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9月21日一早,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就齐刷刷地宣布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了。尤其是英国和加拿大,作为G7集团里的成员,这可是头一遭儿。想想看,G7这帮发达国家平时在国际事务上总是一条心,这次却有人先迈步了,顿时就把中东那锅粥搅得更浑了。特朗普那边呢,虽然嘴上说有分歧,但也没真刀真枪地拦住,内塔尼亚胡更急眼了,直接放话要回应。
![]()
加沙冲突从2023年10月哈马斯袭击以色列开始,就没消停过。以色列的反击行动导致平民伤亡数字一路飙升,联合国报告显示,到2025年中期,已经有超过4万巴勒斯坦人丧生,基础设施毁了八成多。西方媒体天天播这些画面,年轻人尤其是左翼圈子,越来越看不下去。英国国内,民调显示支持承认巴勒斯坦的比例早就破了60%,《卫报》和《金融时报》都反复提醒政府,民众情绪这事儿可不是闹着玩的。斯塔默上台后,工党政府本来就头疼经济复苏、通胀高企、公共服务一塌糊涂,再不来点转移视线的操作,内阁支持率得直线掉。承认巴勒斯坦这步棋,成本低、见效快,还能捞点道德分,简直是现成的政治解药。
![]()
加拿大那边,马克·卡尼当总理后,一直在气候和人权上玩儿得挺溜,这次承认也算顺水推舟。澳大利亚的阿尔巴尼斯政府呢,国内原住民权益议题本来就敏感,加沙的事儿一闹,澳洲的穆斯林社区和年轻人也开始游行示威。9月21日这天,三国声明几乎是同步发的,葡萄牙也跟着表态,承认巴勒斯坦为主权国家。这套组合拳打得以色列措手不及,也让G7内部的统一战线露了馅。日本、意大利和德国还持反对态度,但法国总统马克龙已经在联合国大会上暗示要跟进,卢森堡和马耳他也发了支持意向。整个西方阵营,从过去铁板一块的“亲以”立场,到现在裂痕处处,这变化可不是一夜之间的事儿。
![]()
特朗普的阻拦,说实话,没啥实效。他2024年重返白宫后,中东政策还是老一套,美国优先,偏袒以色列,但国内分歧大得很。9月18日,他刚访英时,还特意跟斯塔默提了这事儿,表示存在分歧,担心影响中东稳定,甚至暗示贸易协定可能调整。但斯塔默没松口,特朗普也没下狠手敦促改主意。
白宫发言人后来在新闻会上说,这只是盟友间的正常交流,可谁都看得出,美国的领导力在G7里弱了。特朗普忙着国内减税、移民墙和对华关税,哪有空深管中东?更何况,美国国会里民主党议员已经在推动对以色列军援的审查,特朗普的共和党内部也有人觉得,过度偏袒以色列会丢选票。这次事件一出,美国国务院赶紧发声明,强调盟友协调的重要性,但影响力明显打折。
![]()
内塔尼亚胡的反应最激烈,他直接在以色列内阁会议上说,承认巴勒斯坦国威胁以色列的存在,还荒谬地奖励了恐怖主义。内塔尼亚胡这人,执政超过15年,靠的就是强硬安全牌,从定居点扩张到对哈马斯的军事行动,从没手软。但现在,他面临的压力空前大。国际刑事法院对他下了通缉令,指控在加沙犯下战争罪,以色列国内抗议浪潮一波接一波,特拉维夫街头示威不断。
![]()
埃及在西奈半岛部署军队,引进中国红旗-9B防空系统,明确拒绝任何巴勒斯坦人迁移计划,这等于给以色列的“加沙迁移”方案堵了死路。沙特和巴基斯坦的军事合作升级,新组建的部队装备中国武器,中东大国开始自建安全网,不再全靠美国罩着。内塔尼亚胡急着让美国出面调停,可特朗普政府自顾不暇,早没了奥巴马时代的中东调解人地位。
![]()
加沙的惨状不是抽象数字,是医院被炸、孩子流离的真事儿。社交媒体上,视频满天飞,西方年轻人刷着刷着就转了立场。英国议会辩论时,议员们争得脸红脖子粗,但民意这东西,政府扛不住。斯塔默的声明里,直白地说这步是为了复兴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的和平希望。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声明也强调,推动两国方案是唯一出路。过去,西方总拿“安全需要”当挡箭牌,无限容忍以色列的扩张,现在这借口越来越站不住脚。G7第一个承认的意义,就在于开了口子,法国、比利时这些国家很可能在联合国大会期间跟上,整个西方对以色列的容忍度走到头了。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