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深化改革与科技创新的浪潮中,浙江省测绘科学技术研究院已走过五个春秋。自改革重组以来,该院始终锚定“双领先、双一流”目标,在基础测绘、科技创新、数字治理等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为浙江省自然资源管理和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充分展现了浙江测绘地理信息走在全国前列的硬核实力。
数字筑基
构建全域治理技术矩阵
浙江测科院以“数字中国”战略为引领,立足“两支撑、两服务”职责使命,在全国率先构建了“空天地网”一体化技术体系,形成覆盖全要素、贯穿全周期的数字治理解决方案,实现从基础数据生产到智能分析决策的全域赋能,为全省自然资源精细化管理与数字化改革打造新型空间基础设施。
通过完成全省高精度数字高程基准项目,建成长三角卫星导航定位基准服务“一张网”,实现区域无缝、标准统一、服务协同、安全可控。创新打造的“三维浙江”地理实景数据库,推动影像处理能力提升30%,应急测绘响应能力跻身全国第一方阵,为城市治理、灾害防控等提供了精准时空支撑。
聚焦自然资源主责主业,构建了城市国土空间全周期监测评估体系,创新林草湿荒资源一体化调查模式,助力绍兴上虞完成全国首例县域存量碳汇交易,其支撑的农用地内部地类变化及耕地种植属性监测等3个项目,被列为自然资源部改革试点,并深度参与卫片执法、乱占耕地和“零新增”耕地监管等工作;全力保障省域空间治理数字化平台建设和跨乡镇土地综合整治,积极参与“多田套合”农用地布局优化等重大改革;迭代升级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支撑政府“千万工程”、自然灾害风险普查等935个重大应用场景;自主研发的“民生地图”“督小二”系统等数字化改革标志性成果,获省政府督查室高度评价;圆满完成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服务保障任务,获评先进集体;全面参与城市地下管线普查,打造“海宁数治管线”省级样板,推动城市地下空间治理迈入智慧化新阶段。
创新驱动
激活数字生态服务动能
![]()
海洋灾害风险情况调查
面对数字化转型浪潮,浙江测科院坚持技术攻坚与生态协同双轮并进,攻克多项“卡脖子”技术,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体系,获省政府科技进步奖4项、行业奖项100多项,创新活力持续迸发。
面对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挑战,浙江测科院以“院长基金+揭榜挂帅”机制激发创新活力,聚焦自然资源领域关键技术开展重点攻关,累计实施180项重点科研项目,其中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占比近20%。依托自然资源部地理国情监测重点实验室及浙江省卫星应用技术中心两大创新载体,攻克多项调查监测领域关键技术,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体系,尤其在北斗高精度服务、遥感智能解译等领域,实现从“跟跑”到“并跑”的跨越。
身处杭州这座“AI之城”,浙江测科院深化与阿里云、华为等科技巨头的合作,将人工智能深度融入测绘地理信息业务。建成遥感解译样本库、耕地监测模型等标志性应用场景,为自然资源精细化管理提供“智慧大脑”;自主研发的“智检大师”系统通过AI算法实现遥感影像自动解译,效率提升5倍以上;城市安全运行“CT智治”平台结合大数据与机器学习,精准预警城市地下风险;抢抓低空经济战略机遇,积极参与低空三维实景空间和低空导航图建设,全面拓展低空感知监测、位置服务等应用场景,为行业生态升级注入强劲动能。
此外,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联动”的协同治理新范式,在杭州余杭、丽水遂昌等多个县(市、区)建成“智绘县域”全业务链示范点,助推县域治理现代化。与华东六省一市兄弟省份建立共享资源、互学互鉴、协同发展的常态化合作机制,探索建立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联盟。
双轮并进
打造高质量发展新生态
![]()
参加全国自然资源检验检测机构能力验证
浙江测科院以数智化转型与人才梯队建设为引擎,通过构建智能化管理体系、优化人才培育机制、创新多元激励模式,全面激活组织效能、释放创新潜能,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自主研发院综合智治一体化管理平台,集成12个业务系统数据流,构建决策支持、流程管控、风险预警三位一体的智能中枢,实现跨部门数据共享效率提升60%,管理决策效率提升40%。构建“终端+网络+人员”三维保密防护体系,实现4级保密网络全院覆盖,为数据安全筑牢防线。
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挂牌运行,构建以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部级领军人才等高端智库为引领,以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培养人员为骨干,以院三级科技人才为基础的“金字塔”形人才结构,1人获评省劳动模范,10余人入选“浙江工匠”“金蓝领”等人才榜单。
创新实施360度量化考核体系,推行“岗位价值+绩效贡献”薪酬模型,专业技术岗竞聘量化积分制覆盖全员,2024年入选省人社厅社会化服务薪酬激励试点。积极打通编外人员晋升通道,激发全员干事创业热情。
文化铸魂
提升品牌影响力
浙江测科院党政工团协同发力,将文化软实力转化为发展硬支撑,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以“责任、专业、创新、共赢”为核心价值观,以“智慧数据赋能美好生活”为发展使命,以“地理信息综合服务创新引领者”为发展愿景,注册“新智绘”商标,统一院徽院旗等标志,品牌形象和社会认知度大幅提升,相继获“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工人先锋号”“浙江省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打造全国首个以测绘与地理信息科技为主题的博物馆,深化科普宣传教育,年均接待访客超5万人次。通过“8090”青年宣讲团、“劳模工匠技术服务队”等载体,深入社区、企业传播行业价值,展现行业风采。
从人才公寓改造到便民服务设施建设,浙江测科院连续5年实施“暖心工程”,职工幸福感显著提升。
擘画未来
锚定“十五五”开启新征程
![]()
无人机飞行前检查
![]()
开展国家版图意识宣教
![]()
省域空间治理数字化平台
面向“十五五”,浙江测科院将以党建引领为核心,聚焦“创新范式、业态升级、聚智赋能”三大方向打响“新智绘”品牌,全力打造全国测绘地理信息创新服务标杆。
党建引领,筑牢发展根基。深化“智绘先锋”党建品牌,通过紧盯1个目标、建立2大机制、搭建3个平台、实施4项工程、形成N项成果,强化勤廉并重,推动廉洁文化植入生产经营全链条,以高质量党建护航高质量发展。
创新范式,引领行业变革。推进地理信息要素流通交易试点,构建“原始数据不出域、数据可用不可见”的地理信息数据交易新机制。建设覆盖“地上地下、陆域海域、二维三维”的全要素数据资源池,全力支撑自然资源“一张图”建设。
业态升级,拓展数字疆域。在巩固传统测绘优势的同时,发力实景三维、低空经济等新赛道,构建自然资源全生命周期业务智能管理“一张网”,提升自然资源数字化管理水平。构建北斗高精度时空基准,攻关卫星遥感监测关键技术,推进城市国土空间监测成果应用,打造“新智绘”产品矩阵。
聚智赋能,构建创新生态圈。充分利用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自然资源部地理国情监测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培育自然资源相关领域重点研究团队,推动形成地理信息数据要素与自然资源管理场景的乘数效应。深化与莫干山地信实验室及高校名企等合作,构建“产学研用”创新生态圈,争创行业服务新标杆。
来源:《中国测绘》2025年第7期;作者:时晓丽、何侃翀,作者单位:浙江省测绘科学技术
来源:中国测绘学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