是鲜食葡萄的四倍。“开发了两大品类、四种产品,是国内最早研发‘阳光玫瑰’葡萄蒸馏酒的企业之一。”姚云平说。
科技的声音,也在丰收节上格外响亮。
在今年丰收节全国主场活动现场,采摘机器人精准抓取果实,巡田机器狗化身农田“医生”,一批“AI+农业”技术装备在此集中亮相,展现出人工智能正在成为农业发展的强劲引擎。
据山东深蓝智谱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宋志华介绍,该公司的智能巡田机器狗主要是由三部分组成。“第一个是机器狗,第二个是环境感知设备,这里边集成了一些传感器,还有传输。最重要的是上边这一部分,它有一个多光谱相机,还有我们的边缘计算,三部分组成,主要是针对农业的病害、虫害,作物的墒情、长势来进行巡田。”宋志华说。
![]()
在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主场活动现场,一家企业展示巡田机器狗。新华社记者 王欢 摄
从巡田到采摘,从清洗到管理,人工智能正在一步步走进农业生产,让未来的“无人农场”不再遥远。
“农民躺在摇椅里边,摁一摁按钮,所有的机器全部下田,让耕牛休息,让‘铁牛’上岗,实现自主耕、种、管、收,全部实现无人化,也就是未来终极的‘无人农场’的状态。”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杨化伟说。
记者:王欢、赵小羽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