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外交部长在纽约与联合国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总干事拉斐尔·格罗西举行会晤,此次会谈被视为避免联合国对伊朗重新实施制裁的最后外交努力。制裁可能自9月28日(周日)起生效。
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周一发表声明称:"我们必须应对伊朗核问题,这是以色列安全面临的历史性挑战。"分析认为此番言论可能预示着地区紧张局势将进一步升级。
欧盟外交政策负责人卡娅·卡拉斯指出,与伊朗达成协议的窗口期有限,很难预测联合国是否会在本周末前暂缓执行制裁。随着最后期限临近,外交误判的风险显著增加。伊朗副外长阿巴斯·阿拉格奇计划周二与欧洲各国外长会面。
阿拉格奇警告称:"国际社会多次试探伊朗的底线,我们不会屈从于施压。希望未来几天能找到外交解决方案,否则德黑兰将采取相应措施。"有消息称,伊朗国内部分人士建议总统马苏德·佩泽什基安尝试与美方接触以打破僵局。
佩泽什基安在赴纽约前与伊朗最高领袖进行了磋商。若制裁在周六晚恢复,除非美国放弃否决权,否则英国、法国和德国将无法再次推迟制裁。伊朗明确表示,联合国制裁将导致其终止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合作。
![]()
格罗西承认伊朗面临困境,但希望"能获得更多合作机会",这需要额外外交时间。欧洲国家提出三项核心要求:全面恢复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合作、说明400公斤高浓缩铀去向、重启核问题谈判。6月12日以来,相关谈判因地区局势变化而中断。
伊朗方面要求获得美国保证,确保其核设施不再遭受袭击。9月9日开罗会谈中,伊朗同意在28天内报告高浓缩铀库存情况,但欧洲认为该协议缺乏具体执行细节。伊朗随后表示将把浓缩铀纯度从60%降至20%。
德黑兰方面面临严峻国内压力,各政治派别就核政策立场争论不休。阿拉格奇强调外交部拥有谈判授权。经济层面,制裁威胁已导致伊朗股市下跌和货币贬值。
值得注意的是,伊朗议会70多名议员联名呼吁政府重新考虑核武政策。议员艾哈迈德·阿里艾内贾德表示:"核威慑能力将有效保障国家安全。"这一动向引发国际社会对伊朗核立场可能转变的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