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尼泊尔,坐落于喜马拉雅山脉南侧,紧邻我国西南边境,是一个面积仅为14.7万平方公里的小国——比山东省的陆地面积还要小。尽管国土狭小、经济基础薄弱,这个南亚国家在文化习俗与社会风气上却展现出令人惊讶的“开放”特质。
![]()
2
在首都加德满都的街头巷尾,时常能见到年轻女性三五成群聚集在公共喷泉或水池边,当众沐浴洗漱,动作自然从容,全然不在意周围行人目光。这种看似大胆的行为,在外来游客眼中显得格外突兀,甚至引发误解。
3
更引人注目的是,尼泊尔是全球少数承认同性伴侣登记结婚的国家之一。同时,当地女性被传统要求一生中至少完成三次婚姻仪式,拥有三位“丈夫”,而第一次“婚礼”甚至在女孩尚未成年时便已启动。
![]()
4
这样一个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均收入仅约1434美元(2023至2024财年数据)的国家,为何能在某些社会议题上表现得如此前卫?为何女性可以毫无顾忌地在公共场所洗澡?又是什么样的文化背景催生了“一妻多夫”式的三次婚俗?这些现象背后,实则深植于贫困现实与宗教信仰交织的独特土壤之中。
5
当街洗澡成风俗
6
虽然外界常将尼泊尔姑娘当街沐浴描绘成一种近乎裸露的画面,但实际上情况并非如此。在当地街头常见的露天水池和石砌喷泉旁,男女老少皆会前来清洗身体,但即便是在沐浴过程中,人们仍穿着轻薄衣物,并不会出现赤身裸体的情形。
![]()
7
加德满都城区内分布着大量历史悠久的公共水源设施,这些喷泉与水池不仅是居民日常用水的重要来源,也逐渐演变为社区生活的一部分。无论性别年龄,许多市民每天都会到这里打水、洗衣、洗脸乃至全身冲洗。
8
对于初来乍到的外国游客而言,这样的场景难免令人局促不安。但在当地人看来,这不过是再平常不过的生活方式,既无羞耻感,也不涉及道德评判。
9
究其根源,这一现象的核心动因在于“贫困”。尼泊尔作为以农业为主的发展中国家,长期位列全球最不发达国家行列。截至2023年,全国人口已突破3000万,但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尤其是在住房与卫生条件方面。
10
在加德满都,配备室内淋浴系统的家庭比例极低,且维护成本高昂。对大多数普通民众来说,使用收费浴场是一项难以承受的开支,因此选择免费开放的户外水源成为最现实的选择。
![]()
11
由于经济能力限制,绝大多数尼泊尔人无法负担私人卫浴空间的建造与运营费用。于是,利用城市中现存的古老水池进行清洁活动,不仅节省资源,也更加便捷高效。
12
久而久之,这种基于生存需求的行为逐步固化为一种社会习惯。如今,不论身份地位高低,从孩童到老人,从男性到女性,都可以在指定区域参与露天洗浴,只是通常设有分隔区域或不同出水口以区分性别。
![]()
13
随着参与人数不断增多,露天沐浴不再仅仅是满足基本清洁需要的手段,更发展成了兼具社交功能的日常仪式。人们一边冲洗身体,一边交流邻里琐事、分享生活见闻,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公共生活方式。
14
归根结底,这种看似“开放”的行为,本质上是由极端贫困所驱动的生活策略。然而,除了现实因素外,宗教意义也为这一习俗增添了神圣色彩。
![]()
15
加德满都地区的许多公共水池被认为与圣湖戈萨因康德湖相连,后者在印度教信仰中具有极高地位。因此,在这些水源中沐浴被视为接受神灵净化的过程,象征着洗去罪孽、重获新生。
16
正因如此,露天洗澡不仅是生理清洁,也被赋予精神层面的意义。每一次接触水流,都被视为一次微型朝圣,是对信仰的践行与表达。
![]()
17
三次结婚三个老公
18
2023年,尼泊尔最高法院作出一项震动国内外的裁定:允许同性伴侣向政府机构申请婚姻登记。这一决定立即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使尼泊尔成为亚洲在LGBTQ+权益领域走在前列的国家之一。
![]()
19
尽管同性婚姻议题在全球多数地区仍属敏感话题,但尼泊尔此次迈出的一步显示出其社会包容性的提升。不过需注意的是,目前该政策仍属于临时司法命令,尚未通过国会立法正式确立为永久法律。
20
未来这项法令是否会因保守势力反弹而被撤销,抑或最终转化为成文法典,目前尚无定论。但不可否认的是,尼泊尔已在探索性别平等与多元认同的道路上领先于周边国家。
![]()
21
除了在同性权利方面的进步,尼泊尔女性的传统婚姻制度同样独具特色。不同于普遍实行的一夫一妻或多妻制,部分族群中存在“一妻多夫”的文化实践,尤其体现在女孩一生必须经历三次“婚姻”的特殊仪式中。
22
每一位尼泊尔女性都被期望完成三次婚礼,意味着她将拥有三位“丈夫”——尽管其中两位并非人类。
![]()
23
女孩的第一段“婚姻”通常在五岁左右举行,对象是一颗名为“贝尔果”的果实。这种果实外壳坚硬、耐储存,广泛生长于尼泊尔及印度部分地区,在当地文化中象征永恒与坚韧。
24
为了筹备这场仪式,父母需亲自进山寻找一颗外形饱满、质地坚实的贝尔果,认为这预示着女儿未来婚姻稳固、生活顺遂。选中的果实会被精心包裹并供奉于家中祭坛之上。
![]()
25
第二次“婚姻”发生在女孩进入青春期前后,年龄多介于九至十三岁之间。在此期间,女孩要经历为期十二天的“窑居”仪式:被安置在一个完全封闭、不见光线的小屋内,禁止外出、禁食娱乐,独自面对黑暗与孤独。
26
这段隔离期结束后,女孩需在日出前沐浴更衣,用红布蒙住双眼,由女性亲属引导走出暗室。待太阳升起后,才可揭开遮眼布,面向朝阳站立,象征她正式“嫁给了太阳神”。
![]()
27
这一仪式的核心寓意在于教导女孩:人生难免遭遇困境与黑暗,但只要心怀希望,终将迎来光明。通过亲身经历漫长的幽闭,强化其心理韧性与精神信念。
28
第三次婚姻才是与真实男性缔结的世俗婚姻。在这场婚礼上,新娘必须携带她的第一任“丈夫”——那颗贝尔果——一同出席,作为过往仪式传承的见证。
![]()
29
若婚后夫妻感情破裂需离婚,女方只需将贝尔果置于丈夫枕下即可解除婚姻关系;倘若丈夫去世,她也将贝尔果放置于遗体旁,便可合法再婚。这一传统赋予女性一定程度上的婚姻自主权,在父权结构中保留了特殊的退出机制。
30
结语
31
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轨迹与文化逻辑。尼泊尔女孩一生三次“出嫁”的习俗,虽在外人看来难以理解,甚至带有神秘主义色彩,但它承载着代际传承的价值观与精神训诫。
![]()
32
而街头露天沐浴的现象,则深刻反映了经济发展滞后如何塑造日常生活形态。贫穷迫使人们放弃私密空间的追求,转而在公共领域完成基本生存行为,最终演变为被社会接纳的集体风俗。
33
参考:
环球网:实拍尼泊尔贝尔果婚礼 一场小女孩和水果的婚礼 2020-03-13澎湃新闻:尼泊尔最高法院为同婚开绿灯:允许同性伴侣登记,待正式立法 2023-07-05北青网:吓坏游客,尼泊尔美女成群结队当街洗澡 2017-05-06央广网:嫁给太阳神的女孩:揭秘尼泊尔女孩“窑居”仪式 2016-05-06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