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工业有多牛?
当中国—东盟博览会上的机器人炫舞
吸引世界目光时
在柳州智慧工厂的车间里
另一场工业革命正悄然发生
身高1.72米、重76公斤的“钢铁硬汉”
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1
步伐坚定、五指灵活
在东风柳汽的产线上
完成装配、拧螺丝等精细操作
它们是广西首批量产的人形机器人
可以24小时不间断工作
自主更换电池补充能量
更被誉为"硬核钢铁工友"。
“AI转型密码”改写百年工业城
这样的AI智慧工厂落地于柳州
不仅是因为政府牵头组建200亿元产业基金
打造数智科创中心
也得益于柳州自身厚重的工业底蕴
![]()
上世纪的柳州是西南工业重镇
它研发了广西第一台微型汽车
还是广西唯一曾经造出了飞机的城市
![]()
![]()
![]()
这些年传统制造迅速向智能化转型
柳州这座硬核的工业之城
也加快了发展的脚步
低调地搭建生产线
用AI智能生成了工业大脑
![]()
这些工业人形机器人一落地
就在东风柳汽、上汽通用五菱等车企正式上岗
还走进了物流、医疗等行业
甚至走进了中小学校的课堂
连小学生都在学编程机器人
![]()
![]()
目前柳州有70多所学校
拥有专门的人工智能教室
每年都能捧回“高阶奖杯”
![]()
“工业大脑”赋能全产业链
智能制造是柳州坚持的工业信仰
现如今已吸引7家机器人企业落户
华为与五菱签约深化合作
让“国民神车”拥有顶级智能内核
![]()
不仅如此
柳钢研发出无畏高温的“钢水助手”
五菱“移动充电桩”随叫随到
传统工业城市正用AI重构制造业生态
从钢铁中生出智能
在传统中颠覆想像
![]()
柳州不声张
却扎实地构建起一个
AI智能产业“生态圈”
它可能被低估却从未停步
![]()
![]()
人们看得到的是机器人下线
智慧车间亮起的那盏夜灯
看不到的是柳州人骨子里
“不服输、不放弃、不怕难”的工业精神
![]()
正是这份精神
让一座传统工业城市转身成为
AI应用场景创新基地
也正是这份精神
印证“柳州制造”不是一句口号
而是无数柳州人挺直铮铮铁骨
在这片热爱的土地上
打赢每一场工业“硬仗”
来源 | 南国今报记者佘玉冰 伍蹈/文
何俊涛/图
值班编辑丨卢方诗
值班主任|陈建春
总值班丨朱凌云
全线停航!特大暴雨!雷暴大风!广西启动重大气象灾害Ⅳ级应急响应
最新通知!柳州:国庆期间,调整!
假的!演的!暴利!中介自曝,小心身边这一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