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溯源
![]()
1945年,美国人从德国手里搞到V-2火箭的技术,1946年就赶紧成立导弹项目小组,在新墨西哥州的白沙靶场搞起实验。苏联那边也不甘示弱,1947年启动R-1导弹的仿制工作,1948年在卡普斯京亚尔靶场来了一次发射测试,虽然落点有点偏,但这标志着两国正式进入导弹竞赛时代。
1950年代,冷战热火朝天,美国空军1954年设了西部开发部,专门弄Atlas导弹,1957年9月9日在卡纳维拉尔角试射成功。苏联则在1957年8月21日放飞R-7,这是全球头一枚洲际导弹,从拜科努尔发射场起步,跨越大气层落入太平洋。
![]()
1960年代,技术开始往固体燃料方向转,这东西反应快,存活率高。美国1960年部署Polaris潜射导弹,1960年7月20日在佛罗里达近海搞测试。苏联1960年服役R-9,1961年10月24日全射程试射。
中国从1960年启动东风系列,1964年原子弹爆炸后,1966年3月开始DF-5的研制,1971年9月10日在酒泉基地来次试射,飞了几千公里落沙漠里。法国1963年搞核威慑计划,1971年部署M1潜射导弹,1971年8月2日在地中海测试。
![]()
到1970年代,精度和射程都上台阶。美国1970年2月民兵III服役,1970年8月16日从蒙大拿井中发射测试。苏联1975年部署R-36M,1975年8月21日测试。中国1980年5月18日DF-5全射程测试,落南太平洋。
法国1977年服役M20,1977年1月26日测试。1980年代,重点放在隐身和机动上。美国1983年部署和平卫士,1986年10月22日测试。苏联1985年服役RT-23,1987年12月27日铁路测试。中国1981年DF-5服役,1986年7月启动DF-41。法国1985年服役M4,1985年4月22日测试。
![]()
1990年代,冷战结束,但竞赛没停。美国1990年服役Trident II D5,1990年3月2日测试。俄罗斯1997年部署Topol-M,1997年12月24日测试。中国1999年10月1日公开DF-31,1999年8月2日测试。
法国1996年启动M45改进,1996年1月23日测试。2000年代,精确打击和反导对抗成主流。俄罗斯2007年部署Yars,2007年5月29日测试。中国2006年DF-31A服役,2006年12月13日测试。法国2010年部署M51,2006年11月9日测试。美国2005年升级民兵 III,2005年6月14日测试。
![]()
2010年代,多弹头和机动平台占上风。俄罗斯2011年5月20日测试Layner。中国2017年8月1日公开DF-31AG,2017年测试。俄罗斯2018年部署Bulava,2018年10月30日测试。中国2019年10月1日公开DF-41,2012年7月24日测试。
法国2015年引入M51.2,2015年9月30日测试。2020年代,核平衡面临新考验。俄罗斯2022年4月20日测试萨尔玛特。中国2024年9月25日测试DF-31AG。美国2024年11月6日测试民兵 III。法国2023年4月18日测试M51.3。
这些导弹的发展,基本就是大国战略力量的缩影,维持着全球的核平衡,国际条约像新START协议,从2021年续约,限制部署规模在1550枚以内,避免盲目扩张。说白了,这东西的存在,就是为了让大家都不敢轻举妄动。
实力剖析
![]()
俄罗斯的RS-28萨尔马特导弹稳坐第一,这家伙重208吨,长35.3米,射程1.8万公里,能带10到15枚分导弹头,总当量2000万吨TNT,威力大到能覆盖半个美国那么广。
开发从2010年起步,取代老款R-36M,2016年地面测试引擎,2022年4月20日在普列谢茨克发射场试射,落点偏差才7米。2022年8月16日签生产合同,2024年9月24日测试虽有故障,但没耽误部署,现在乌茹尔导弹场有几枚在位。
![]()
中国东风-41排第二,固体燃料,射程超1.4万公里,带10枚分导弹头,用8轴重型车机动。1986年7月启动开发,2012年7月24日首次测试,2013年12月13日第二次,2015年8月第四次,2016年4月第五次确认多弹头。2019年10月1日公开,现在多个旅部署,机动性强,降低被侦查风险。
俄罗斯RS-24亚尔斯第三,射程1.1万公里,带4枚分导弹头,双重机动,隐身技术牛。2004年开发,2007年5月29日首次测试,2007年12月25日铁路测试,2009年完成,2010年2月服役,特韦尔州先上。2025年5月18日演习中公路发射,现在多个团用着。
![]()
中国东风-5B第四,长32.6米,重183吨,射程1.5万公里,多弹头,固定井部署但防护好。DF-5系列1966年起步,1971年9月10日测试,1980年5月18日全射程。DF-5B2000年代改进,2015年9月3日阅兵公开,2025年6月4日媒体秀细节,井壁混凝土加固,周边材料混淆卫星。现在多个井群,实战状态稳。
俄罗斯R-29RMU2.1莱纳第五,射程8300公里,带4到10枚弹头,德尔塔IV级潜艇上。2000年代后期开发,2011年5月20日测试,2011年9月27日第二次,2014年1月9日服役,北方舰队。2023年订S-500靶弹,现在北极巡逻。
![]()
中国东风-31AG第六,射程1.2万公里,多弹头,8轴车带橡胶基座野外强。DF-31系列1970年8月启动,1999年8月2日测试。DF-31AG2010年代改进,2017年8月1日公开,2017年测试,2024年9月25日全射程从海南岛飞南太。现在高原部署,机动灵活。
美国三叉戟II D5第七,射程1.2万公里,多弹头,精度90米,俄亥俄级潜艇。1980年3月开发,1987年1月测试失败后改,1989年3月21日成功,1990年服役。2024年11月测试,英国前卫级也用。
![]()
俄罗斯R-30布拉瓦第八,射程8000到1万公里,带6到10枚弹头,北风之神级潜艇。1990年代晚期开发,2004年9月23日测试失败,2005年9月27日又败后改,2018年10月30日成功,2023年11月5日测试,2024年11月12日卫星显示准备。
美国民兵III第九,射程1.3万公里,三级固体,1970年服役。1970年8月16日作战测试,2005年升级,2024年11月6日测试,2025年5月9日又测。现在400枚部署。
![]()
法国M51第十,射程8000到1万公里,带6到10枚弹头,凯旋级潜艇。1996年开发,2006年11月9日陆基测试,2010年服役M51.1,2015年9月30日M51.2测试,2023年4月18日M51.3测试,2025年引入M51.3。
这些导弹排名,基本看射程、载荷和生存能力,中国三款上榜,显示出咱们战略力量的进步,其他国家也各有千秋,但整体上维持着一种平衡,谁也不想先动手。
前景展望
洲际导弹未来肯定往高超音速、机动和反导突破方向走。俄罗斯计划2025年起批量产萨尔马特,替换R-36M,乌茹尔场首批已装,2026年更多上。还开发Kedr系统,2030年后替Yars,2025年地面测试原型。
![]()
中国优化东风系列,DF-41和DF-31AG扩部署,2025年后加发射井和机动旅,海南基地扩建。DF-5B升级防护,2025年6月后新涂层。咱们的导弹体系越来越完善,保障国家安全。
美国推哨兵项目,替,=民兵 III,2025年预算支持,2030年后部署。Trident II D5延寿到2040s,2025年新弹头。法国启动M51.4,2025年8月28日签合同,2035年上第三代潜艇,2025年测M51.3。全球条约影响大,新START到2026年限1550枚,中国俄罗斯遵守但扩发射井,中国2023年建350个,2025年后填DF-41。
![]()
技术上,生存是关键。俄罗斯Layner2024年当S-500靶弹。中国DF-31AG野外基座强,2025年演习中验证。美国哨兵井更坚固,2025年组装原型。法国M51.4升射程,2025年后海试。
核威慑就是互惠毁灭,大家都知道用不起,这些亿万美元的装备,最好永远闲着。俄罗斯2025年推Kedr,中国扩DF-41旅,美国哨兵预算虽超但继续,法国M51每十年更新,2035年M51.4服役。这些进展,强化战略平衡,避免冲突升级。
说到底,这东西是和平的守护者,虽然听起来矛盾,但现实就是这样,谁也不敢乱来。中国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实力稳步提升,维护地区稳定。总的来说,未来导弹技术会更先进,但核心还是威慑,不是实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